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饮食文化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文章阐述了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探讨了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主题构成和类型构成,以期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中原地区;食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自春秋战国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地域概念基本形成,不同朝代涵盖的区域范围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是指以河南省为核心区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现代的中原地区更多使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是指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周边的山西省东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南部和安徽省北部等地域。2011年,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指出,中原经济区主要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1]。中原经济区所涵盖的区域,与广义的中原地区涵盖的区域范围基本相同。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核心[2]。“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基本生活行为,因此,饮食文化在中原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关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论文、论著、研究报告及一些门户信息网站上[3],但围绕饮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的特色数据资源库建设较少。因此,笔者对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主题构成和类型构成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意义
1.1保护中原地区食文化资源
中原地区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融合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原地区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其文化资源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例如,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洋快餐普遍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这些都对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有一些影响,对中原地区食文化有一定冲击。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饮食文化也对中原地区食文化有一定冲击,法国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传统饮食、日本和食及韩国泡菜文化等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美食也在中原地区得到传播,中原地区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4]。中原地区食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汇融合多个民族饮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吸取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饮食的优点,对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近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编制《河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建设中原食文化数据库能为政府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持续开展。
1.2促进传统食文化资源产业现代化
当代文学中与饮食文化相关的作品不在少数,尤在食、酒、茶文化方面较为明显。在食文化方面,表层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独特吃食以及制作流程,深层文化则展现了吃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心理;在酒文化方面,表层展现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酒,深层则展现酒文化的独特作用与功能;在茶文化方面,表层展现茶的种类,深层则展现了茶道与茶所传递出的丰厚精神内涵。旨在从当代文学中选取部分与饮食文化相关的作品,从食、酒、茶文化三方面入手,从表层与深层这两个层面分析当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饮食文化。俗话说:“屋要木支,人要食撑。”可见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我们向前的基本推动力,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早已不是仅仅用来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物质产品,更是在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并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近年来,有诸多学者以饮食文化为对象进行研究且成绩斐然,但大多是从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融合着手的。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了当代文学作品中饮食文化的体现,以期更为全面地分析当代文学中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文学体现”即作家通过文学叙述手法把饮食文化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来。我国是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度,饮食文化内蕴深厚,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有许多知名作家把饮食作为一种叙述对象写入文学作品中。这不仅记载了我国饮食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展现了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饮食文化主要体现在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上,而文学作品也不失为这种饮食文化的承接载体,为饮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增添了深厚的文学内蕴。
一、食文化
在饮食文化中,“吃食”是核心,贯穿了饮食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几乎涵盖了饮食文化的所有特点。当代出现了许多热衷于描写叙述“吃食”的作家,如余华、周作人、莫言、丰子恺和汪曾祺等。他们对吃食文化的描写叙述又有表层与深层之分。
1表层食文化
“表层食文化”即吃食文化的物质与行为层,是对吃食的种类、地域特色和制作流程作出简单的叙述。如汪曾祺的小说《大淖记事》中写湘西挑夫们吃的是糙米饭,配的是腌辣椒、臭豆腐和青菜炒小鱼;《安乐居》中写北京吃食没有米饭炒菜只有馒头花卷,配着猪头肉、兔头和煮花生豆等;《七里茶坊》介绍了云南过桥米线、汽锅鸡。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则简单写了红烧肉、面条等吃食。周作人的《爱窝窝》具体描写了窝窝的来源、制作材料以及流程等,这也是食文化的表层体现。这些作品是对吃食文化物质层面的描写,是对食文化浅显的记录与叙述,这里不仅有主食、副食、北方吃食特色,也有南方吃食特色。当代文学作品中对吃食的种类、地域与制作的描绘,虽然写的都是食文化最表层的内容,但也颇为丰富多彩。这些作品让读者在对吃食文化有初步了解的同时,又刺激着他们的味蕾;在进一步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又勾起他们对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样一举多得,足以见得文学与饮食文化的紧密联系。
2深层食文化
所谓当代文学中的“深层食文化”即吃食的时代内涵,是作者在对饮食进行叙述的同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赋予饮食文化一定的时代意义。如汪曾祺的《老鲁》中描写学校老师、学生的饮食生活的片段:“校长能做到的事是给我们零零碎碎地弄一两餐米,买二三十斤柴。有时弄不到,就只好断炊。”这是以抗战为背景的人们的饮食生活,其中“零零碎碎”“一两餐”“断炊”三个词生动地再现了抗战年间人们饮食的单调、短缺。这里的“一两餐米”已不再是普通的米饭,而是被赋予了时代内涵,特指抗战年代老百姓最为宝贵的吃食。再有,他的《安乐居》把北京市民的食文化与八十年代相结合,文中交代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北京市民吃着馒头花卷,喝着二锅头,配着炸花生豆、猪蹄和烧鸡。这样酒足饭饱的吃食生活,鲜明地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吃食结构走向多元化,吃食文化也更为丰富。由此可知,当代文学作品中,作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描写吃食文化,既展现了不同时期吃食文化的差异,也赋予了吃食文化深刻的时代内涵。除此之外,“深层食文化”也可指吃食的人文内涵,即作家在作品中描述食物时,融入自己的生平、思想,进而赋予吃食文化以独特的情感内涵。如周作人在《南北的点心》中写到,初入北京时曾抱怨过北京一个偌大的古都竟找不出记忆中那般可口的点心,就只有饽饽等单调的吃食,没有云片糕、松子糕、蜜仁糕、橘红糕等南方糕点。作者通过抱怨的话语对南北方吃食做出了比较,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南北方饮食的差异,同时他还详细罗列出一些南方的点心,从中表现了作者自己对故乡食物的怀念与热爱,这样便赋予了吃食“思乡”之意,让读者了解了作家的情感归属。又比如丰子恺在作品《过年》中提到自己孩童时爱吃父亲做的萝卜油丝豆腐,成年后自己照做,却怎么也做不出童年时的味道。这里的“萝卜油丝豆腐”所指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吃食,而升华为丰子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这道“萝卜油丝豆腐”承载了作家内心对于童年的怀念之情。综上所述,我们可见当代文学中的食文化不仅仅是我们通过作品对吃食的简单了解,这其中还有作家赋予它的独特的文化特性。因此各种美食当中也就承载了作家丰富的情感内涵。这也是能引发读者共鸣的价值所在。
摘要: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既是一个为文化寻找合适存在形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文化进行有效传承的过程。情境整合理念是文创产品设计过程的全新设计理念,其更加符合文创产品的特殊性,也更加能够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通过情境的分解与整合,情境整合设计理念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创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定位,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更好地去感受和接受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情境整合;理念应用
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也是其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源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市场发展不甚成熟。现阶段许多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既表现为产品本身与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匹配性不足,也表现为产品自身的文化创意性不足。许多产品仍然停留在模仿和盲目堆砌的设计理念层面之上,缺乏对于文化元素与产品本身之间关系的深入性思考,更缺乏对于文化情境的组合性运用。这就导致许多文化产品无法通过文化元素的注入而引发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也激不起消费者对于附在产品之上的文化元素的情感共鸣。情境一词以及相关理论在文学、建筑、戏剧等领域应用较广,在文创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还尚属初步尝试阶段。适当的情境可以更好地激起人们的心理反应,让人们可以在情感的作用之下产生更好的认同和交流,所谓触景生情便是这个道理。情境整合设计理念是基于情境感知交互理念而产生的多情境组合体验设计理念[1],更加强调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体验结果,讲求将情境以故事的方式代入产品之中,给消费者以物质体验之外的精神体验,让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产生交流、产生沟通、产生共鸣。这一设计理念之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而言可谓妙不可言。文传产品本就侧重于文化的传播,强调消费者对于附加于产品之中的文化创意的理解和感悟。
一、文化创意产品概念及分类
(一)文化创意产品概念文化创意产品是指附加于工艺或工业产品之上的,带有明显的民族或者地域文化元素的既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同时又满足消费者一定精神需求的结合性产品。文化创意设计过程是一个运用现代化设计方式与思维模式将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文化元素进行产品化展现的过程。其既要符合当代消费者新的生活形态与方式,同时又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不能单纯地以民族或地域文化最初的模样作为设计内容,需要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和灵感创造。
(二)文化创意产品分类1.感官层面感观层面包括产品的色彩、形态、纹样、肌理、图案、材料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极具代表性的色彩、纹样、图案,将其运用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之中可以给消费者以强烈的文化暗示,让消费者接触产品时便会被其中独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所吸引,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此类产品主要以外观作为设计对象,通过各种文化元素符号的组合和搭配来完成文化创意。2.技艺层面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这些保留下来的技艺本就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这些技艺的使用可以说既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于当代设计灵感的启迪[2]。以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为例,有许多极具智慧之光的技艺被沿袭至今,如蒸的技艺。许多当代文化创意设计者以蒸的技艺为灵感源泉,将其与现代的烤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相结合,设计出有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色彩的蒸笼餐具,这些餐具既很好地满足了现代化家用电器的使用要求,同时又将传统饮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3.内涵层面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普通产品的最基本之处便是文化创意产品是具有思想和内涵的。内涵层面的文化创意产品可能并不具备鲜明的带有文化色彩的外观和独属于某种文化的技法、技艺等,但这类产品往往是遵从某种文化哲学思想而设计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有很多具有丰富内涵的材料,如竹、梧桐、玉石等,这些在传统文化之中都有着深刻的寓意,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许多设计者会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来表达某一种精神内涵,如竹质材料的使用,既表达了一种环保的思想,同时也会向消费者传递一种正直、高洁的精神内涵。也有的设计者利用梧桐木来制作一些简单精美的用品,木质天然的纹路给予梧桐木制品以自然的观感,再稍做修饰便可以将梧桐的美好寓意表达出来,如对于美好忠贞爱情和高洁品格等的象征。
二、文创产品的情境
在当前我国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语境下,优化外语学科教学形式、提高学科教育教学水平是具有一定紧迫性的宏观命题,直接关系着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和践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各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一定意义上而言,英语学科作为我国整体国民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学科教学优化改革直接关系着学生个体“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综合能力的锻炼,如何在当前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全力推进英语学科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需要相关主体从多元化的视角上进行系统探究。英语学科教学研究在过去的若干年时间中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同的研究主体从各自差异化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特定主题进行了“百花齐放”式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这为当前英语学科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姜毓锋老师的《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后者。以下行文将重点从作品结构、研究方法等层面对姜毓锋老师的《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进行评述。
姜毓锋老师编著的《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是2015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在出版发行的,全书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独特视角出发,对当前社会语境下的外语教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探究,最终为学界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模式,作品自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学界的一致好评,作者独特的研究视角在一定意义上开拓了以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研究现代外语教学的新路径,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的作者姜毓锋老师目前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院长,作为学院专业学科的硕士生导师、学科后备带头人,姜毓锋老师长期以来致力于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相关主题研究工作,一线学科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同时姜毓锋老师具有突出的教学科研能力,在英美语言文化、跨文化交流及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等诸多领域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成果,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题论文,从姜毓锋老师早期的专题论文可以看到其对英美文化的主题研究很有兴趣,如《美国饮食文化综述》[《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1期]一文明确指出饮食是特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美式食材、美式餐馆、美式烹饪及餐桌礼仪、习俗等几个方面对美国饮食文化进行了介绍,而《〈红楼梦〉人物非真实性话语语用分析》(姜毓锋、丁林梅:《中国外语》,2007年06期)一文以“非真实性话语”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古典经典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话语进行了剖析,很有意义,而后姜毓锋老师的研究视角更多意义上聚焦于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在这一领域内发表了一系列的专题论文,如《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石化现象分析》(《外语学刊》,2011年01期)一文将石化现象理论和英语学科自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形式,最终为高校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受到了学界的重视;而《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02期)和《多模态话语映射下的语言意义主观性》(彭兵转、姜毓锋:《外语学刊》,2013年04期)两篇文章都涉及了多模态话语这一理论,可见作者对这一重要语言学理论的青睐和重视,这些专题文章的发表一定意义上为《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的撰写和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宏观层面上而言,《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是姜毓锋老师近年来继《大学英语听说写教程》等著作之后出版的又一重要学术著作,该著作将英语学科的研究置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框架下,视角新颖,方法独特,它较为理想地运用语言学的独特理论、相关视角研究和审视外语教学实践这一特定命题,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绩。从理论层面上说,所谓的多模态话语实际上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得到了特别的关注,这一理论将多种符号模态并用,一定意义上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输入法的途径和形式,实际上无形中凸显了学习主体对特定教学内容的记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而我们仔细梳理多模态教学理念的话会发现,它突出和强调了诸如语言、音乐、图像、网络等多种符号模态在外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在教育教学方法层面强调多种教学形式的并用,如常见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探究、网络辅助学习以及生活角色扮演甚至联想等都可以应用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是学科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日常趣味联系、主题对话无形中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听说能力。因此,整体上而言多模态教学始终处于轻松愉悦、开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以上简单剖析可以看到,较之于传统意义上较为单一的语言语法讲解形式,多模态教学理念下的外语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或者说其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更为吻合,这样的学科教育教学理念有助于强化学生主体的语言记忆,从而提高和优化实际的记忆效果。多模态教学理念在高校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是较为明显的,这是当前已经取得的普遍共识,而实际上如何将多模态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到高校外语学科教学的实践中是最为核心的命题,同样也是姜毓锋老师《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重点阐述的核心命题,需要各相关主体的系统研究。《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紧密围绕多模态话语理论下的外语教学这一特定内容,对外语教学的优化改革提供了独特的实现路径,全书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的内容,每一章都有相对固定的叙述主题。如第一章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念”,重点阐述了“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实践”等主题内容,其中的第三节内容即“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实践”是其中的核心板块,这部分内容对20世纪以来较为常见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集中的系统梳理,从中可以看到外语教学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始终处于优化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差异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作者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实践成果发现,逐渐专业化、科学化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另外,在这一章中作者也重点剖析了直接影响高校外语教学的几个因素,包括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政策等,明确指出各个因素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协调配合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调动学生参与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作为学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值得学科教师重视的内容。第二章为“大学英语教学及改革状况”,实际上从内容编排层面上而言属于导言性质的设计,为后续多模态话语理论语境下外语教学这一核心命题的探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从外语教育教学大纲、教学课程以及课程要求、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成果等多元化的角度阐述了我国近年来大学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成果和发展历程,特别指出了既有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多模态话语理论语境下外语教学这一核心命题的出现进行了相应的“预热”。第三章为“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的提出”,至此本著作的核心命题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其中的第一节为“多模态话语各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其整体叙述和阐述聚焦于多模态话语内部结构中的各个模态,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和协同原则是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除此以外,这一章内容也系统阐述了外语教学的多模态课件开发、多模态话语的认知过程分析以及认知理论与多模态外语教学的整合与同构等系列问题,在著作本身的整体内容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第四章为“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意义”,着重从影响和意义两个层面上系统阐述了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下外语教育教学模式在当前高等教育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建立在实际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和资料基础上,很有说服力,从学生们的问卷和访谈资料可以明显地看出传统外语教学机制的弊端,学生在整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科教育教学模式中依然残留着诸多层面上传统应试教育的元素,这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语境下是必须要坚决摒弃的,而围绕多模态话语理论构建外语教育教学理论是推进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为“多模态话语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多模态话语外语教学评估体系”,从内容设计上而言这两章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内容,其中作者系统阐述了多模态话语理论语境下外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流程,特别是对其中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而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实际上很少涉及这一命题。整体上而言,姜毓锋老师的《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书视角独特、结构宏大,从理论层面上实现了有益突破,构建了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语境下的外语教学模式,这对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参阅。
作者:韦晓娜 单位:菲律宾法蒂玛大学教育院系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文化需要走向世界。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传播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针对母语文化教育严重缺失的现状,论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将母语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母语文化;融入研究
2013年,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一带一路”不只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繁荣之路,也是一条民心相通之路。沿线国家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了解各方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进一步合作夯实基础。要使世界更多的国家全面了解中国,就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就需要培养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国际化人才。
1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表达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母语文化的表达情况,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学院进行了一个测试。笔者所在学院是一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这一次问卷我们选择了参加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初赛的部分学生作为被测试对象。本次测试共发放问卷100份。问卷调查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母语文化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现状;第二部分是考查学生对母语文化词汇的表达能力,其中涉及中国文化的词汇20个,河北本土文化词汇20个,要求学生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最后我们收回有效问卷96份,第二部分的测试结果如下:统计数据显示,20个中国文化词汇中正确率在50%以上的有7个词汇,分别是除夕、京剧、颐和园、北京烤鸭、火锅、饺子和端午节。我校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制的《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派对和节日。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向学生介绍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之外,还特别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课下分组制作PPT,讲述中国的某一个传统节日,包括这个节日的花样美食以及独有的庆祝活动。此次问卷中,端午节、除夕、清明节的表达都有三成以上的正确率,这与学生之前的精心准备不无关系。而第二册第六单元是关于旅行。其中写作环节以北京三日游的计划表为例,引导学生制作一份成都的旅行计划表。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集体讨论,对北京和成都这两个城市的著名景点以及特色小吃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所以半数以上的学生在问卷中对京剧、颐和园、北京烤鸭火锅给出了正确的英文翻译。如果说被测试者在第一个表格的表现还算是差强人意的话,第二个表格的情况就有些惨不忍睹了。在20个河北本土文化词汇中,没有一个词汇正确率在50%以上。其中吴桥杂技、河北梆子、唐山皮影、避暑山庄等,竟然无人回答正确。正确率较高的两个词是“赵州桥”和“八大碗”,这与其对应的英文表达较为简单有一定关系。“安国药市”这个词汇有5名学生回答正确,都是我校制药系学生。经询问,得知这5名学生都曾去安国参加过为期一周的实训,教师在专业英语课上也做过相关的介绍。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母语文化的表达有着严重的缺失。即使是我校这些英语综合能力较高的学生,也普遍对我们的母语文化缺乏了解。试想,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却无法用国际通用语言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无法讲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无法描述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避暑山庄”,无法解说我们身边被称为公路交通之鼻祖的“秦皇古道”,我们怎么对外传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母语文化?怎么弘扬悠久灿烂、丰富多彩的燕赵文明?
2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状分析
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研究者都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非常相似,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现都不乐观。高职院校母语文化教育之所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有以下两个原因:(1)对于跨文化交际存在认知误区。高职英语教学一直重视向学生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得体的沟通和交流,避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误解和矛盾。但是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流,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影响,彼此渗透。随着中国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最强音,世界各国对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如果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了解中国文化,无法用国际通用语言表达中国文化,那势必引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融合。(2)缺乏包含中国文化的高职英语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一本好的教材理应是一个好的工具。大多数高职英语教材中选用的对话和文段都出自英文原版出版物。英美文化氛围浓郁,语言表达地道,而中国文化元素寥寥可数。受文化素养能力所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课本为依据,很少将中国文化进行补充或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不注重社会现象或身边热点问题的英语表述。教材和课堂上母语文化输入不足,导致学生不具备用正确规范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文化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