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深化,反映出教育事业受到国家重视的程度,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其中,高校教育正面临着社会的严峻拷问。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也不断受到重视。文章以理工类院校的音乐教育为出发点,探讨工科类院校多元化音乐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多元化

当前,素质教育成为各大院校重点培养方向。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专业知识丰富、创新意识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人才,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储备需要通过高校的素质教育来培养。素质教育的内容广泛,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是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一种全面培养和教育。对于理工类高校素质教育而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是教育的目标。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音乐是高校美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育人功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很大作用。

一、音乐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商、智商、心理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重视音乐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也是高校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障,更是高校对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是一种自我塑造的完善、人格魅力的培养、内在涵养的升华;对学校而言,有助于促进学校文化氛围的建设,增强学校的整体竞争优势。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深化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有助于学生审美鉴赏力的提高

审美作为人类一种心理活动和思想认知,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精神反映。审美教育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伦理修养,完善自身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挖掘,而高校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储备基地,大学生是我国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提倡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丰富其精神世界。除此之外,音乐还能调节心情,净化心灵,对人们有自我调节作用。在普通高校中,尤其是理工类的高校,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一些学生的专业知识十分丰富,但在某些科目的知识储备上有所欠缺,如音乐等艺术类的知识。大多理科学生因长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综合科目的学习,其思维方式比较古板且单一,对后期学生步入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中开设音乐等艺术课程,从审美的角度看,有助于培养其审美意识,活跃其思维,锻炼想象力,增加对外在事物有美观的感受,能正确理解现实美与艺术美之间的不同。

(二)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不断的挖掘与锻炼。在高校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于理工生而言,是一门跟其专业所学不相干的课程,很多学生为此也感到困扰。其实,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精学此课程,而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音乐课程的放松,调节心理状态,扩散其思维模式。音乐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音乐是听觉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优美的旋律把主题思想展现给听众,带动听众的内在情绪,引起听众的共鸣。比如在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中,同一段乐曲,不同的学生听到的感受和反应是不尽相同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对乐曲主体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一段乐曲中表达的主题是“爱”,有的学生理解为父爱或母爱,有的理解为情人之间爱恋,也有些理解为对祖国之爱。因此,音乐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头脑中构想一些声情并茂的场景,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其想象力的延伸,通过对想象力和发现性思维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道德素养

音乐教育教学不是只局限于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其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群体的互相学习和帮助。对于学生来说,合作精神是其最基本的能力,离开团体只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在音乐教学中,很多乐曲是需要通过合唱、合奏、重唱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和主题思想等,这并不是单个学生能够单独完成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团队配合,通过对作品的组织和编排,每位学生在作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起为了完成高质量的作品而服从编排,这无疑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通过对乐曲的讲解,适当将德育和美育内容融入作品的背景和主题中,加之学生自己理解,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品质情操产生良性影响。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内在情感,而情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感知,另外,音乐对人们的思想导向作用使其能够感染人们的思想情感。比如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歌颂了我国抗战时期团结奋战的战斗精神,教师在做背景介绍时可以进行氛围渲染,在思想情感上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结合作精神,以实现德育和美育的教学目的。

二、高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中的音乐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从整体上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音乐素质教育给高校学生带来的是人格、气质、审美、修养、鉴赏力等方面的提升。因此,加强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视不仅是校领导的职责,同样也是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一)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输出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跟教师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还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强烈的责任心,做到一专多能。首先,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网络信息发达,很多学生接触的知识都具有跳跃性,他们有时所提出的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具有新颖性,甚至有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考查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否合格、知识范围是否广泛以及教学经验是否丰富。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对待,平时也要积累跟音乐相关的知识,不断充实和丰富自我,做到课堂上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其次,学校的一些歌唱比赛和重大演出中,需要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组织,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面对几十人、甚至百人以上的排练,教师需要亲身示范,通过不断的演练,把这些人员凝聚在一起,这些都能体现教师的组织能力。最后,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教师的任课要求也需要提高,学历至少要达到硕士研究生以上,这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体现。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惑,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的前提,也是课下学校活动开展是否丰富的重要因素。

(二)增加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很多专业音乐院校在多媒体应用方面已经有自己的成熟体系。作为理工类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也应倡导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摒弃了传统教具,如黑板、DVD、CD机、钢琴等,现如今只需一台电脑和投影仪,就能呈现生动、丰富的内容。其次,很多课堂的问题能够及时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大大减少了问题的滞留性,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改善教学方法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国内教师不仅要内充实自我,还要经常学习国外高校中的音乐教学,汲取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国外,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主要还是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对于实践部分涉及比较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通过舞台剧或者话剧的表演加深学生对所学音乐的认知,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使其发现音乐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寓教于乐,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音乐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娱乐与学习结合在一起,改变学生古板的学习观念和单一的学习气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也是学生精神的一种放松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到个性的释放,以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

结语

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学校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明确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意识、人格魅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需要不断的充实自我,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在教学理念上要勇于尝试创新,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侠,倪志刚.基于多元文化的理工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26).

[2]姚琦.改革高校音乐教育,重视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13(6).

[3]阎名洋.当代学校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的应用研究[J].文化教育,2015(3).

作者:林妍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