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深化,反映出教育事业受到国家重视的程度,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其中,高校教育正面临着社会的严峻拷问。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也不断受到重视。文章以理工类院校的音乐教育为出发点,探讨工科类院校多元化音乐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多元化
当前,素质教育成为各大院校重点培养方向。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专业知识丰富、创新意识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人才,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储备需要通过高校的素质教育来培养。素质教育的内容广泛,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是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一种全面培养和教育。对于理工类高校素质教育而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是教育的目标。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音乐是高校美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育人功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很大作用。
一、音乐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商、智商、心理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重视音乐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也是高校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障,更是高校对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是一种自我塑造的完善、人格魅力的培养、内在涵养的升华;对学校而言,有助于促进学校文化氛围的建设,增强学校的整体竞争优势。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深化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有助于学生审美鉴赏力的提高
审美作为人类一种心理活动和思想认知,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精神反映。审美教育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伦理修养,完善自身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挖掘,而高校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储备基地,大学生是我国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提倡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丰富其精神世界。除此之外,音乐还能调节心情,净化心灵,对人们有自我调节作用。在普通高校中,尤其是理工类的高校,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一些学生的专业知识十分丰富,但在某些科目的知识储备上有所欠缺,如音乐等艺术类的知识。大多理科学生因长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综合科目的学习,其思维方式比较古板且单一,对后期学生步入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中开设音乐等艺术课程,从审美的角度看,有助于培养其审美意识,活跃其思维,锻炼想象力,增加对外在事物有美观的感受,能正确理解现实美与艺术美之间的不同。
(二)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不断的挖掘与锻炼。在高校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于理工生而言,是一门跟其专业所学不相干的课程,很多学生为此也感到困扰。其实,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精学此课程,而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音乐课程的放松,调节心理状态,扩散其思维模式。音乐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音乐是听觉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优美的旋律把主题思想展现给听众,带动听众的内在情绪,引起听众的共鸣。比如在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中,同一段乐曲,不同的学生听到的感受和反应是不尽相同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对乐曲主体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一段乐曲中表达的主题是“爱”,有的学生理解为父爱或母爱,有的理解为情人之间爱恋,也有些理解为对祖国之爱。因此,音乐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头脑中构想一些声情并茂的场景,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其想象力的延伸,通过对想象力和发现性思维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道德素养
音乐教育教学不是只局限于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其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群体的互相学习和帮助。对于学生来说,合作精神是其最基本的能力,离开团体只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在音乐教学中,很多乐曲是需要通过合唱、合奏、重唱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和主题思想等,这并不是单个学生能够单独完成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团队配合,通过对作品的组织和编排,每位学生在作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起为了完成高质量的作品而服从编排,这无疑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通过对乐曲的讲解,适当将德育和美育内容融入作品的背景和主题中,加之学生自己理解,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品质情操产生良性影响。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内在情感,而情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感知,另外,音乐对人们的思想导向作用使其能够感染人们的思想情感。比如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歌颂了我国抗战时期团结奋战的战斗精神,教师在做背景介绍时可以进行氛围渲染,在思想情感上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结合作精神,以实现德育和美育的教学目的。
二、高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中的音乐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从整体上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音乐素质教育给高校学生带来的是人格、气质、审美、修养、鉴赏力等方面的提升。因此,加强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视不仅是校领导的职责,同样也是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一)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输出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跟教师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还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强烈的责任心,做到一专多能。首先,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网络信息发达,很多学生接触的知识都具有跳跃性,他们有时所提出的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具有新颖性,甚至有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考查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否合格、知识范围是否广泛以及教学经验是否丰富。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对待,平时也要积累跟音乐相关的知识,不断充实和丰富自我,做到课堂上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其次,学校的一些歌唱比赛和重大演出中,需要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组织,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面对几十人、甚至百人以上的排练,教师需要亲身示范,通过不断的演练,把这些人员凝聚在一起,这些都能体现教师的组织能力。最后,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教师的任课要求也需要提高,学历至少要达到硕士研究生以上,这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体现。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惑,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的前提,也是课下学校活动开展是否丰富的重要因素。
(二)增加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很多专业音乐院校在多媒体应用方面已经有自己的成熟体系。作为理工类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也应倡导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摒弃了传统教具,如黑板、DVD、CD机、钢琴等,现如今只需一台电脑和投影仪,就能呈现生动、丰富的内容。其次,很多课堂的问题能够及时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大大减少了问题的滞留性,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改善教学方法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国内教师不仅要内充实自我,还要经常学习国外高校中的音乐教学,汲取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国外,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主要还是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对于实践部分涉及比较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通过舞台剧或者话剧的表演加深学生对所学音乐的认知,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使其发现音乐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寓教于乐,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音乐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娱乐与学习结合在一起,改变学生古板的学习观念和单一的学习气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也是学生精神的一种放松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到个性的释放,以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
结语
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学校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明确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意识、人格魅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需要不断的充实自我,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在教学理念上要勇于尝试创新,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侠,倪志刚.基于多元文化的理工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26).
[2]姚琦.改革高校音乐教育,重视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13(6).
[3]阎名洋.当代学校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的应用研究[J].文化教育,2015(3).
作者:林妍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