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众所周知,艺术来自于生活,音乐作为艺术的一部分自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具有明显的影响力与感染力,不但对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有着写实的记录,还能够抒发人们的喜怒哀乐。近几年,由于儿童审美与智力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将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小学阶段在基础教育中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培养出的习惯可能会陪伴他们终身。因而,在小学阶段做好音乐教育工作就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仍然处在儿童期,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浓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注意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程内容中来。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进行教学时,要在课堂上融入学生生活中的故事,这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还能够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二、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改进教学手段
小学生都喜欢自己动手进行探索,而不太喜欢学习纯理论性的知识。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不断改善教学的方法及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达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的目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应创设情境,促进音乐更为生动、形象。以《歌唱二小放牛郎》(苏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王二小的资料,让学生先对王二小有一个了解,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接下来,对学生进行歌曲教学,并鼓励学生将歌曲编成音乐剧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明白歌曲的内涵,体会歌曲寄托的感情,从旁观者的角度对王二小进行歌颂。
2.丰富音乐鉴赏形式
教师要着重使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积累,让学生带着自己真实的感情学习音乐,增强各方面能力。同时,可以进行舞蹈、音乐剧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教授乐曲时,可以依据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结合具体的内容,促使学生真正理解乐曲中体现的美。
3.加强学科融合
在艺术教学中,音乐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音乐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倡导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想要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目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加深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加深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带着画笔,画出自己认为的歌声中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真正理解到乐曲中的感情。此外,还可以将音乐课不断延伸至整个校园中来,比如:加深音乐教育与课外教育的联系,通过音乐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4.增进师生交流
在进行音乐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气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物质环境,例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学校环境。在布置这些环境时,首先要保证其安全性及舒适性,其次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除了物质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心理环境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带给学生一个平等的心理暗示,创设一个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在一些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使用表情、动作等媒介调整学生的心理。依据不同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模仿不同的角色,通过尽量真实的表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曲,增加学生的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听觉能力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让他们多接触音乐,通过多样化的措施提升学生音乐听觉能力,以吸引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听音乐的爱好,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辨别出音乐中不同节奏的差异。例如:在教授一首乐曲时,教师可以给不同的片段配上图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编童话故事,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6.完善教学评价
想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除了要注意学生唱歌唱得怎样之外,还要对学生鉴赏乐曲的能力进行评价,注意多元化、人性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并依据乐曲的不同难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一些民族歌曲,由于学生并未在该地区生活过,所以很可能会产生陌生感,因此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多地讲一些与当地风土人情相适应的内容,激励学生承担起传播本土文化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总之,音乐作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一首乐曲都包含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及感情。在新课改的要求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教师要通过改进教学手段等措施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给学生享受音乐之美及对音乐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徐雯雯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