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钢铁行业盈余管理对信用评级影响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钢铁行业盈余管理对信用评级影响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钢铁行业盈余管理对信用评级影响探析

【摘要】本文选取了钢铁行业近十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信用评级数据,分析财务数据中盈余管理举措对信用评级影响。在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都与钢铁行业的信用评级呈正相关;在进行OrderLogit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对钢铁行业的信用评级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即存在正影响。说明盈余管理举措能上调信用评级水平;同时证实了企业实行盈余管理具有强烈动机的原因,即盈余管理能改善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

【关键词】信用评级;盈余管理;钢铁;经济分析;证券市场

一、引言

(一)理论基础

1.动机。首先,避免企业在状况不佳时被ST(被进行退市风险警示的股票),其次,减少企业股份在资本市场大幅度涨跌引起的潜在不稳定性,从而规避一定风险。ST来源于1998年的股票上市规则,是对连续亏损一定会计期间的股票,将会给予ST退市风险预警,在名字前标以ST标识;其需要遵循一定规则,财务状况恢复,才会被摘除ST的“帽子”。其中盈余管理是各上市企业所采取的一种行为,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期望目标,并迎合了投资者与股东们规避风险的期望。

2.措施。盈余管理通过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展开分析,通过运用具体措施后使得盈利水平达到预定标准。目前的盈余管理主要分为两种举措:一种是“应计盈余管理”,即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运作会计盈余,对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影响不大,通过对财务报告的操控调整,可以短期内实现既定目的。另一种是“真实盈余管理”,即在企业的交易经营活动中提高会计盈余,其对于监管者来说更不易被识别,多数企业为了避免被识别出盈余管理后所遭受的惩罚,从而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此种盈余管理方式。基于这两种举措,盈余管理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种操作方法。(1)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在企业的资产会计科目中,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在企业盈利状况不可观时,很容易通过延长固定资产的年限来实现盈余管理,如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延长至15~20年。(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以在相关影响因素消失后,在今后年限转回处理。因此企业决策层会在企业亏损时加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今后会计年度转回,以达到不至于持续亏损的目的。(3)补助与优惠政策。由于大型上市企业具有巨大体量与社会效应,因此在企业面临困境或财务状况不佳时,政府部门可能会经予扶持等利好政策。(4)引发关联性交易。一些钢铁集团都具有相应业务的子公司,如包钢集团的北方稀土、非钢等,宝钢的化工、新日铁汽车板等,当母公司盈利状况不佳时,子公司会通过利润转移等让渡于母公司,从而实现盈余管理。上市企业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措施,能使当前的利润水平在短期内达到预定目标,从而实现提高信用评级水平、降低融资成本等目的,发挥运用盈余管理举措的目的。3.影响。信用评级为信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对需要评级的对象在一定的时间或一定条件下履约能力、承担经济责任的能力与意愿进行调查与综合评价,依据评级指标与标准,通过不同的等级水平符号(AAA、AA、A、BBB、BB、B、CCC、CC、C以及通过+、-等进行微调)表现出来。信用评级有利于为投资者提示风险,降低其信息成本,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基础,并且有利于投资者投资组合。对于筹资者,可以为其提供资信等级证明,降低筹资企业的获得成本,改善其经营管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行下,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对企业做出信用评价时,也决定着企业的信用风险级别,不同的信用级别对应不同的企业风险对价,其决定着企业获得资本的成本,即融资利率。而企业会计信息对信用评价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盈余管理对企业信用评价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对信用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即研究企业盈余管理对信用评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杨大楷(2014)在其研究中指出,在盈余管理对信用评级的影响上,由于信用评级是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分析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其能影响信用利差以及发行主体的融资成本。施丹、姜国华(2013)指出,会计信息是在资本市场上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产生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财务报表中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张淑君(2013)在其研究中认为,上市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前会或多或少地运用盈余管理措施。债券融资是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重要手段,上市企业在公开发行债券前通常需要进行信用评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信用评级的等级关系着债券是否顺利发行以及对票面利率、发行成本产生影响。通过对以上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学者们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以钢铁行业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模型分析,从而探寻盈余管理对信用评级的影响。

二、钢铁行业盈余管理与信用评级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说

信用评级等级是钢铁企业对外融资、传达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不仅投资者与企业都会参考信用评级报告,其等级还会影响融资企业的发行成本与票面利率。由于信用评级机构重视评级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度,因此不会对信用评级等级做出频繁的修正;被评级的钢铁企业就有了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对信用评级等级上调产生影响,同样信用评级机构对其中的财务报告也会给予关注。因此信用评级机构根据钢铁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含盈余管理)是否能够充分理解及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实证的问题。所以提出假设:假设:盈余管理对信用评级产生正影响。

(二)样本选择与特征描述

1.样本选择。本文选取了以2010—2019年为研究区间,样本为A股中的钢铁行业上市企业,具体如表1所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国内信用评级机构(除中债资信)所评级的钢铁企业每年初始信用评级等级,其中考虑到研究结果的准确度与可靠度,剔除了未评级的公司。评级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2.样本特征描述。通过对以上样本钢铁企业以A+至AAA不同等级进行年度的归类,并对评级数据进行了筛选,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三)各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以上钢铁企业主体的信用评级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CR来表示钢铁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如果钢铁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为AAA和AAA-,那么CR=3;如果钢铁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为AA+、AA和AA-,那么CR=2;否则CR=1。2.解释变量。本文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进行衡量,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主要以总应计利润中的可操作性应计利润衡量,以ada来表示;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以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衡量,以arm来表示。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本文选择企业规模(size)、企业成长性(growth)、负债率(lev)、总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周转率(turn)作为控制变量。具体设计如表3所示。

(四)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假设,构建如下OrderLogit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检验:crit=β0+β1adait+β2sizeit+β3growthit+β4levit+β5roait+β6turnit+εit(1)crit=β0+β1armit+β2sizeit+β3growthit+β4levit+β5roait+β6turnit+εit(2)其中,在模型(1)~(2)中,为了检验盈余管理对信用评级的影响:crit表示被解释变量,钢铁企业信用评级;ada为应计盈余管理,arm为真实盈余管理;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其具体计算方法如表3所示;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五)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从表4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钢铁企业主体信用评级(cr)的平均值为2.23,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3,标准差为0.43;应计盈余管理程度(ada)的平均值为0.074,最小值为0.001,最大值为0.385,标准差为0.062;通过观察数据能够了解到不同钢铁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差较大;其中,真实盈余管理水平(arm)平均值为-0.034,最大值为0.977,标准差为0.220,数据表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存在的差异。2.相关性分析。表5为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数据表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ada)与主体信用评级(cr)正相关,并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能够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等级;真实盈余管理程度(arm)与主体信用评级(c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说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能够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等级;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与主体信用评级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资产负债率(lev)、企业成长性(growth)、总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周转率(turn)均与主体信用评级存在负相关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关系并非因果关系,尚需验证。3.多重共线性检验。为了检验模型是否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本文通过计算方差膨胀因子来进行验证。从表6的检验结果来看,各变量的VIF均小于5,平均值也小于5,因此,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4.基准回归结果。表7列示了在采用OrderLogit多元回归模型后所检验盈余管理与钢铁企业信用评级的关系,第(1)列为应计盈余管理对钢铁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应计盈余管理(ada)对企业信用评级(c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正影响,说明应计盈余管理对钢铁企业信用评级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第(2)列为真实盈余管理对钢铁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arm)对企业信用评级(c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正影响,说明真实盈余管理对钢铁企业信用评级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三、结论

根据上文分析结果,所提出的假设基本得到验证,所得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首先,证实了企业实行盈余管理具有较强动机的原因,即盈余管理能改善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其次,在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都与钢铁行业的信用评级正相关,并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其两者都能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等级;应计盈余管理对企业信用评级存在正影响,即应计盈余管理对企业信用评级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在进行OrderLogit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对钢铁行业信用评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正影响,真实盈余管理对钢铁行业信用评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正影响,说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对钢铁行业的信用评级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即存在正影响。说明盈余管理举措能上调信用评级水平。最后,也验证了另一个问题,即企业的盈余管理措施程度越高,数据真实性也就越低;且发现在企业的具体行为中,真实盈余管理比应计盈余管理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因此评级机构与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识别需要加强注意,从而实现信用评级的真正意义。

作者:柳正国 宋万岭 单位:中国宝钢集团上海 第二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