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服装英语翻译技巧与翻译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类文明延续进程,从没有像当今重视翻译工作。以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作为纽带,加速了不同国家、民族、聚落、文化等深入交流,每一种行业,企业都在各自领域朝向纵深发展,这导致相关知识体系更加独立、更加专业,客观上强调翻译工作的专业性。在某一个特定领域内的专门用途翻译中,翻译所涉及的表达范式、术语系统、词汇语义等都具有特殊性,且通常情况下不会与其他领域产生通用现象,英语翻译在本质上是英语语言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行业忽视翻译价值,都可能陷入“巴别塔陷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中国服装行业在全球的地位十分特殊,一方面是重要的服装生产国,各类服装成品上都不难找到“MadeinChina”的标签,在服装对外贸易竞争中,汉英翻译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服装文化悠久丰富的国度,加上规模庞大的服装消费人群,自然在国际服装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但由于服装类专门英语翻译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中国服装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仍然缺乏话语权,导致“DesignedinChi⁃na”的服装难以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消费者的认同感较差,从而阻碍了中国优秀服装文化对外传播,也阻碍了国外先进服装理念的吸收与转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加强服装英语翻译技巧与翻译策略的研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理应成为服装专业人才教育与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课题。郭平建、白静、肖海燕、张慧琴共同编著的《服装英语翻译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是一部专门服务于服装领域的汉英翻译专著,该书秉承“以专谋全”的编写思路,在内容组织上,本书立足服装英语翻译特点、梳理服装英语翻译技巧、优化服装英语翻译策略,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开放性、创新性的服装英语翻译生态。评鉴全书,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色。
第一,聚焦专门用途,详述服装英语翻译技巧,对培养服装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实用价值。
就《服装英语翻译概论》给人的阅读体验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专门用途”突出。在学科划分上,服装英语本质上就是一门“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ESP能够在常规意义上的“通识英语”“公共英语”及“专业英语”学科中脱颖而出,并非英语学科教育主动地细化,而是行业英语应用实践的需求。英语作为一门全球公认的通用语言,虽然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交流、互动需求,但在特定领域的特殊表达上存在表音文字的缺陷,为了保障英语在同一领域交流中高效流畅、不具歧义,需要建构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翻译机制。以服装英语翻译为观察对象,既要遵循英语常规知识规律,又具有很强跨域性、交叉性及融合性特征。该书融合了大量与服装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内容,包括服装文化历史、服装设计理念、服装制作工艺、服装面料种类等,有效地拓展了《服装英语翻译概论》一书的适用范围,对培养服装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同时,该书为了全面展现服装英语翻译技巧,采取了“理实一体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全书共包括八个章节,按照理论、实践主题可划分成两大部分。其中,第一章“翻译概论”与第二章“服装英语特点”可归为理论部分,相关内容主要是服装英语翻译的理论、标准、要求及经验介绍,并给出了一些服装英语常见翻译方法。但很显然,仅仅掌握理论上的翻译技巧,远远不足以达到培养服装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如书中所述,服装英语翻译属于应用性很强的翻译工种,已经脱离了常规的“非文学翻译范畴”,所以理论部分只能用来构筑服装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基础。该书的第三至第八章可归为实践部分,通过聚焦具体的汉英翻译知识点,结合大量生动案例,详细阐明了服装英语翻译实践操作。整个实践部分可以划分成两个实操模块,其一是“英语概念主导下”的翻译技巧实践模块,包括书中第三、四、五三个章节,围绕着词汇、句式转换、句子(分句+长句)等进行翻译技巧分析;其二是“服装概念主导下”的翻译技巧实践模块,包括书中第六、七、八三个章节,针对服装品牌、服装商标、服装实用文体、服装翻译误差等做出总结。
第二,立足生态思维、创新服装英语翻译范式,对我国服装文化弘扬与发展具有启发价值。
《服装英语翻译概论》一书揭示了我国翻译存在“同质性强、针对性弱”的倾向,针对服装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教材稀缺,如果从教育主体角度出发,使用哪一种教材的差异并不大,毕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基础理论在不同专业中都是相同的。但具体到“翻译实践”的环节上,缺陷与不足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因为任何一门语言都不仅仅是一套语义符号系统,它的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政治文化、民俗文化等内容,表面上英语词汇、时态、句子、段落及语篇的表达毫无歧义,但置入服装文化语境中,就容易产生理解偏差。服装英语翻译绝不是“用英语翻译服装”,偏执于英语词汇、时态、句子、段落及语篇等“浅层翻译”状态,很难建立起(汉英)语言与(服装)文化之间的联系。
该书立足生态思维,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展开服装英语翻译范式的创新探索,为服装英语翻译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指导。一方面,读者可以从《服装英语翻译概论》的“英语概念主导下”的翻译技巧实践模块获得间接指导,该模块重点阐述了服装英语视域下“词的翻译”“转换翻译”“句子翻译”,词汇是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英语)的基础构成,在服装文化视域下,英语中的名词、冠词、副词、介词及形容词等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翻译方式。转换是一种翻译技巧,利用“肯定-否定”与“被动-主动”的转换技巧,可以更好地突出想要表达的内容。句子翻译的重点是“长句子”,这是行业英语的典型特点。以上三部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说,汉英表达翻译不能单纯地服从文本语言切换,必须关注是否与目标语的文化环境相适应。例如,第三章中提及的“词义专业化”翻译范式,语境对于词义的影响非常大,英语中fly作为动词是“飞行”、作为名词是“苍蝇”,但在服装英语翻译中作为“门襟”来讲(如中国的对襟装),且里襟不是“infly”而是“rightfly”。这意味着,即便服装英语翻译人才掌握了特定词汇、句子等翻译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思考,保障在不同文化生态中的自由切换。另一方面,读者可以从《服装英语翻译概论》的“服装概念主导下”的翻译技巧实践模块获得直接指导,书中以服装广告、订单、品牌、商标等作为案例,详细介绍了“服装文化信息对称”的翻译范式,如考虑到译入语的可接受性、避免误差及目标语空缺,服装品牌名字多采用音译的方式,如Versace在服装文化中没有确切词义所指,直接翻译成“范思哲”也不影响受众。
《服装英语翻译概论》一书引导服装英语复合型人才掌握“生态翻译学范式”,确保在服装英语翻译实践中做到文化对称、语言对称,提高“英译汉”的准确性,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汉译英”的表达力,对于我国服装文化弘扬与发展具有启发价值。9第三,重视误译分析,基于目的论观照的视角,对服装英语翻译策略展开多元维度的优化。
服装英语是基于“服装学+英语学”融合构成的,但两个学科长期处在高度分离、各自为政的状态,这就造成了服装英语翻译策略制定的天然困境。若过于关注英语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就会出现弱化服装内容的“行业英语”,虽然对于服装英语人才培养具有一定作用,但难免形式化严重,流于表面。若过于关注服装学的知识完善,就会严重影响英语翻译技巧的合理运用,毕竟服装文化、服装设计、服装制造等也有很强的独立性,英语知识穿插其中,极容易出现相互冲突或相互重复的现象。由此来看,如何平衡服装专门用途英语中服装知识、英语知识的比例,进而实现两方面内容的深度整合,就成了该学科的关键问题。
10《服装英语翻译概论》一书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直接跳过服装专门用途英语问题形成的过程,基于目的论观照的视角,分析服装英语翻译中常见的误译现象,既保障了服装英语翻译策略的实效性、针对性,也减少了学习者的工作量。事实上,这种从结果切入、倒推问题及成因的方式,也非常契合服装英语翻译人才的现实培养需要。因为服装英语翻译问题多是零星出现、且具有代表性的,本书紧扣目的论原则,将服装英语翻译问题拆分成多个维度(包括功能维度、语言维度、文化维度等),再结合具体的问题事例(误译事例)展开分析,有效地实现了对服装英语翻译策略的多元维度优化。例如,在功能翻译维度下,书中列举了“迷你裙”的发明过程,利用常规英语表达的方式介绍迷你裙的由来,重点会放在“裙子尺寸按时间线性缩短”的翻译上,如直接翻译书中原文是“每年裙子的尺寸向上移动一英寸,十年之后出现了迷你裙”。这种翻译方式很显然是不妥当的,它忽视了服装文化生态中影响要素的多元性,即除了时间与裙子长短的关系外,还包括人们对裙子款式的接受程度、迷你裙功能的好坏、迷你裙在社会中传播的路径等,最终导致的误译忽略了迷你裙作为一种服装的文化属性,纯粹地演变为“10年缩短10英寸”的技术性翻译。书中提供的正确翻译中,消除了时间、迷你裙长短变化的线性关系,重新形成了并列关系,这更符合服装在现实维度的发展模式。
作者:曹旺儒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