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油画艺术创作的具象及抽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油画艺术创作的具象及抽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油画艺术创作的具象及抽象分析

摘要:油画艺术创作的具象抽象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具有哲学观。在具体的论证中,重点论述了具有与抽象的艺术观及其基本概念,文中作了详细分析,试图以分析论证的形式给予油画艺术创作的具象与抽象性得到全面解读。

关键词:油画;具象;抽象;创作

油画,英文为“Anoilpainting;或Apaintinginoils”,发源于西方国家,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VanEyck)改良起,直至清末以后,许多青年学子先后赴英、法、日等国学习西洋油画,归国后带来了西方及日本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理念1,如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引进油画艺术画种,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直到当下的茁壮成长。

一、油画的具象与抽象基本概念分析

具象,关于“具象”的解释,“具”是具体的、用具、量词、具有等。“具象”在《新华字典》解释为“具体,1.明确,不抽象,不笼统;2.特定的。”2《中华字典》解释为“具象‘具’多指抽象事物”。3《当代汉语词典》未作出详细的解释4,但能够领略到“具象”的具体意思。“具象”在英文翻译为“Concretization”,也作“具体化”的意思。抽象,关于“抽象”的解释,在《新华字典》解释为“1.从各种事物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特点成为概念;2.笼统,不具体”。5《中华字典》解释为“从事物中提取一部分”6其它未作出相应解释,与《新华字典》有同样的意思。《当代汉语词典》同样未作出专门解释,只有“语汇”单独列出7。“抽象”在英文翻译为“Abstract”,意为抽象的,理论上的,难解的,抽象派的,茫然的,抽象概念,抽象派艺术作品。因此,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是具有哲学美学的层面,具有极强的思辨性,起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高度。具象和抽象又是如何辩证的?我的理解是现实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的博弈,本文详做论述。

二、油画具象与抽象之美

一般讲中西绘画艺术的核心就是中国是写意的,西方是科学的,也就是写实的。原因很复杂,简单从字面上理解,由于中西方文化底蕴的不同,思维思想的语境不同,导致在画种上有着深层的差异。如,中国传统书写、作画都是以毛笔为主,毛笔书写又是竖写,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书写顺序,读书也是同样,几千年来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的核心部位;中国水墨艺术和中国文化都是写意的、写心的,抒发自我的艺术感受。再如,霍去病墓前的西汉雕塑,圆润恢弘的气势影响着美的思考和美术学的意义,影响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理念,同样感染者西方学者和西方的雕塑家。罗丹讲:“最好的雕塑是从山上滚到山下没有任何磕碰痕迹,那便是最好的雕塑。”8也许罗丹汲取了霍去病墓前雕塑的影响。在笔者看来,西方绘画则是科学的、逻辑性推理性极强的、有根据的,按照科学的精神进行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艺术,都是按照科学的精神创作的,每幅画都是按照标准的构图法则进行的,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塑、西斯庭教堂壁画《创世纪》、拉斐尔的《圣母像》等等,中国的则不同。中国画构图是散点透视,西方油画则是焦点透视。这点在学术界是公认的。油画艺术具象与抽象之美,二者主要表现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具象,一般是指现实主义;抽象,一般是指抽象表现主义。笔者以为抽象与具象是相对的,同理现实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是相对的。其实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油画艺术的具象性也就是具有写实性的绘画艺术语言。如法国学院派古典主义著名画家安格尔(Ingres),他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古典主义最后一名伟大画家,具有超强的写实性,他的作品《泉》就是典型的案例。代表作品《泉》是安格尔追求古典美、纯洁美和理想美于一身的艺术体现,是安格尔将理想之美与现实之美浑然一体的产物。安格尔在艺术上重素描轻色彩的倾向,他认为素描应该是画面中的主题和灵魂。赋予作品精神,而色彩只是装饰和辅助。安格尔的素描注重素描整体效应,并不单纯拘泥于细致的局部描绘。在其《越吐秀夫人像》和《小孩和羊羔》中将细腻的笔触有致地刻画了出来,显得惟妙惟肖。9他的造型艺术之美和丰富的作品表现给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影响着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表现主义逐渐展露手脚,在所有的艺术领域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占据了主要的艺术地位。他的产生使纽约逐渐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至此,美国的艺术时代到来了。战争的爆发使纽约俽起超现实主义热潮。主要画家有马松、恩斯特、达利、安德烈•布雷东、马东等。在欧洲的超现实主义和由超现实主义变化而来的新一代美国画派之间搭起了桥梁。最早得到个性和特征性意象的抽象表象主义画家的是克利夫特•斯蒂尔。抽象表现主义者非常重视绘画的道德功底,这个时期的代表画家有哥特里伯、巴吉奥特、罗斯科、班纳特•纽曼等。他们的作品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艺术哲学思想,反映出艺术家创作的思潮与时代性倾向。抽象表现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强有效的艺术爆炸,这一点从汉斯•霍夫曼晚年的作品中看出来。10阿德•莱因哈特在《作为艺术的艺术》一文认为:“艺术的精湛、悟觉、和完善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精心的准备和策划才能得到。”11深知艺术创造的艰辛与不易,油画艺术家以自身的油彩艺术为导向和自身的艺术实践为核心的创作理念,表达自己的内心艺术感悟在画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切需要说的,需要表达的都在画中。因此,我以为艺术创作的表达是发至内心的,通过画笔、纸张、画布、油彩等之间的关系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体。油画艺术创作的思维与时代的大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时代的发展和政治之间的有着密切的关联。西方为主导的油画艺术创作在发展发生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主义”,如样式主义、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巴比松画派、学院派、波普艺术、偶发艺术、环境艺术、概念艺术等等。艺术的发展都有共同性,抽象——具象——抽象的变化过程,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基本是遵循这个规律。在西方美术史研究中,基本上绕不开这个规律。西方至有油彩开始,在木板上、油布上为作画的材料,画笔为画家作画的武器,画家是中央司令部,起到指导和发挥的作用。由写生到写意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个规律在笔者的艺术实践中有很深的亲身体会,具有典型的艺术之美。

三、油画的具象与抽象在中国的语言转化

油画的具象与抽象在中国同时得到了发展,主要集中在画院和高等艺术院校,以及一些画家村中间。油画属于西画科,是舶来品,由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引进,其实最早有传教士利玛窦、郎世宁等人在清代就引进,一开始在皇家宫殿进行画像,也有风景画的创作。徐悲鸿、林风眠将西画科的素描造型设置为学习绘画艺术的基本科目,一直延续至今。西方艺术造型是科学的,讲究构成关系,讲究色度的对比和几何关系,而中国画则是写意的、写心的,是抒发自身的内心世界的。其实二者也有自身的共同性,到了抽象表现主义时期的油画艺术则就是写意的也是写心的艺术,总之一切都没有离开的具体的“形”。“形”是绘画的基础,不管怎么变形都是以此来展开的。西方油画艺术传入中国,得到了中国画家特有的改良,但基本遵循西方绘画样式来创作的。其骨子里还是特有的中国心。那么怎么来转化内心的艺术创作之间的材料转换呢!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笔在在教学与艺术创作实践中都会考虑到“民族性”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油画创作实践中得到艺术感悟与读书所得的信息来论证油画艺术的抽象与具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抽象与具象不是简单的学术概念,更是哲学美学的文化艺术范畴。西方油画艺术语言的中国化是必然的过程。笔者有深刻的体会,艺术院校的油画专业教学中基本都是中国化的油画教学,基本按照素描、色彩(水粉画)、速写来进行的初级阶段进教学,初级阶段完成后转入油画静物写生和人物写生,再到风景等画科,逐步形成一个综合体,自后要求画家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有自身的艺术感觉来寻找自身创作方向。中国油画就是这样的基本教学与创作过程。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再由中国画家来绘制就必然是中国画与中国化的形成过程,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股写意的精神,因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而影响的。油画艺术具象与抽象也是相互转化的,相互影响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油画艺术的具象到抽象的基本概念的了解到论证,基本将抽象与具象得以区分,论证了油画艺术的具有与抽象的之美的基本过程,结合西方美术史料的引述论证油画艺术的中国化转变过程,油画艺术语言的表达是画家自身的艺术语言的构造和精心的艺术设计的过程。抽象与具象是对立的,是相互转化的过程,具象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具象,二者是辩证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具象与抽象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放在当下也看,西画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得到了茁壮成长,是与大的美好环境是分不开的,说明艺术界需要油画,有需要就要接受的受众。给抽象油画与具象油画在市场环境下生存有了一席之地,受到藏家的重视。

注释:

1.一家之言,待商榷。据1911年西洋归国的周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学术院,并第一次起用人体模特写生,开创了人体写生课程的先例,国内产生很大的影响;1919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开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校长林风眠);1927年,中央大学开设艺术科(徐悲鸿任主任);1928年杭州创办了第一所大学制的国立艺术院校——杭州艺专,即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改为浙江美术学院,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任院长)等。

2.商务印书馆编:《新华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版,第253页。

3.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华书局编:《中华字典》,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9年版,第253页。

4.参见莫衡等主编:《当代汉语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54页。

5.商务印书馆编:《新华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版,第63页。

6.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华书局编:《中华字典》,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9年版,第63页。

7.参见莫衡等主编:《当代汉语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36页。

8.奥古斯特•罗丹著:《罗丹艺术论》,葛赛尔编、沈宝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许洪彬:《安格尔绘画艺术有何成就?》,载陈郎主编《世界艺术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10.蔺海莹:《什么是抽象表现主义?》,载陈郎主编《世界艺术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11.阿德•莱因哈特:《作为艺术的艺术》,载《艺术背景》第一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80页。

作者:张国凯 单位:山西运城学院美术与设计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