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研讨

摘要:文章论述了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方法,即课程准备中的德育渗透、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具、在音乐教学中通入洛克德育思想、结合地域文化开展音乐德育渗透。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而音乐作为人类情感与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也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与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可见小学音乐教学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音乐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人心灵最深处的情感表达,也是人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在现代教育领域,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陶冶情操、修养德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通过对美的教育与影响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起到美化心灵的重要作用,而这种潜移默化的育人价值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运用音乐的各种元素,如旋律、节奏、歌词、和声等,将学生带入音乐美的意境当中,从而使其在音乐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

(二)音乐的艺术情感与德育共通

音乐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感表达,在音乐中可以真实而鲜明地展示音乐形象与情感印象,因而具备极强的感染力,可以很好地体现在人的情感世界当中,帮助人们在情感体验中产生与艺术的共鸣,实现良好的品德教育效果。现代教育中的德育,强调通过情理动人,强调在情理中影响他人,因而对于德育教育而言,情感因素是极为重要的,而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表现媒体,足以承担德育渗透的重要使命[1]。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课程准备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从课前准备阶段入手,做好音乐教学的准备工作,准备好音乐教学将德育渗透于材料。就目前而言,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材料中基本上都包含相应的德育内容,而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教学材料的这一优势,充分利用音乐教材,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到日常的音乐教学当中。例如,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材料中包括“好孩子要诚实”“咱们从小懂礼貌”等课程,这些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影响,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从音乐课程中开展德育。在课程准备阶段,还需要教师充分收集与音乐教学及德育渗透相关的材料,比如,在进行“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首先收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王二小的故事,进而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王二小的爱国主义精神,以达到德育渗透的重要目的。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具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具作为辅助。现代音乐教具包括录音机等设备设施和钢琴、竖笛等音乐教具等,前者可以通过其音乐播放功能来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并且起到辅助性的教学价值;后者可以通过钢琴伴奏、乐器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理知识,更好地接受音乐教育的感染与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常规教具之外的教学工具,如利用图像或视频,为学生营造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比如,在《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玩具兵的卡通图像或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想象玩具兵的故事,进而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在玩乐当中起到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音乐教具,如引导学生将酒瓶盖用铁丝串联形成串铃乐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奥秘[2]。

(三)在音乐教学中通入洛克德育思想

1.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德育渗透。洛克的德育思想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从小受到环境因素的熏陶,是教育影响的体现,这就更好地论证了在小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基于洛克的德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应当充分结合课内课外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重视音乐教育对于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理念,结合洛克的德育思想,小学音乐教育还应当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与体验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中体会音乐的艺术价值,通过课外活动给学生一定的沟通协作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学生合唱团,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比赛,在合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声部的分配了解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与同学的相处与沟通了解分享的重要性,在练习与比赛中养成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重要目的。2.构建“家校一体”的德育渗透机制。如上文所述,洛克的德育思想强调环境的熏陶与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影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生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因而小学音乐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空闲时间,构建家校一体化的德育渗透机制,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可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如果学生对音乐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家长就可以在征求学生的意见之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报课外音乐培训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可以通过课内外同步的音乐教育来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意见与想法是极为重要的,课外培训只是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辅助与补充,并不应当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免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对音乐产生抵触心理。另外,“家校一体”德育渗透机制还应当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性,在日常的音乐教育与德育渗透中同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兴趣爱好,给学生以展示自我、发挥个性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3]。

(四)结合地域文化开展音乐德育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应当充分结合区域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精神与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凭借其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在培养审美情绪、培养价值理念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从某个层面上来说,音乐素质与音乐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与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文化自身就有强大的育人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发挥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德育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以苏州地区的小学为例,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融入苏州的传统音乐文化,包括张家港河阳山歌、苏州评弹、昆曲、苏剧等,引导学生欣赏苏州本土的传统音乐文化,开设苏州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课程,或者设计校本课程,在音乐校本课程中融合当地的音乐艺术表达形式。又或者,组织学生欣赏苏州传统音乐,如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2018年将举办的“未来的希望”主题演出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更好地发挥音乐的德育渗透效果。

三、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决不能仅仅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唯一目标,还应当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德育渗透工作,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教学资源,构建“家校一体”德育渗透机制,全面提高小学音乐德育渗透效果,同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育人作用有明确的了解与认知,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钱国燕.利用教具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68-69.

[2]范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0):98.

[3]李苑.洛克德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J].音乐时空,2015(13):170,187.

作者:王丽樱 单位:苏州吴中区独墅湖实验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