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探讨(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实践与创新成为摆在广大音乐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教学策略的创新和探索,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音乐;策略;优化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音乐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音乐是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所以音乐教师应把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努力创设生活情境,实施生活化教学,缩短现实生活与音乐学习间的距离,切身体验生活中的音乐独有的魅力。例如,在教学《牧童短笛》这一课时,我考虑到学生虽然从电视上、从图片中都见到过牛,但却很少有亲眼看到过牛,更不用说放牛和骑牛,少了亲身体验,学生就不能深刻体会课文蕴含的意境。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生活体验,理解音乐内涵,教师可以带学生去附近的养牛场,尝试一下放牛和骑牛的感觉。在学生骑牛的时候,再给他们一支竹笛,真实模仿《牧童短笛》的情境。学生大都从没亲眼见过牛,真见到了显得格外兴奋,兴高采烈地跟牛玩耍。有了这样一个难忘的亲身体验后,到了课堂上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天见到真正的牛了,心情怎么样?”学生们都意犹未尽地说:“很好玩,很开心”。然后我继续说:“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音乐《牧童短笛》,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在后面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明确教学目标策略,突出情感教育作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情感教育放在教学突出位置,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心去倾听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领略音乐的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构建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亦师亦友的目标,要用高尚的人格以及自身独特的魅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引导学生从情感之中寻找学习的灵感,收获心灵美感和灵魂启迪,深切领悟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突出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时,我编制了齐全系统的教学策略,给学生带来了心灵上的熏陶,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未知的事物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给学生介绍故事的大概,让学生对音乐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力去聆听,他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丽大自然的向往。然后,我再给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原声音乐,使学生轻松理解歌词中的内涵和情感。另外,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带领学生去室外寻找春的气息,感受春的美丽。这样一来,学生对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突出了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
三、合理利用流行歌曲,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课改以来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发音乐教材,而流行歌曲则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于是,在每一节音乐课上我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流行音乐,教一些有关流行音乐的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有正确的认识。例如,关于流行歌曲《菊花台》,这首歌是张艺谋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曲,歌曲一开始哀怨、荡气回肠的旋律立即吸引了学生,虽然中间只有短短的一句高音,但惆怅、哀愁的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听得非常入迷,慢慢地都跟着唱起来,歌词都记得很熟。欣赏完《菊花台》到了谈体会的环节,大多数学生都表示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就被歌曲里悠然的旋律、淡淡的哀愁、忧伤的歌词所吸引,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洒在了菊花台上。通过教授流行音乐,教师不但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四、注重开展审美教育,让学生受艺术熏陶
例如,在教学“音的高低与强弱”等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弹出高低强弱不同的音色,要求学生据此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高音站起来,低音蹲下来,强音组成一个大圆圈,弱音缩小圆圈)。当学生对音色的高低强弱形成初步感知以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聆听几首音色不同的乐曲,要求学生辨析其中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这样可以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形为有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审美教学功能,通过示范导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指挥、范唱等方式传递自己的情感,由此牵动学生的音乐神经。例如,在教学歌曲时,教师可以一边播放优美的乐曲,一边展示与歌曲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并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场景,将学生带入画面,刺激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让学生在天水一色的情境中获得美感与熏陶。总之,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音乐教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策略,从而让音乐永葆活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2]张方明.“新课标”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5).
[3]席向阳.浅论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J].音乐天地,2015(3).
[4]吴文漪.心之官则思———谈谈音乐教学中的创造[J].音乐天地,2005(7).
作者:胡志伟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彭家小学
第二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音乐作为小学一门艺术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各种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多样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音乐作为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受到了广泛重视。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小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更高的起点。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只有亲自感受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首先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亲身体验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掌握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其次,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故意在某些地方出错,引导学生去质疑,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竖笛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模拟《噢!苏珊娜》的旋律进行哼唱,然后教师再示范吹奏,在吹奏的过程中故意吹错了几个点,这时候有几个平时成绩不错的同学便发现了问题于是提出疑问,点出教师哪些地方吹错了,但是教师却假装不知道,故事板着脸回答:“教师怎么会吹错呢?”这下有的同学就不敢再提出质疑了,但是还是有一个同学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首乐曲中体现了苏珊娜活泼开朗的性格,但是教师刚才的吹奏中并没有表现出来。”听到这里其他同学才恍然大悟,教师也露出了笑容,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并鼓励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大胆提问,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贴近生活实施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少,所以对于脱离生活实际的作品,往往无法获得充分理解。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应尽量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作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近及远地拓展学生的欣赏视野,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才能事倍功半地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儿童歌曲,并以此入手,促使学生逐渐融入音乐欣赏氛围,然后从儿童音乐拓展到儿童器乐音乐,从国产音乐拓展到国外音乐作品,这样的教学规律才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欣赏《划龙船》时,这首歌曲意在展现民间过节时的热闹氛围,所以教师在选择这首歌曲时,应注重给学生介绍歌曲内涵,当学生欣赏之后,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蕴含于歌曲中的情感因素。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深受歌曲意境的感染,从而在倾听过程中自主敲打节拍,跟随旋律做出律动,不但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音乐灵感。像在表演“缝衣”动作之前,教师可以借助道具进行示范动作,在学生观察模仿之后指导他们自己编排舞蹈动作。又如通过对学校鼓号队训练的观察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表演动作的设计编排,比比谁是最棒的鼓号手。学生经过观察模仿之后,可以制作出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真实情感的舞蹈动作。在组织表演时,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和集体舞,使学生在观察、竞赛中学习进步,教师也可以融入其中,为大家做好示范作用。如课文《粉刷匠》,教师就可以带领大家共同表演,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四、借助现代电教手段,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任务驱动教学,可以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正所谓“源头活则流泉清,根本固则叶宽松”,所以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打造活跃平等的学生环境,这样才能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更加愿意参与任何形式的音乐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时,这首歌曲描写了蒙古大草原的优美风光,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今天,教师就当一次导游,带领学生到蒙古的大草原去游览一番”,三言两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每一位学生都仿佛置身其中,兴奋的等待教师引入新课,此时教师开始教授学生新的蒙古舞基本动作,并配以音乐的伴奏,与学生一起边唱边跳,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为了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指导学生一边跳蒙古舞,一边哼唱《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旋律,一边拍击音乐节奏,一开始有的学生跟不上节奏,但是随着身体摆动与音乐节奏的愈加和谐,学生的拍击节奏越来越正确。由此可见,在多媒体技术的衬托下,学生的演唱越来越饱含感情,并熟练掌握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还学会了跳蒙古舞,整节课都轻松活跃,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音乐教学的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策略,从而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小学生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兆岭.我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文教资料,2006(21).
[2]刘小文.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创新教法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
[3]陈青青.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
[4]刘丰.浅析小学音乐戏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通俗歌曲,2015(10).
[5]郑向华.让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小学音乐创新教学初探[J].黄河之声,2011(3).
作者:邹雯雯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的打击乐器合理运用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充分利用打击乐器这个杠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也可以使音乐教学活动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音乐教学中,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能使用打击乐器的,所以,在上课之前一定要选择适合运用打击乐器的音乐作品来教学,这样才能发挥打击乐器的作用,丰富音乐课的教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打击乐器;合理运用
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家墨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音乐体验的桥梁。”而在《音乐课程课标》中也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器乐教学,就要选择适合学生普遍使用的、简单易学的、便于集体合奏教学的“课堂教学乐器”。在音乐标准“感受与鉴赏”这部分中,也要求学生“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而在音乐标准“表现”这部分中,更是要求学生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并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这充分说明打击乐器教学是小学器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在音乐课中使用打击乐器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打击乐器具有历史悠久、表现方式丰富、拥有品种繁多、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而其最大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色彩丰富、容易操作,较为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而,很适合于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目前,我们常用的打击乐器可分为民族打击乐器和西洋打击乐器。其中常用的民族打击乐器有:堂鼓、大锣、小锣、小钹、碰钟、串铃、木鱼等。常用的西洋打击乐器有:木琴、铝板琴、三角铁、铃鼓、双响筒、蛙鸣筒等。而这些不同的打击乐器也适用于不同的音乐作品和不同的音乐教学形式。因此,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常用,但不能滥用、乱用。否则,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混乱。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运用打击乐器。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运用打击乐器
(一)在音乐欣赏课中运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欣赏课不但枯燥乏味,还不容易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为了使音乐欣赏课变得有趣生动,我尝试在一些欣赏课中运用了打击乐器。如在教学《金蛇狂舞》这首乐曲时,我利用鼓、锣、镲等打击乐器,极大地丰富课堂气氛。在教学《春节序曲》时,我让学生在音乐主题一出现的时候运用三角铁、碰铃来表现音乐。当音乐主题二出现的时候让学生用沙锤、响板来表现音乐,这样使学生很快就记住了不同的音乐主题。
(二)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为歌曲演唱添彩
在歌曲教学中,运用打击乐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升华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很难在一节课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在音乐课中引入打击乐器,就能够让学生很好地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如我在《锣鼓歌》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聆听小堂鼓、锣、钹演奏的声音,再让学生用这几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顿时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同时也对一些民族打击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在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学习节奏、节拍上学得生动有趣,我们经常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敲节奏,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对节奏、节拍的感受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是一种很不错的教学手段。如在音乐课上,我们常常要让学生多听歌曲来加深影响。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敲着打击乐器,经常如此练习,就可以潜移默化的锻炼孩子们的节奏感。
二、选择符合音乐作品的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的种类很多,每件乐器的音色不同。如沙锤的声音好像下雨的声音;碰铃的声音好像很清脆的小铃铛;双响筒的声音像马蹄的声音;串铃的声音像脖铃的声音;蛙鸣筒的声音好像青蛙叫等等。因此,我在教学《铃儿响叮当》时,我就运用了三角铁、碰铃,这两种乐器音色清脆且穿透力很强,适合用于节奏欢快的歌曲中。在教学《小小驼铃响叮当》时,我就使用了串铃,而串铃模仿驼铃的声音更符合这首歌曲的意境。在进行《小青蛙找家》的教学时,除了模仿表演小青蛙以外,我还拿出准备好的蛙鸣筒,边唱边用其伴奏,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调动起来了。
三、选择符合音乐意境的打击乐器丰富音乐综合活动
表现方式丰富是打击乐器的一大特点。许多乐曲因为意境不同,所以演奏时选用的打击乐器也不一样。有些打击乐器的声音长短不一。如三角铁、碰铃的声音长,响板、木鱼的声音短。有些乐器声音比较清脆,例如响板、木鱼等,较为适合活泼的音乐。有些乐器较为适合宏大的场面,例如大鼓、大锣、小军鼓等。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时候都是集演唱、演奏、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活动课。运用打击乐器与歌曲演唱、课前律动、音乐欣赏、歌舞表演相结合,创造出愉悦的教学情景,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在这种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中,打击乐器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能替代的。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我认为打击乐器的运用可以给学生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歌唱的控制能力和表演能力等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充分利用打击乐器这个杠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也可以使音乐教学活动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音乐教学中,也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能使用打击乐器的,所以,在上课之前一定要选择适合运用打击乐器的音乐作品来教学,这样才能发挥打击乐器的作用,丰富音乐课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2011.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10)
作者:张丽霞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