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节奏审美音乐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节奏审美音乐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节奏审美音乐教学论文

一、从声音上进行节奏审美观塑造

在很早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歌唱家,她叫做秦青。在《列子.汤问》中,对秦青的歌唱技巧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和表达,最著名的一句莫过于“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韩鹅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句话也是体现了当时的歌唱家具有的超高艺术技巧和很强的音乐表现力。回到如今,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发声训练中,如何发展美好的声音,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技术问题。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曾经指出:“练声是为了训练发声的基本状态,所以练声的时候对声音要求要非常严格、规范”,这里是指,当我们唱到高声区的时候要尽量做到“上不封顶”,不能有任何盖住的感觉,需要彻底的打开。然后,还要注意在换声区的一些细节问题,要做到放松,不能随意的去加力或者伸张,如果力量使用的不恰当,声音就会像粗大的线头,无法穿过钢针一样。“高音地下捡,低音天上拿。”这即是从声音的角度来讲的。还有许多的学者在针对这个问题,建议用乐曲取代练声练习来进行开声训练,这种提法和方法,应该对如今的声乐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如中央音乐学院彭康亮教授在一次讲学中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美妙而动听的声音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美感,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倪瑞霖在一次讲座中曾经提出,什么样的声音才算是美妙动听的,这与声音震动的频率和震动频率的均匀性有很大的联系。已故的意大利声乐泰斗帕瓦罗蒂在其自传《我的世界》一书中指出,他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男高音的音色会让听众那么着迷,甚至激动与兴奋。听众听男高音,莫过去去等待HiC或者更高音的到来,从而达到高潮。由此得知,声音本身所带来的感染力是巨大无穷的。很难想象一个充满嘶哑和干涩的音色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如著名的歌曲《一杯美酒》,这首歌曲中的前一部分表现爱情的内容,是借用美酒来进行比喻,伴随着祈祷形式的回音音型,衬托出对美好真挚感情的一种主观上的向往,而在后一部分,则以长音“啊,亲人啊”作为高潮出现的烘托方式,形成与前一部分的对比与落差,特别是在结尾部分采用的8度大跳,更加突出了这一特点。

二、从情感上进行节奏审美观塑造

这里所说的情感,主要是从内容上来谈的。如果把声音称作形式,那么情感就是内容,是对作曲家谱写在乐谱上的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把握。情感的把握,要做到适中而不过分,即要把握“度"。这在我国古代即有相关的表述,北宋成玉石在音乐美学著作《琴论》中即推崇“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琴乐风格,要求琴乐演奏既要讲究文饰,却又不“用意太过”;既要把握乐曲之“大纲”,而又不率意自任讲的就是对乐曲“度”的把握。声乐教学中,在情感的塑造上应该追求真挚而又有说服力,感情过溢或不足都会让听众难以引起共鸣,从而削弱艺术的感染力。当然,合度合理的情感的塑造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与表演者的文化涵养、生活体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是歌者综合素质的反映。王次紹教授在《论音乐的表演》一文中说,世界上一切伟大的音乐家,都是具有广阔知识眼界的大家,就像巴伦博伊姆一样,他既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对众多的音乐文献,如钢琴资料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他对音乐发展的发展了如指掌,这些都是他成为一位伟大音乐家的必备素质。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要做到“一发声,入人耳”,便能“感人心”,就需要在文化修养、生活体验等方面加以提高。音乐是根源于人的本性。从自然的本质和精力来创造音乐和丰富的自然。可以说,音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它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描绘了人类灵魂的状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最后的分析是用来享受的,听了听音乐,让人感觉它要表达的,这是我们应该感觉。因此,音乐欣赏和理解,我们不能给予固定的框架。一般情况而言(非特殊情况),音乐的理解不存在“懂得欣赏”和“不懂得欣赏”,根本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的标准。

作者:连璐璐 单位:湖北宜昌三峡艺术高中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