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寿保险需求实证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寿保险需求实证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寿保险需求实证分析

摘要:我国寿险业自1982年恢复开办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北上广及东部沿海地区,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有大幅的提升。但是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省,寿险业的发展并不理想,保费收入全国排名靠后。本文通过对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提升保险意识、增加保险公司供给等几方面提出增加人寿保险需求进而促进甘肃省寿险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甘肃省人寿保险保费收入自2013年的95.7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04.0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33%,但是相比总保费收入22.21%的增长率来说,仍然有5.88个百分点的差距。此外,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也自2013年的53.17%波动中下降至2018年的51.15%。探究其发展的阻碍因素,人寿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一直是不容忽视的。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哪些因素制约了甘肃省居民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本文选取2013-2018年甘肃省寿险市场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甘肃省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作用机理

(一)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人寿保险的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力越旺盛,对于人寿保险的需求也会随之提升。2.通货膨胀率我国保险市场中的寿险产品通常具有储蓄和保障双重特征,在通货膨胀率较低时,人们更愿意购买寿险来获取更多保障;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会减少对寿险产品的购买,以降低未来通货膨胀进一步上升带来的资金损失风险。3.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利率直接影响了寿险费率。根据前人的经验,利率与寿险费率一般呈负相关趋势,利率上升,寿险费率下降,这样一来人们的寿险需求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同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不同,进而影响了人们对寿险的需求程度。一般来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对保险的需求也会越大。从2013-2018年的数据①来看,甘肃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8年为17500元,较2013年的11000元提高了6500元,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了人寿保险保费增长的内在动力。

(二)社会因素1.国家政策近年来,政府大力扶持保险业发展,2014年的“新国十条”、2016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无不体现出国家对寿险业发展的重视。2.保险意识居民的寿险需求与他们对保险的总体认识高度相关,包括对自身风险的认识以及解决处理风险的能力水平等,而这种认识通常与教育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一般而言,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群,更容易理解保险的安全保障作用,对保险的认识也更客观。3.宗教因素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2%,其中穆斯林人口为137万,占比为5.27%,这部分人口的人寿保险需求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各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当地居民的风险意识。

(三)人口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将会受到严峻挑战。人寿保险对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用逐步凸显出来,这就给作为养老保险三支柱之一的商业寿险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2.人口死亡率死亡率高低意味着死亡风险的大小,一般来说,死亡率越高,人们越倾向于购买纯保障型的寿险产品,死亡率越低,说明死亡风险越低,也往往意味着人们的预期寿命越长,人们越倾向于购买储蓄型的寿险产品。3.老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高的老年人口依赖比意味着对具有储蓄和年金功能的寿险产品的更多需求。

二、甘肃省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和数据的选取1.因变量:甘肃省人均人寿保险保费收入本文将人寿保险需求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人寿保险费率的条件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人寿保险的总量。本文选用甘肃省寿险保险密度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Y,计算公式为:人寿保险需求(保险密度)=寿险保费收入/人口。2.自变量:影响甘肃省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按照本文前述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相应的可以量化的指标作为自变量。需要说明的是选用居民受教育程度即本专科占总人口比例来体现其保险意识。因此本文主要以利率水平、人口死亡率、老人抚养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岁以上人口占比、本专科人数占比这6个变量作为自变量,来分析其对甘肃省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

(二)寿险需求模型的设定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甘肃省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般表达式如下:yi=β0+β1X1i+β2X2i++βkXki+εii=1,2,3…(1)相应地由样本数据估计得到的回归模型一般表达式为:^Y=b0+b1X1i+b2X2i++bkXkk=1,2,3…(2)其中^Y为Y的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值,b0为常数项,b1为X1的偏回归系数,表示方程中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自变量X1每变化一单位时,被解释变量Y的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值变化的单位数。

(三)实证研究将相关数据利用SPSS进行线性回归操作之后得到甘肃省人均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与各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系数,据此可以得到甘肃省人寿保险需求(保险密度)Y与利率水平(X1)、人口死亡率(X2)、老人抚养率(X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65岁以上人口占比(X5)、本专科人数占比(X6)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四)实证结论如上述实验结果所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自变量X1、X2、X3、X4、X5以及X6分别与Y之间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对Y的影响均是显著的。即表示对于任一自变量而言,在除自身外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时,该自变量的增加,会使得居民对于人寿保险的需求增加。

三、促进甘肃省人寿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居民保险意识居民保险意识与人寿保险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政府、保险公司应利用各种媒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加大对人寿保险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当地居民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使其重视人寿保险的作用,从而加大对人寿保险产品的投入。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采用实地开办人寿保险知识宣讲会、定期发放人寿保险广告宣传单等方式,让他们了解人寿保险,逐渐转变他们的传统观念,激发少数民族人口的购买力。

(二)提升消费者购买力上述模型结果显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寿险需求具有很强的线性正相关性。因此,甘肃省政府应当灵活利用宏微观手段,推动本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以增加居民对人寿保险产品的购买力,从而促进甘肃省人寿保险行业的良好发展。

(三)增加产品供给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给人寿保险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原有的保险产品供给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各寿险公司应顺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在原有险种的基础上,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延伸险种深度,积极改进已有的险种,设计出符合不同年龄段的个性化寿险产品。此外,实验结果显示利率与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也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居民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偏向于将其与银行理财等产品相比较,若其他理财产品实际利率越高,保险产品对居民的吸引力越弱。因此,寿险公司在提供保障的同时,应适当提高寿险的投资回报率,增强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政府应主导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措施促进保险资金运用的全面开放,推动保险行业更加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苗苗.我国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8(05):30-35.

[2]蔡婷婷,伍凯文.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21):12-13.

[3]廖朴,倪妮.我国人口结构对居民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6(07):90-100.

[4]张思文,柴祯.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9):108-109.

[5]王永飞.我国居民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6]徐颖.河北省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9.

[7]完颜瑞云.影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8]黄媛媛,余冬根.中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9):345-346.

作者:郭蕙兰 安楠 张冬 陈志聪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