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汉植物隐喻对比及翻译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汉植物隐喻对比及翻译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英汉植物隐喻对比及翻译浅议

【提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重要认知工具,不同文化的隐喻体现了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思维方式。从古至今,人类生活与植物休戚相关,各种语言中有许多与植物相关的隐喻,可以说植物隐喻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大量植物隐喻,并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正确表达出隐喻的含义不可说不是一个难点。

【关键词】植物隐喻 英汉对比 共性 个性翻译策略

引言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长久以来,隐喻一直被归为比喻的一种下属概念。但随着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隐喻的认识逐渐从修辞层面上升到认知层面。美国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WeLiveB,1980)一书中提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罕见,甚至称得上使用频繁。理查兹(Richards,1936)指出,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日常对话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同时,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既有同质性的一面又有异质性的一面。朱军山(2007)就英汉两种具体语言来说,由于英汉语言民族的文化差异和认知结构的相似,两者的隐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对隐喻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语言的教学和发展。隐喻的研究范围宽泛无边,其中植物隐喻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人类语言中有许多与植物相关的词汇,这些词都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能否成功翻译植物隐喻必将影响译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一、英汉植物隐喻之间的关系

(一)英汉植物隐喻中的共性

虽然世界上的语言各不相同,但是人类认知结构的共性和共同生存的客观世界本身为语言中相似隐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当两种语言中的植物隐喻存在相同的源域和目标域时,处于两种语言文化中的人能轻松理解和接受其引起的联想。英汉植物隐喻中的共性可以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形式上类似。一些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另一方面则是在内涵、寓意上相似。这一方面又可分为两点。第一点,不同语言对喻体具有共同的认知。汉语和英语都会将桃与美貌以及其他惹人喜爱的事物联系起来。汉语中用人面桃花、桃腮朱唇等词语来形容美丽的女子,英语也有这样的表达。(1)thefirstandsecondseeds译为“头号种子选手和二号种子选手”。(2)Sheisreallyapeach.即“她可真漂亮。”第二点,语言增加原本没有的引申义并被人们广泛接受。例如wallflower一词,原意为墙头花、桂竹香,英语中喻指舞会中未被邀请、没有舞伴的女孩,因其引申义已被引入汉语且使用频繁,在中文中直译为壁花。

(二)英汉植物隐喻中的个性体现

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民族对事物的理解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甚至可能产生冲突。综合各类植物隐喻现象,这种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1.同样的喻体,不同的喻义由于不同的文化风俗和价值取向,同一喻体在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意义有时具有天壤之别。以植物喻体柳为例,汉语惯将柳树的树形与女性的柔美身姿联系起来,如“柳腰”“柳叶眉”;柳还因音同“留”被文人墨客赋予依依惜别之情,如“年年柳色,灞桥伤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英语中柳一般代表着死亡或忧郁。(3)wearthewillow意为“服丧;失去所爱的人”。2.同样的喻义,不同的喻体由于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喜爱和重视的植物并不相同,因此同一喻义会赋予不同的喻体。中华民族认为牡丹、荷花、梅花、等植物具有美好的品格,但英语民族并不会另眼看待这些植物,他们所重视的是玫瑰、橡树、棕榈树等。因此,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喻义,英汉语使用不同的喻体来描述。(4)雨后春笋tospringuplikemushrooms(5)松鹤延年asstrongasoak上面两个例子中,英汉语涉及到的植物分别是竹子与蘑菇、松树与橡树,但隐喻意却是相同的。例(4)的植物隐喻义都为“新生事物涌现,蓬勃发展”,例(5)中的植物喻义都是“挺拔、坚毅”。3.英汉语各自独有的喻体和喻义许多植物虽然在汉英语民族都存在,但并非都具有隐喻意义。英语中棕榈树象征胜利与荣耀。(6)bearthepalm指获奖、获胜。但汉语中棕榈树无此意。

二、植物隐喻翻译策略

通过对英汉植物隐喻的对比可知二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因此若要在翻译植物隐喻词时准确传达隐喻义,应对上述不同英汉植物隐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

英汉语中有些植物隐喻在形式上或寓意上相似,对于这类隐喻词可用直译法保留原作特色,使译文读者得到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7)Adrowningmanwillcatchatastraw.快要淹死的人连一根稻草也要抓住。

(二)保留喻体的异化策略

英汉语由于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有时植物喻体相同,喻义却不同,这时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喻体。异化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原文文化特色与风格,目的语则通过吸纳新成分而更加丰富。(8)Allisbutacherry-fair.是英国14世纪诗人高尔所做的一句诗,cherryfair本义为樱桃集市。汉语中樱桃无文化寓意,但在英语文化中,在樱桃园举办的季节性的卖果集市热闹而短暂,常形容人生短暂。这句诗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以及直译加注的方法译为万物皆似樱桃集市;人生如梦,万般皆空,保留喻体以及原文文化特色。采用这种翻译方法的例子不胜枚举,极大丰富了目的语文化。(9)Arollingstonegathersnomoss.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

(三)替换喻体的归化策略

归化便是译者为了制造出透明、通顺的译文而将异域文本中的“陌生性”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翻译策略。(孙会军2013)处理英汉语中喻义相似但喻体不同的植物隐喻时,可以考虑采取归化策略,根据相应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来替换喻体。(10)gildthelily画蛇添足(11)applepolisher拍马屁的人

(四)意译

有些隐喻概念只存在于源语文化中,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的事物可以直接替换,若勉强保留只会让译文冗长难懂;再或者喻体形象在原文中并不重要。此时可采用意译进行翻译。(12)Basically,thatwaspannedanddismissedbyalotofconservationistsasarealfigleaf.这一句中出现的figleaf字面义是无花果叶,这显然无法表达出真正的意思,甚至有些不知所云。事实上,figleaf出自《旧约·创世纪》:夏娃亚当偷吃禁果后开智,懂得了廉耻,便用无花果叶子遮挡身体。因此figleaf喻指遮羞布。我们舍弃喻体意译之后,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这种说法遭到了多位自然环保主义者的严厉批评和驳斥,他们称那是真正的遮丑布。”这种翻译方法明显使内容通顺易懂许多。

三、结语

综上,隐喻普遍存在,其中蕴含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对译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对于文本中的植物隐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文化背景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这样才能正确表达出隐喻中的文化信息。

作者:刘心怡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