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土文化对油画艺术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土文化对油画艺术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乡土文化对油画艺术的影响

油画传入中国由来已久,在中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此过程中,作为外来文化的油画艺术不断被本土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乡土文化油画艺术相结合,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本文就乡土文化对中国油画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艺术界对于中西方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中国油画的“乡土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乡土化的西方艺术更容易被中国的观众所接受和喜欢,它使西方的艺术形式不在以客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一种主体的形式林立于中华民族的广阔艺术舞台上。油画的乡土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因素的共同努力,如果只是简单地承袭西方或是跟在他们后面,而没站在深厚的民族传统上,吸收油画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一番和谐的探索,使它成为一种显现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的艺术,那么,中国油画必然缺少其艺术应有的精神内涵,成为一种没有灵魂的艺术舶来品。中西间不仅存在横向的地域差距,而且存在不可逾越的纵向历史差距,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和根深蒂固的审美意向。东方艺术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娴静与悠远的审美取向,表现“天人合一”的博大精神;西方艺术则更强调理性的思索,更注重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这种文化差异必然导致中国油画很难“纯正”。中国油画的乡土化不仅凝聚着众多中国油画家们的心血,同时也是一部分移居海外多年的艺术家们的共同愿望。有些画家并未致力于油画乡土化的思索,但只要血管中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只要他们具有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他们所创作的油画必然就具有中华民族的色彩。

二、乡土化的表现

在中国油画乡土化的探讨中,不可避免要谈及中国油画的“中西结合”。“中西结合”是中国油画乡土化的方法,中西艺术植根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意识结构,在不断撞击过程中双方皆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和汲取,经过个体的消融形成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造,从特定时代的艺术家个体来看,融合则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方位,一种超越既定传统意识的胸襟和促进中国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的自觉意识。借鉴与融合使中国绘画偏离了传统的轨迹,改变也丰富了中国绘画语言结构和观念形态,总体趋势上推动了中国绘画作为艺术媒体与社会现实、文化情境和不断演进的社会总体审美判断的贴近,从而表现出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要使西洋的油画艺术变成一种既符合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又体现中华民族的艺术风格的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新型艺术这一过程,不是几代油画家就能实现的梦。不仅要具有世界意义,油画还必须要有民族特点,因为油画虽然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全世界有共通的东西,但作为人类精神行为的艺术应该在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反映出不同的精神气质,尤其中国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完全有能力、有必要使油画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使油画这个伟大的艺术形式与东方伟大的文明有机结合共同创造人类文化艺术的新成果。

三、乡土化在中国油画中的体现

乡土化的中国油画在内容上更贴近中国百姓的生活,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多大胆的创新。近期以来,有一批油画家自觉不自觉地正在走向油画中国化的探索之路。他们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以油画家的视角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转向中国传统绘画,就是在形式与内容诸多方面从中国传统绘画中获取灵感、汲取营养,创作了一批具有中国文化意味和中国艺术精神的油画作品。媒体报道较多的有北京的徐里、上海的肖谷等。肖谷从沈周《东庄图册》获得灵感,用油画材料绘《东庄图》系列组画,其特点在用色。读他的《东庄图》可以知道,肖谷没有采用油画通常的“固有色”或“外光法”来处理色彩,而是从中国画的“墨法”中获得启发,以色当墨,将油彩当作墨来使用。肖谷在画面中强调了绿色,前景、中景和远景主要是用不同明度与饱和度的绿色绘成,而呈现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景象却是色彩缤纷的,以单色来获取五色的感受正是中国画墨法的妙用。肖谷的绘画实践极大地拓展了油画颜料的表现力,他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色彩世界,是西方古典绘画、印象派都没有到达过的世界。其核心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一副洋面孔,也不是混血儿的面孔,而是真真实实的大中华面孔。肖谷的《东庄图》系列组画体现的是中国画家站在本土文化立场上对于色彩的独特理解与诠释,蕴涵着东方人的“和合”之思,以及对“静美”的不懈追求。它预示着在油画领域将会出现具有中国特征的色彩语言和表达方式,而在文化上它与中国艺术又是地气相接、气韵相通的。中国油画界经过近年来的思考与实践,特别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国内油画界曾经掀起的有关油画民族化的争论,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虽然在此问题上学术界看法各异,但从一定程度上说,对打造中国油画,特别是中国油画的品格,寻找中国油画的本土特色,提升中国油画的文化层次,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油画艺术正经受新旧价值观、新旧思维方式和新旧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在扩大艺术发展领域和迸发艺术家创造才能的同时,也在绘画观念和艺术实践中存在诸多困惑。当今我们正在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的中国油画而努力,自觉构建油画的中国学派,努力向世界艺术做出贡献。

作者:东瑞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