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音乐教学解析(8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教学解析(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解析(8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式模式的应用

摘要:小学音乐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存在一定特殊性,其重点在于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获得音乐美感。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基于此,本文着重对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体验式模式;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快速发展,很多传统教学方法都被现代教学方法所替代。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全面、成熟的思维,小学音乐教学对于这阶段学生审美思维的形成可以起到促进性作用,通过音乐学习和体验有助于加快小学生思维的成熟与发展。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对于其音乐兴趣的激发和音乐情感思维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笔者的亲身经验为依据,谈一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法。

1.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养

将体验式教学方式应用于音乐课堂中以后,音乐课堂将会变得更加灵活、生动,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时课上不爱说话的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获得乐趣,积极的将自己的音乐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通过欣赏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步提升音乐审美意识。

1.2摒弃传统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它要求学生要对音乐学习产生新的认识,这种情况下就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人性化、现代化。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每首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和感受,从而将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凸现出来。

1.3有助于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

众所周知,激发学生兴趣是音乐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体验式教学则正是以学生的兴趣点开始出发,通过参加活动体验的方式使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得到提升,突出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体验式教学正是以此为前提,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协调发展。

1.4音乐教学审美自由得以实现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与施展,重点强调音乐情境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突出审美意识的自由化,这样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拉近,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组织当中,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不断优化音乐情感体验。

2.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与音乐技能的讲授,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同时还打击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缺少有关音乐体验的过程。而体验式教学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是一种必然选择。具体来说,体验式音乐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实施。

2.1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各种条件来培养其对音乐的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材料、设备及乐器等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让学生自己计划表演内容,并讲解其中的专业知识,通过这一过程来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2突出音乐听觉的培养过程

“欣赏”是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点与关键点,怎样引领学生对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点必须通过听觉来实现。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音乐听觉的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享受。在强调课内锻炼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课外音乐活动,课外音乐活动对于学生听觉的培养也非常重要,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其音乐素质。

2.3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学生形成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认识,是有关音乐体验的感知,同时它也是在音乐教学发展以外培养能力的重要过程。音乐元素是无形的,要想真正做到体会和感悟音乐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真实的生活痕迹很重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学习将会变得其乐无穷。所以,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想象力的培养也是需要教师充分关注的内容之一。

2.4营造平等的教学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轻松、平等的环境有助于其更好的参加到音乐教学中,在平等的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参加到教师的音乐互动安排中,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注意在该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音乐活动安排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价值,以合作共同进步为前提进行音乐课程讲授,这才能真正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

结语: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以后,学生可以在体验学习中真正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存在的内涵,并激发其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因为当前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厚,笔者提出了几点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方法,以期使同行们认识到体验式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天.“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9:36-39.

[2]蔡文丰,张仁芳,杨晓霞.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7:117-118.

[3]王静.“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18-19.

作者:邱红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新华小学

第二篇: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深受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喜欢。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将小学音乐的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乐理知识水平。教师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乐理知识基础不同的客观情况,可以采用图形谱教学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音乐素质的目的。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图形谱的使用优势

科学研究表明,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图像教学往往比文字教学的效果更好。教师在小学音乐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乐理知识水平,也需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性。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图形谱,一方面是由于图形谱相比于文字叙述形式的五线谱而言更加简单,从而便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使用图形谱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尽量选取简单明了、内容有趣的图形谱,从而进一步发挥小学音乐图形谱教学的优势。同时还可以刻意地进行图形形状或者颜色的变化,这就使相对应的乐谱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从而便于学生对乐理转折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森林水车》这首儿童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依照以下的图形谱进行学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边播放《森林水车》的儿童歌曲,一边依照图形谱进行讲解:“同学们你们听,呜呜呜哗啦,现在歌曲中播放的是水车声,它的声音绵延悠长,是不是很像图形谱中的第一行曲线呢?听,是哗啦啦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大,我们现在一定是离小溪越来越近了。教师通过讲解图形谱上的图形与颜色变化并配以相应的歌曲,帮助学生接受并学习这首儿童歌曲的乐理知识。

二、图形谱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使用

教师在小学音乐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乐理知识水平,可以采用具体的图形谱教学法。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图形谱在教学中的使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目的。以下是几种图形谱教学法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1.运用图形谱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学生小学乐理知识水平的提高,与其对于歌词的掌握程度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运用图形谱进行辅助教学。图形谱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其中的代表性图画并理解其所寓意的事物,最终连贯起来形成一句完整的歌词。这种新式的歌词记忆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也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记忆歌词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小猫小猫你别吵》这首儿歌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图形谱帮助学生记忆相对应的歌词。歌词:小猫小猫你别吵。喵,喵,小猫叫;喵,喵,小猫叫。小猫小猫你别吵。阿姨昨天上夜班,还在睡觉。小猫点点头,轻轻地,轻轻地,走掉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观看图形谱中前半部分的“闭着嘴的猫咪”,帮助学生记忆“小猫小猫你别叫”“轻轻地”等歌词。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观看图形谱中的后半部分“坐着工作的女人”,帮助学生记忆“阿姨昨天上夜班,还在睡觉”的歌词,从而最终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小猫小猫你别吵》这首儿童歌曲歌词的记忆。

2.运用图形谱帮助学生掌握节奏

儿童歌曲的节奏感也是学生自身乐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着重对此进行图形谱教学。教师在使用图形谱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歌曲节奏把歌词划分成相对应的小格,然后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与学习,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儿童歌曲节奏的目的。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儿童歌曲的理解,从而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歌曲的节奏。同时在另一方面,图形谱教学法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小蜜蜂》这首儿童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并学习图形谱,从而达到尽快帮助他们掌握歌曲节奏的目的。如上图的图形谱所示,一个小格子代表四分之一音符,所以学生在唱“嗡嗡嗡”这句歌词的时候,应该注意相关节奏的掌握。其次,图形谱中“我们”“决不”“大树”等歌词是两个字同在一个小格子中,所有这里的每一个字代表八分之一音符,所以,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在唱这一句歌词的时候应该更加的轻快,从而保证相关歌曲节奏的正确。学生乐理知识水平的提高与其自身歌词的掌握以及节奏的把控联系很大,所以,教师在小学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展图形谱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音乐知识体系,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目的。

作者:真宏俊 单位:镇江市恒顺实验小学

第三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经过研究证实,音乐中最吸引人的是其韵律,而韵律又由节奏构成,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节奏进行重点培养十分重要。具有良好的节奏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及能力;但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得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对节奏感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降低了节奏感的培养效率。为了改正这些缺陷,就需要教师不断运用各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强化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以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与小学音乐相关的知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养,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对音乐曲目的节奏及强弱的转换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并拥有正确辨别音乐中表现出的情感的能力。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既可以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音乐学习并奠定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优良的音乐素养,提高其在音乐中的表现能力,还可以使其更好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进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达到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及质量的目标。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期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出对音乐的感觉,这样的肢体动作即肢体语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天真,所以教师对小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并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在小学音乐课本中,有许多可以运用肢体语言的歌曲,其中就有《小手拉小手》这样比较经典的儿歌。教师在对这类型的歌曲进行教学时,要正确指导学生的肢体动作,让其可以伴随着音乐节奏有规律地摆动身体,当节奏有变化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变换自己的肢体动作。想要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出音乐节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拍手与跺脚,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先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两种基本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出音乐节奏,再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运用更为复杂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出音乐的节奏感。此外,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还应对肢体语言开展一定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音乐中的规律并将这个规律教授给学生,进而更好地培养其节奏感。

二、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感产生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理解能力较弱,并且尚未培养出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生要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理解节奏感这种抽象的概念是较为不易的,这样会使其对学习音乐节奏感的兴趣与积极性被磨灭。对此,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须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积极性与兴趣。其中最为合理的方法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音乐爱好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对音乐节奏感进行教学期间运用一些学生比较有兴趣的音乐,让其可以更好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音乐节奏进行学习。同时,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为学生播放一些节奏感较为明显的歌曲,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其中可以播放一些动画中的歌曲,比如《萤火虫》《堆雪人》等,由于这些歌曲通常都会有明显的节奏感,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方面能够发挥较大的优势。

三、运用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时,还应重视对乐器的运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为强烈,对各种各样的乐器更是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合理运用乐器,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其中特别要强调对打击乐器的运用,因为打击乐器产生的节奏是所有乐器中最为明显的,最为常见的打击乐器有三角铁、架子鼓、快板等。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亲身演奏乐器的机会,并指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来演奏歌曲,比如像《龙咚锵》这样简单又节奏明快的歌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实际演奏乐器过程中音乐节奏感的形成,进而对节奏感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节奏感,还能通过节奏感间的联系逐步形成更为强烈的节奏感,进而达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目标。

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教师还应最大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主要来自于听觉,因此通过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听一些具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比如《一闪一闪亮晶晶》《上学歌》等,可以为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创造更多的机会。而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给学生布置课后听音乐的家庭作业,并让其在听音乐时注重其中的节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课后通过听音乐来释放学习的压力,还可以有效培养其节奏感;但是,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不能使用强制性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同时还要有其他的选择,以避免学生失去对学习音乐节奏感的兴趣。总而言之,优良的教学效果与适当且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正确地指导密不可分。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期间,小学音乐教师想要培养小学生使其拥有较强的节奏感,就需要其不断努力进行研究与工作,从各个方面着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并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只有如此,才可以充分体现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为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

作者:吴敏 单位:江苏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

第四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音乐教学属于一门艺术学科,教学过程不能受到课堂教学的约束,要回归到自然,从而可以感受到生活。情境教学属于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调动,创设出优良的教学的情境,当今社会各界对于情境教学法都给予广泛的关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将小学教育内容进行丰富,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当前音乐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完善。小学阶段属于形象思维阶段,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被具有情趣的事物吸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具体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针对情境教学法,指的就是在家学活动当中,利用语言和音乐以及画画等各种手段,结合情境和认知,创设出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具备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陶冶学生的个性,培养学到人格,让学可以感受到美,并且创造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生活,将音乐情境展示出来,不仅可以理解课堂上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体验音乐的内涵。利用多媒体,可以将音乐情境真实的反映出来。近些年计算机得到普及,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可以使学生体验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利用生动的画面和音乐,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利用表演,对情境进行体会,让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学习的歌曲。利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歌曲,使课堂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需要学习的歌曲。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自然生活。音乐从生活中发展而来的,学习音乐,不仅要学习音乐理论,让学生可以走进大自然当中,深入的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小学生还不能充分的理解大自然,在课堂上听到的声音,就会联想到生活情景,对于音乐的教学是不利的。学生要走进大自然当中,在生活环境当中体会学习的音乐,体会到创作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找春天》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体验,感受到春天的意境,让学生在大自然的请将当中,全方位的感受到歌曲的意境,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歌曲,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网络多媒体。在当今的教学实践当中,多媒体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教师中普遍都配备了投影仪和电脑等设施。小学音乐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以有序的结合文本、动画、歌曲,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歌曲。例如在学习歌曲《劳动最光荣》的时候,学习这首歌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歌曲,感受到劳动者的生活热情,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在家中会怎样帮助父母做家务活,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如果教师知识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与此同时,使歌曲教学的意义得到有效的深化。

3.利用表演和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音乐术语舞蹈的灵魂,表演和音乐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将歌曲内容有效的展示出来,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将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大鹿》这首音乐的时候,曲调比较简单,很难掌控音准,学生很难直接进行歌唱,教师可以首先介绍歌曲的内容,并且找学生将歌曲当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堂氛围进行有效的活跃,让学生将歌曲的旋律充分的掌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首歌曲。如果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学效率就会一直保持低下,甚至还会引发学生厌学的心理。教师就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让学生得到陶冶,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结合色彩和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有效的补充。小学生对于色彩和形象是非常敏感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再现音乐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利用图画,使其更加具备画面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4.利用律动将情景进行展现。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就是情景展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可以欢乐的学习环境当中,在歌曲情境当中展现自身的肢体、声音等。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可以满足学生这样的心理。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快乐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可以使小学音乐教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融合音乐教学和丰富的情境,融合学生和教师,营造欢乐的氛围,将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也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慧敏.新课程标准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59-261.

[2]冯莉,张作岭,杨延刚.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3:56-57.

[3]张华锋.探讨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214.

作者:吕悦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创新思维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人的大脑在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能动的、系统的工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思维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而言,还是对社会发展而言,都是重要且必要的。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我国教育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并确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成了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点。音乐课程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是音乐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浅谈四点看法。

1.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创新意愿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不同的导入方法在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引入新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新歌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产生创作意图,例如在《在动物园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利用电脑下载许多关于动物园的图片和视频,并通过动画软件,将这些素材制成有音乐、有文字、有影像的动画,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进行了动画放映,视频开始后,学生立刻被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迷住了,而视频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做什么?学生踊跃回答:视频中有狮子,他们在动物园中休息;有小猴子,他们在假山上跳来跳去;有各种各样的小鸟,他们在叽叽喳喳地唱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根据视频中动物的形象引出新歌的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形式恰好契合了小学生思维活跃的心理特点,进而让他们在踊跃的表达中感受、发现创造的乐趣。

2.在情境想象中提升创新潜能

想象是人类利用思维在不同的情境中建立联系,进而在加工、创作中形成全新的创作内容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并利用音乐引导学生敢于发挥想象、善于发挥想象,进而将想象转化为创新潜能。例如,在《大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播放歌曲,并利用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在歌词、曲调中体会歌曲的情节发展,然后让学生根据歌曲,对当时的情境进行描绘,有的学生说:“大鹿的房子建在以个茂密的森林深处,夏天来了,房子周围长满了美丽的蘑菇,而郁郁葱葱的树叶将房子遮盖的很隐蔽。”有的学生说:“大鹿听到了深林里传来了枪声,然后才从窗户向外看,而小兔子在慌慌张张的逃跑过程中看见大鹿的房子一定开心极了。”而对于学生这些情境描述,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而这以情境再现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情感融入歌曲的过程,这对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意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3.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

思维根据其产生的途径可以分为直觉思维和创新思维,其中直觉思维是人类通过感知而形成的猜测、设想或理解、领悟等思维活动,而创新思维又称发散思维,它是指人们在面对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多个方向、多种思路去寻找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方式。实践是思维形成的基础,只有通过通过多个方向、多种思路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形成对音乐意象的感知与创造。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例如在《小雨沙沙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整合,组织一场角色扮演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在雨天感受一下雨滴落下来的声音,并在真实感受中体会雨水对于植物生长的作用,然后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由几个同学来扮演“种子”,另一个同学进行旁白,不同的种子在表演过程中要将“我要发芽”、“我要出土”、“我要长大”等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而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在节奏体验中培养创新思维,还可以在情感体验中来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而这对于学生利用真情实感来创作与春天、雨景有关的音乐情景具有重要意义。

4.在音乐编创中拓展创新空间

音乐创编既包括歌曲的模仿创作,也包括音乐舞蹈的编创。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规性等基本特点,而音乐创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规性的实践和验证的过程。小学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编创前,应该先进行基本乐理的讲授,例如《幸福拍手歌》之所以听起来非常有节奏感,就是因为附点节奏的作用,而教师通过对该专业知识的讲授,可以让学生在节奏的强弱、快慢中模仿原作,即兴创作一些节拍、歌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活跃创作思维、激发创作热情;而在音乐舞蹈的编创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创作的空间,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进而在不同类型音乐的启发下,用形象化的舞蹈动作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快速的音乐反应中即兴创作舞蹈动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材,进而引导其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选择、提炼那些能够反映现代学生思想特点的新事物,然后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在生活中捉捕到的各类典型事件及各种多彩的生活升华到舞蹈艺术的境界,并用舞蹈的思维方式去进行表达。总之,创新思维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在小学音乐素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创造意愿,用节奏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用律动提高学生创作素养,用歌词提升学生的创作意境,大力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燕.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探析[J].好家长,2016(17).

[2]胡敏.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研究[J].学园,2016(07).

[3]吴洁.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

[4]陈金芳.创新教学,唱响未来———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苑教育,2015(17).

作者:罗文娟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聚书小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探析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过程方法、知识技能三个方面,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丰富情感,并且与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最终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授课时创设情境,充分与学生互动,与学生情感交融,充分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同时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情感教育

1小学音乐教学概述

参照小学音乐教学的新课标,可以明确音乐课是实现美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小学生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音乐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等这些方面,小学音乐教学的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个人兴趣爱好作为动力的,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教育,同时重视音乐的实践和创造,更高的任务就是弘扬民族的音乐文化;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且与其所表达的真善美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所以,小学音乐教学就需要多方面努力,全方位着手,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到音乐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以及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会听音乐,听得懂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这是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学习音乐简谱的基础。听音乐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感,然后再学习简谱就更容易掌握;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音乐的商业化盛行,流行音乐成为学生们盲目追求的时尚,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就要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来授课,要综合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来教授给学生;最后,音乐教学要着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感,声情并茂的音乐可以塑造学生的灵魂,能起到激励、净化学生精神的作用,使他们逐渐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古今中外有很多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等都是音乐的爱好者,如孔子、爱因斯坦等,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在音乐中获得了情感和美的享受,更使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从而获得了伟大的成就,爱因斯坦说过:“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成就。”所以从情感角度出发,在课堂上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效应,才能上好音乐课,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2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首先,在小学音乐课堂授课时要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综合使用声音、动作、游戏和各类教具等营造出与主体相关的意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深刻的感官体验,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最终体验到歌曲中的情感,并且把这一情感内化为个人情绪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还要适当使用钢琴、提琴、笛子等乐器来演奏歌曲,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把握歌曲的基风格,进而能表达出歌曲的情感来,同时还要重视所用音乐资料的选用,尽可能地用优秀歌唱家版本,便于让学生真正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学习《静静的夜》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摇篮曲》,并且用心体会歌曲的意境和妈妈对孩子的爱,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读,更加深了学生自己的感受,为接下来学习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做好铺垫,还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一试唱,还可以根据歌曲的意境,让学生为歌曲伴奏,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绘声绘色充满感情地唱歌,既唱出歌曲的感情,也受到了智慧的启迪,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授课教师要充分与学生互动,与学生情感交融。音乐教学过程不但是交流信息,更是交流情感的过程,教师必须要以最佳的心境和激情来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主动进行学习。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要懂得通过歌词的理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学生接触一首新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找到歌词的中心含义,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角色。教师还要能够从歌曲的内涵来挖掘,引导学生体验到其中的感情,小学生因为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很多时候很难体会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感情,例如,在教唱《卖报歌》时,由于今天的小学生对解放前报童的生活根本就不理解,所以他们容易把歌曲唱得明快轻松,而不能体现出歌曲中对报童的深切同情,这时就需要授课教师要给同学们介绍这首歌的历史背景,通过播放旧中国报童苦难生活的视频,来让学生对报童产生深切的同情,理解到这首歌中蕴含的对报童深沉的爱,以及对旧社会的抗议。教师在教学生演唱歌曲时,要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把握好歌曲的感情内涵,引导学生把情绪、力度和速度调整到最佳状态,来表达他们丰富的情感。最后,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喜形于色,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他们内心的体验和外部表情是基本一致的,所以要多引导学生调动全身感官投入音乐,围绕主题,采用歌唱、演奏、表演等方式,随音乐击拍、脚踏、拍手等和学生互动,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避免过多讲述使学生产生乏味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放开手脚,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世界的一部分。在让学生初听一首歌曲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讲故事,授课教师可以进行实时的指导,对他们的理解进行调整完善,在再次听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边听歌曲边做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现,然后再做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调动情感,感知音乐。

3结束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且与其所表达的真善美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所以,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授课时要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充分与学生互动,与学生情感交融,并且充分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不但掌握到音乐知识,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参考文献[1]顾卫娟.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2011年09期.[2]单红妍.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6期.

作者:王惠 单位:吉林省通化县实验小学

第七篇: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文章基于此,首先从教学环境、师资水平、课程认知三个角度探讨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强化教学环境建设、落实教学队伍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希望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完善与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音乐;问题;对策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审美能力发展以及综合素养提升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学环节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小学中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茁长成长。文章基于此,从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出发,详细地探讨了其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化解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环境欠缺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音乐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因素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以及基础教育领域投入的不断增多,音乐教学环境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不少城市小学甚至配备了多功能音乐教室,但相比而言,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环境仍然较为欠缺,这固然可以归因于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也和教育经费的欠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比如,乐器进教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但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在乐器上较为匮乏,仅有基础的几件乐器,且存在着老化、破旧的问题。不仅如此,一些农村小学甚至连基本的音乐教学工具,如图书音像资料也配备不全,

(二)师资水平不佳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关键性因素,其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因此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便成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就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现状而言,师资水平不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不少农村小学音乐师资力量极为欠缺,一个教师承担好几个班甚至十几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跨年级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学任务相当繁重。一些农村小学甚至让其他课程教学代教音乐,专业性可想而知;其次,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年龄结构普遍偏大,教学思维、教学手段仍然停留在十余年前,不善于使用新式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也不融洽。

(三)课程认知偏差

音乐课程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并且,在素质教育理念日益盛行的今天,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还会持续凸显。但农村小学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对音乐课程的认知仍然有着不小的偏差。首先,农村小学校领导受应试思维的影响仍然很深,将音乐课视作“副科”,在教学资源的投入以及课时安排上都远远比不上语文、数学等“主科”,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农村小学生的家长文化层次普遍不高,认为读书就是语文、数学、英语,至于音乐、美术、体育等都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不支持,甚至多有反对;最后,学生作为音乐学习的主体,尽管对音乐课程颇有兴趣,但受到内外多个因素的制约,势必难以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观。

二、强化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对策探讨

(一)强化教学环境建设

农村小学受所处环境、教育经费等多个要素的制约,教学环境相比于城市小学而言,较为薄弱,这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对此,强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本身,都要加大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力度,尤其是要重视音乐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紧扣农村音乐教学现状,并为其拟定详细的发展规划,进而在此基础上划拨专项建设经费,比如场地修正费、器材购置费、器材维修费等,逐步缩小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在教学环境上的差距;其次,农村学校要更正对音乐教学的错误认知,从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出发端正音乐教学态度,确保音乐教学专项资金能够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还要合理化课程安排,避免占课现象。

(二)落实教学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明显难以满足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学校要拓展师资队伍人数。针对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极端匮乏的情形,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吸引机制,吸引那些刚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年轻学子们走入乡村、扎根基层,为乡村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新血脉;其次,学校要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问题,这制约了其对新事物的理解与接收水平,学校要经常安排教师进修,比如到城镇小学中观摩其音乐教学方法,吸收借鉴;最后,教师队伍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能力建设,多阅读与学科专业以及教学活动相关的书籍论文,提升理论水平。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音乐课程学习中的主体,而兴趣又是影响学生学习效能的核心要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淡化外部因素对学生音乐学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依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创新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突破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以《彩云追月》的教学而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这首乐曲中所凝聚的情感以及其所渲染的氛围,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巧用地运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构建一幅美轮美奂的彩云追月图,并辅之以诗歌朗诵或者歌曲欣赏,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感官系统,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此,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会愈加突出,音乐教学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小组教学法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

三、结语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深远,但农村地区受经济环境多重因素的制约,音乐教育的效果长期不佳,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物质的层面的,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学校、教师需要从多个层面出发采取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升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作东,王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03):44-45

[2]王文霞.浅析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278

[3]刘涛.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成才之路,2015,(24):86.

作者:时萍萍 单位:上海农场学校

第八篇: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内容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律动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和音乐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探究了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律动;音乐教学;兴趣

律动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体验音乐的节奏,通过听觉刺激进行身体动作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跟随音乐律动中,可以将身体、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进而在听觉、肢体动作和情感思维发展中形成对音乐的审美和追求。律动教学还可以促使小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音乐美的感悟。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浅谈五方面体会:

一、利用律动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没有兴趣的学习过程注定是乏味、单调、且不能持久的。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好玩,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孩子在唱歌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拍手、摇头或晃动身体,这就是一种将音乐与节奏相结合的最基本的形式,同时这也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革新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那种教师逐句教,学生跟着机械地学的教学方式,利用音乐的节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小雨沙沙沙》的教学实践中,某教师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前用易拉罐装上细沙粒制作出“沙沙”的节奏效果,然后再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听唱法并伴随摇晃易拉罐模仿出的“沙沙”雨声,创设出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进而让他们用听觉、视觉去感受下雨声音的强弱变化,而这样的律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节奏感中欣赏音乐美,并让其在音乐兴趣的引导下,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利用律动培养想象力

人的思维具有强大的加工功能,它不仅可以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储存,还可以通过思维调动、形成新的意象或情境,而这一加工再造的过程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期,虽然他们还不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利用律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音乐意象的描述,让学生在细节描述中,能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创造出相应的音乐情景,例如《大鹿》是一首具有很强画面感的音乐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大鹿、小兔和猎人,然后根据其中不同形象的遭遇、心情以及情节的发展采用不同的音乐节奏,如音乐的开头应该是悠闲且舒缓的,中间部分应该是快速急切,最后的部分应该是坚定自信的,而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律动中可以展开联想,并描绘出一幅大鹿和小兔子共同抵御猎人的情境,而在想象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利用律动增强节奏感

音乐律动与节拍密不可分,而音乐正是有了节拍,才能表现出声音强、弱、长、短的变化。所谓节奏感就是学生在节拍的变化中感受音乐韵律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在运用律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用点头、摇动身体、拍手、跺脚等方式感受音乐的节奏,例如《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节奏鲜明的音乐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通过新课导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领会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手舞足蹈”的心情,然后,初听音乐,并让学生找出这首歌曲里面都运用了哪些肢体动作,接下来,利用附点节奏的知识,让学生边学边根据歌词中的动作做出相应的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的动作,以强化内心的音乐节奏,最后,播放整首音乐,让学生不跟唱只随着歌词、节拍做动作,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歌曲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单纯的动作中感受音乐与律动之间的联系。

四、利用律动促进动作协调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肢体训练可以有效调节各器官平衡,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音乐的特点,让学生从一些简单的拍手、点头等简单肢体动作开始,进而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实现对身体力量强弱、速度快慢的灵活控制。《快乐小舞曲》是一首节奏轻快、旋律优美、且具有舞曲的特点歌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歌曲的特点,将学生分成A、B两组,并通过视频教授、动作示范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简单的集体舞表演,如当唱到“在高高的大青山,小溪多快乐”时,A组学生应该双手叉腰,跟着节奏跳向圈内,组成小圈,而B组的学生一拍一动向左右跨步并步,同时保持双臂向前;在唱到“哗啦啦啦哗啦啦,快乐地跳舞”时,A组学生左转同时伸右手,几人搭起右手,在圈上向前垫步行进,而B组学生则一拍一动前后跨步并步,双臂跟着节拍举起、落下。而正是通过这样复杂的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五、利用律动感受情感体验律动教学是音乐、情感与肢体动作的统一,而不同的情感体验源于音乐与律动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音乐律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集体舞中,每一个学生的动作都是随着节拍进行,如果某一个学生出现动作的不一致,就会破坏舞蹈的整体美感,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体验,反之如果所有同学都能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那么欣赏舞蹈的学生会在整齐划一的肢体动作中感受音乐与人类情感之间产生的共鸣,从而在共鸣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总之,律动教学是音乐课程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首先应该运用肢体动作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诱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从而让他们在节奏感和韵律感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然后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不断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让他们在音乐知识的积累中培养想象力、创作力以及利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暴羽.“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09).

[2]陈翠翠.唤起音乐的本能———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J].音乐时空,2014(05).

[3]陈超.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

[4]王艳.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教学的有效运用[J].通俗歌曲,2015(09).

作者:吴莹莹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聚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