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浅析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是决定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主要影响因素。纯粹性质的书面翻译会导致英美文学作品失去应有的韵味,而尊重原创的翻译形式则会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文化障碍。因此,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给予中西文化差异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并寻求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在保留原作精华的基础上,尽量将其转变为国人通俗易懂的内容,从而实现文学作品的语言转换。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

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形式,其源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某种角度来看,文化是人们思想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是对人们行为和感觉的概括。文化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人们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传播和传承,其本质上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此外,文化与交际之间存在统一性的关系,而交际则是决定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和存储文化的途径之一。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长期熏陶着不同的文化观点与审美特征,而正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才导致彼此无法正确了解对方的文学作品。文学翻译不单纯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转换,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对文化信息的整理,进而达到促进文化信息传递的作用。语言转换是翻译的基本环节,但同时也是文学作品翻译的表层工作,深度挖掘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信息才是翻译工作的根本追求。从某种角度来看,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且这种交际活动跨越了种族、语言和文化,这也意味着翻译工作必须代入文学作品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否则将会导致最终的翻译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文化作品的深刻内涵。在翻译与文化研究领域当中,王佐良最早对“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鼓励在开展翻译工作时要同时兼顾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王佐良的理论当中,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需要尽量达到“对等”的效果,其不仅是文本内容层面的对等,更包含文化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以及影响等方面的对等。此外,王佐良明确提出,翻译工作的开展需要置身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当中,而翻译工作的最大难点则在于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互相转换。如某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内容,想要在另一种里完全解释,则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这就要求翻译者需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其在开展过程中容易受到文化本身特性的影响,而正是因为文学本身的基本性质,才导致文化因素的翻译无法在另外一种文化领域中全面展开,更多情况下只能是见机行事。整体来看,文学是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而针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可以视为对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研究。想要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西方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领悟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思想,并以中国人能够看懂的方式进行表达。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一)价值观差异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当中,个人的核心价值毋庸置疑,而中国则强调集体性,重视个体在集体当中的价值,且集体价值永远高于个体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可以将这一理念解读为“不做出头鸟”。而仅从价值观角度而言,中国人往往关心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会刻意在乎自身的言论和行为。而西方人则关注于自己的行为,至于身边人的所作所为则与自己无任何关系[1]。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集体利益是中国人所关注的对象,多数中国人能够做到从整体角度出发,识大体、顾大局,甚至会在特殊情况下克制个人情感,为集体创造更大的利益。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当中,个人的价值就是为家庭小集体和社会大集体作出贡献,而个人意志则需要服从集体的需求,并为了追求集体利益而奉献和牺牲。正是因为中国人普遍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中国人才往往对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充满了义务感和使命感,并愿意主动去承担各种责任。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强调个人主义,个人是西方人思想的中心,个人利益则高于一切,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自身价值。在西方世界当中,“个人主义”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独立自主能力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本质[2]。

(二)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由风俗习惯所演变而来的文化内容。风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化、民族化特征,甚至一个国家可能会存在多种不同的风俗文化[3]。例如,中国字“老”往往被用于表达尊敬,如老先生。若仅仅将“老”字用于形容年龄,其也被视为经验、威望以及智慧的象征,普遍具有尊敬的含义。而在西方文化当中,老“old”一词则常用于形容过时、跟不上潮流等。且年龄在西方文化当中被视为个人隐私,人们不会主动去询问他人年龄,这属于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和表现。而在中国,互相询问年龄就如同西方人见面说天气一样普遍[4]。

(三)非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们去表达个人观念,参与交际活动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的途径,其他肢体语言在某种特定场合或者环境下同样可以起到表示效果,如身姿、表情、目光等。中西方在非语言交流方式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西方人在见面后习惯于通过拥抱的方式来表达个人情感,而中国则普遍通过握手的方法来进行交流。此外,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目光交流也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理解。若双方处于互相交流的状态,一方目光并未落在另一方身上,则会被解读为没有兴趣、不专注或者不信任。而在中国,交流时紧盯对方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5]。

二、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渗透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

为了达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有效开展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而古希腊罗马神话则是孕育西方文化的初始点。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其需要充分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典故,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含义。古希腊罗马神话与英美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尤其是对英美文学内容层面的影响最大。时至今日,依然有诸多英美文学者尝试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当中获取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无论是诗人、小说家还是话剧编剧,古希腊罗马神话已经成为丰富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大量典故、人名、名言均源自古希腊罗马神话,若对其了解程度不足,则显然无法全面把握英美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更无法准确判断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图,从而导致翻译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或者无法准确翻译。这种现象在实际当中并不少见,其本质上属于翻译者无法传递英美文学作品原话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例如,要想准确翻译“ShynessisherAchillesheel”这句话,就必须了解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相关内容。原话中的“Achilles”是一个人名,同时也是古希腊罗马神话当中的英雄人物———阿喀琉斯。阿喀琉斯的母亲在生出他之后,握着他的脚踝在冥河当中浸了浸,赋予了阿喀琉斯刀枪不入的本领,而没有被冥河水浸过的脚踝处,则成为阿喀琉斯的致命弱点,最后阿喀琉斯也是因为被敌人的箭射中脚踝,才最终身亡。因此“Achillesheel”被用于形容“致命弱点”,故这句话最终可以解读为“害羞是她的致命弱点”[6]。

(二)《圣经》

《圣经》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西方文化当中,同时也影响着西方语言文化。《圣经》不仅是一本宗教作品,同时也是具有丰富内容的文学作品。《圣经》中所收录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小说、历史、戏剧、书信和诗歌等。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从《圣经》当中直接引用故事或者典故的案例并不少见,且西方文学作家对于《圣经》的应用熟练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其中俗语、典故的应用比重较高,甚至不乏文学作品中直接大段引用《圣经》原文的状况。若翻译者不了解《圣经》的基本内容,在面对此类内容时则容易出现文化盲点,进而造成理解层面的误区。综合来看,文学作品是对某一地区、某一时代的社会反映,其包含着风土人情、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翻译者不仅要具有基本的双语翻译能力,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创作背景和文化知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背景、语用习惯的差异性是英汉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而在掌握了一定西方文化知识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准确翻译,准确传递信息的根本目的[7]。

三、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策略

近年来,归化与异化是翻译领域当中常用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是相对的概念,其最早源于1995年的美国,其可以进一步解读为:翻译只有两种方式,译者选择不打扰作者,并尽量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或者译者不打扰读者,而是让作者靠近读者。从某种角度来看,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应用并没有具体的界线,但需要考虑到文化形态的重构问题。尤其是在将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版本时,翻译人员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处理、加工,甚至是生产文字,至于是选择归化还是选择异化,则需要考虑到改变译语文化的价值关系时才能够最终确定。在中国翻译领域当中,刘英凯早在1987年时就对“归化”提出了个人见解,并拉开了中国翻译领域对这一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葛校琴认为,在面对“归化”问题时,翻译界需要准确区分归化的两种前提,即是否忠实原则。忠实原则下的翻译则是固态化的,是围绕原语为中心而开展翻译工作。不忠实原则下的翻译则具有描述性和模糊性,是结合译语文化取向后所作出的选择,最终的翻译结果可能会与原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在王东风的观念当中,其将归化与异化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并不等同于直译和意译。因为直译和意译的主要争论点在于意义和形式层面的得失问题,但归化与异化的主要争论点则在于文化身份、文学性、话语权力的得失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归化与异化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两个对立面,因为文化特性要求绝对性的归化与异化并不可能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在过去还是今日,归化与异化彼此之间的关系均为相对的关系,在同一篇英美文学作品当中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最终所获取的翻译结果均会出现互相覆盖的状况。因此,归化与异化仅仅是在翻译过程中的基本工作方向,其象征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策略,且归化与异化在翻译中所占比重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归化的常用方法包括省译、替换、解释。异化的常用方法包括音译、直译和注释。若从使用方法的角度来看,二者并不对立,完全可以实现共同生存,甚至彼此之间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效果和作用。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乏知名翻译大家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案例,如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圣经》典故时,经常会出现直接翻译原文,并使用注解进行解读的状况。此外,实际当中并不会出现完全采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作品,二者互补的案例则相对较多。需要注意的是,归化与异化手法的应用还牵扯到“适度”问题,适度的归化手法可以强化整个译文的可读性,而适度的异化则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层次地了解文学作品的背后文化内容。而过度的归化和异化则会影响读者对于作品原文的理解与文化交流,故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关系,并尽量做到适度使用。

四、结语

综合来看,中西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翻译者需要给予中西文化差异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在保留原作精华的基础上,尽量将其转变为国人通俗易懂的内容,从而实现文学作品的语言转换。

参考文献:

[1]韩莉.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芒种,2013(8):155-156.

[2]郁邓.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戏剧之家,2016(20):275.

[3]秦红丽.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9(32):1.

[4]辛俊武.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8-71.

[5]王江安.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福建茶叶,2020,219(3):398-399.

[6]索晓非.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影响[J].芒种,2015(2):19-20.

[7]刘若男.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校园英语,2016(34):231.

作者:李文元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