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语意表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语意表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语意表达

摘要:装饰语汇在文化本性、观念意识、形式美等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广泛引入油画艺术的创作之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就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语意表达予以阐释,研究分析了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表达的方式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装饰语汇;油画艺术;语意;表达

今日之油画艺术,内容及形式不断被拓宽,在引入了大量的新题材、新形式、新材料、新技法的同时,艺术家对宇宙、生命、人性等主流思潮的关注和表现也已司空见惯。在油画艺术中注入功能、形态和人文影响力,成为众多油画艺术家努力的方向之一。装饰艺术在文化本性、观念意识以及形式美等诸多优点,以及装饰绘画中那种赞成非极端个人化的原创意识、回避社会批判意识、追求乐观愉悦,有着浪漫抒情甚至唯美的视觉风格等诸多优势成为油画艺术在语意表达时一种积极元素,使油画艺术显得更加宽泛、兼容与多元。大体来讲,装饰语汇在油画中的表达主要是利用装饰绘画技法、装饰符号、装饰性构图等装饰性元素所形成的、带有一定装饰特征的装饰性语言,使油画艺术呈现出或明或暗的装饰意味。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语意表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一、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直接表达

装饰语汇在油画中的直接表达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表现为创作者在制作油画作品的过程中,根据画面需要将一些装饰性表现语言直接运用于油画作品的表现之中,使画面直观的产生出明显的装饰风格或装饰特征。我们熟知的油画作品《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该作品描绘的是新婚的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家庭场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采取对称式构图,将男女主人翁安排于画幅两边,描绘了华贵衣饰、悬挂的吊灯点着一支蜡烛、一双拖鞋、小狗、苹果、念珠等等,甚至还给女子添上了白头巾。最为典型的是艺术家对主人翁背后墙上挂着的一面镜子作出了极为细致的描绘:镜框带有10个突出的朵状方形,每个方形内又置有一个小圆形,每个圆形内画一幅耶稣故事画,图像细小到难以识别,画家都一一收入画中。同时,由于镜子的反射功能,场景被拓宽了,整个画面更加和谐与有深度,使画面具有了明显的装饰效果。正是通过这些场景细节的装饰性描绘,使整个画面丰满而真实,显露出幸福、和睦的语意。很多艺术家在谈论这幅作品时都爱引用埃尔文帕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帕诺夫斯基认为,房间所有的物品都具有装饰和象征的意义,对画面的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画面显得异常的有生气和魅力。这种将生活中的小细节、小物什直接装饰于画面之中的表现方法,成为后来荷兰风俗画的一个典型,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克里姆特也是将装饰元素直接应用于油画艺术中的高手,他笔下的形体被平面化处理,大多没有明显的体积,同时通过对边缘线条的装饰性处理使画面具有了形体美感和装饰意蕴。无论是希腊陶瓷黑纹饰画、埃及绘画作品还是日本浮世绘,都成为克里姆特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从肖像作品《艾米丽•弗罗杰》开始,克里姆特就在画面上更多地使用一些细小的装饰元素丰富其表现,甚至连他的作品签名也以一种方形的装饰图案出现在画面之上。在另一幅肖像画《阿德勒•布洛赫•鲍尔》中,克里姆特将他的装饰情结发挥得淋漓尽致,装饰元素的直接应用充斥着整个画面,被认为是其“黄金风格”的巅峰之作。这幅画一改以往几何图案的规则罗列,将众多的装饰图案粘在一起,有拜占庭风格、迈锡尼金色风格,也有优雅的青年风格。在服装上,克里姆特运用了大量的正方形、螺旋形、三角形、卵形以及眼睛、线条等装饰元素来丰富油画画面,这种丰富成为后人认识和解读克里姆特作品的重要依据。

二、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间接表达

油画作品的创作中,传统装饰绘画作品中惯用的装饰元素以及表现方式常被挪用。这种挪用不是将装饰元素简单的应用,而是借助装饰性表现语言使画面的语意更为深刻或更具隐晦性,我们称之为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间接表达。

1.油画艺术中的装饰性构图

构图,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画面中的构成元素进行选择和布局安排。虽然构图都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法国画家米勒语),写实性构图一般都会受到描绘对象“大小”、“空间”、“远近”等关系和现实比例所制约,装饰性构图相对于写实风格构图而言,有更大的自由度。装饰性构图注重对行的“排列”、“呼应”、“穿插”和“对比”的关系,忽略掉自然常规的比例、透视、虚实等绘画法则,将原来物象的面积、形与形的间隔,以及色彩分布等进行重新组合,以期求得视觉上新的审美效果。注重对于画面节奏的把握及构图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不受时空条件、时间观念的限制,将与之相关联的形象全部画出,追求内容上的完整;画面结构完整、严谨,大的动势线要在画面内完成,追求构图上的完整;画面形象无论大小远近,一律要求结构清晰,甚至可以打破透视规律,表现多个层面,使局部表现的方法将形象重新组合,使之形成具有装饰性的完整形象”。①油画艺术中的构图同样强调画面的完整性,构图所选取的元素,一般是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完整性。如在风景写生中,我们一般都会要求画面中应该具有“远景、中景、近景”,“主题景象”等,对于在实际写生场景中缺乏某些景象导致画面构图不够完整的时候,会采用挪移、取舍、补充等方式使画面呈现一个完整的构图形态;构成画面所需的元素特别是主要形象,一定要在画面之内完整的体现。由于装饰性构图的诸多优点,油画艺术家在创作油画作品时往往会借鉴装饰性构图特点,使画面具有明显装饰风格。如马蒂斯经典之作《舞蹈》,描绘了五个携手绕圈的女性舞蹈人体。这幅油画构图很简约:五个女人体、大地、天空,作者借用装饰的构图方法,将大地和天空处理为简单的平面元素,而五个女人体褪去透视和人体比例,仅保持女人体的基本特征,作品呈现出一种轻松、欢快,又充满力量的场面。装饰性构图在油画艺术中的应用,强化了油画构图的规律性和有序性,使油画艺术具有了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为油画艺术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画面情趣,增强油画作品的感染力。

2.油画艺术中的装饰性造型

“装饰艺术的造型有着两个独特的因素:其一具有反向思维的联想力,其二具有概括与夸张相结合的造型意趣”②。装饰性造型主要是依据装饰性绘画的固有特点,一般要求是简洁、明快、夸张,使主体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形体结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的展现在画面之中,更好的表现出形体的个性特征。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曾说:“要用圆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眼光来观察与表现客观物象”③,装饰性造型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但已很符合装饰性造型的特点。装饰性造型具体表现为:变形、夸张、归纳简化、添加、倒置、重构、抽象、肢解、嫁接、重叠等。油画艺术中往往也会借用装饰艺术中的造型办法,对画面进行装饰性处理,增强画面的装饰效果。在保持装饰性造型既有的特点外,装饰造型元素一般不是某个造型特征单一的表现,往往是对装饰造型的综合运用,画面中可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抽象、夸张、变形亦或是倒置,而是许多装饰性造型特点皆而有之。如在克里姆特的油画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变形、夸张,还能看到抽象、肢解和重构。如油画作品《生与死》中有人物从降生、成年、婚育、壮年到衰老之间造型的对比,有生命群体与死亡的灵魂的对比,克里姆特将所有的造型用悲观的宿命色彩调和在一个寓意人生的画面之中,象征人的一生在宇宙中好比是一滴水珠,一个生命的胎胞飘荡在宇宙之间,使人倍生感叹。

3.油画艺术中的装饰性色彩

装饰性色彩一般具有平面化、夸张富有变化、归纳限色等特点。油画艺术中一般是以写生为基础,借鉴装饰性色彩的用色特点,将自然色彩加以强化并转换,结合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和审美情趣,以理想化的手法摆脱对自然色彩关系的依赖。弱化了色彩的真实性和逼真感,强调色彩的个性化认识与感知。同时根据油画创作中的色彩需要,妥善处理色彩与构图、造型之间的关系,人为地营造出最美的色彩氛围,实现色彩与油画艺术的有机统一。油画艺术中的装饰性色彩,与一般写实性绘画所常用的色彩表现是有区别的,它不受条件色、光源、甚至物象的自然色彩的影响,有较强的人为因素。通过对色彩的表达处理,使油画画面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同时引导观者在视觉及心理上产生独特的效果,甚至引发联想与象征。由于装饰色彩本身不受“真实性”的限制,所以,在创作油画作品的过程中采用装饰性色彩的表现手法比较常见。这使得色彩的视觉真实性在油画艺术中被削弱,而色彩的虚拟性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到创作者及观众的认可,因而我们在野兽派的作品中也就看到了红色的草地,绿色的人体,紫色的天空等自然界不可能存在的“创造性色彩”,却恰恰是这些色彩,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和新鲜感,成为构成画面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油画艺术中的装饰性技法

油画艺术的发展如同社会进步一样,都在不断的寻求变化与完善。油画的传统技法的产生距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当代的大多数西方画家都不是很熟悉,我们今天只能根据一些文献和对存世的油画作品试图分析来找寻油画大师们擅用的技法,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参考。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探寻油画语言表现的新方式、新技法,丰富油画画面的表现形式。而借鉴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创作油画艺术是我们可以事半功倍的捷径。装饰性绘画的特殊性使其在绘制工具、材料以及技法的选择性较为广泛,几乎可以不受材料与技法的限制,以特殊技法与肌理的表达也变化多端,令创作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油水分离法等等。这无疑为油画艺术的表达提供了参考,很多艺术家都在艺术创作中借鉴装饰性绘画的表现技法,在画面中追求超乎一般绘画的表现张力与视觉效果。

5.油画艺术中的装饰形态

随着艺术家对装饰语汇的深入掌握,对装饰语汇的应用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在追求装饰语汇的语意表达过程中更倾向于一种装饰形态的流露,装饰语汇的表达方式摆脱了在造型、构图、色彩等单一环节的外在形式,画面没有明显的装饰造型、构图亦或是色彩等痕迹,但整个画面给我们呈现出一种与装饰语汇有关的诗性意味的画境追求。摩里斯德尼曾经说过,一幅画在它表现任何一物件之前,须先是一个平面,用色彩在一定规定的秩序里涂抹着。19世纪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也认为:艺术作品的任何表现力都源于形式,艺术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用其他艺术形式甚至直接将具有装饰语特征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油画艺术,我们得到的就会是一个具有装饰形态的油画画面。吴冠中先生是一位将中西方绘画艺术完美融合的大师,其多幅油画作品没有明显的装饰性构图、造型亦或是技法等等,但却呈现出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的装饰形态。他创作的大量油画,都是将欧洲古典油画色彩的细腻型、丰富性以及直观性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谢意性和文化精神相结合。如他以江南水乡景色为原型,结合中国水墨画的节奏韵律,运用点、线、面等表现形式,将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组合成一种和谐而清新的色调,给人以宁静而淡雅的浓厚生活气息。油画作品的装饰形态流露,虽然不是将装饰语汇直接运用于画面,也不是使用装饰性构图、色彩、技法等来增添油画作品的装饰情趣,但与这些一样,也是装饰语汇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没有消减作品的绘画性基础上,实现了对装饰语汇的合理消化。

三、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语意表达中的意义

作为绘画艺术,油画艺术具备了“关系性律动”(鲁迅《<比亚兹莱>小引》的特征,其关系性即作品的题材内容须包括主题性、情节性或场景;“所谓‘律动’则是绘画作品的构图安排、形象塑造、色彩安排以及技法形式等要素的运用”④。装饰语汇因其具有符号性及特定的某种风格特征等原因,在油画艺术的语意表达上有着积极的意义。装饰元素在画面中经常被误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一些修饰,在画面上仅仅起着衬托和点缀的作用。其实不然,装饰元素可以促进油画艺术的画面表达,对作品语意的表达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艺术家也正是因为对装饰语汇的合理运用,使画面的主题显得更加贴切和生动。我们在欣赏油画作品时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在有的油画作品中,创作者大面积的表现和塑造往往是在画面中起着一种衬托和辅助的功效,其画面的中心却是通过画面中的一个小细节来突出。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合理运用装饰语汇可能会主导着作品的语意表达。英国19世纪著名批评家约翰•罗斯金认为:“装饰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唯一真正的区别就是他们是否在合适的地方,以及与周围的主要的或者是辅助的其他艺术是否协调。世界上所有最伟大的艺术都是因为他们有个合适的地点和目的”。装饰语汇在恰当的位置就可以对油画作品的语意产生主导。“1902年,克里姆特在创作《贝多芬之墙》就完整地提出,某种风格和装饰符号是表达寓意最合适的工具,是构思不朽画作的新元素”⑤。克里姆特所述的“寓意”,在绘画创作中有指代的意思,蕴含了语意表达的层面。在油画艺术中探寻装饰语汇的语意表达,不仅仅是对装饰色彩、装饰造型、装饰构图及装饰性技法的挪用借鉴,而是以大众审美趣味为主线,传达唯美理想、凝聚个人情怀、展示深刻思想、超越个人或群体甚至社会化的创意意识。在此背景下,对于作品的本身定位已不拘泥于装饰绘画亦或是油画艺术这种表面的概念之争,而是装饰语汇以一种特有的艺术形态与油画艺术产生着共鸣,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创作表达方式———在画面的不同层次和材质之间获得一种微妙的平衡———这是克里姆特的绘画主张,也成为当下众多油画艺术家的追求。在此状态下,艺术家们努力摆脱了传统装饰图案的简单修饰,将视点和思维到油画艺术新的语意拓展之中,装饰语汇或主导或协同,帮助油画作品完善画面的语意倾诉。

注释:

①刘时燕.装饰图案的创意与表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7.

②周嘉勋.装饰画教学创意应用[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③【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④邬烈炎.装饰语意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⑤伊凡•斯蒂方诺著,曹金刚译.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新艺术主义大师[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文鹏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