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也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并立志于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音乐人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学也存有一定的问题,不仅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影响到了时代人才的塑造。本文中,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音乐能力以及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音乐,是弄潮儿和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这一特性决定了高校音乐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阔思路、创新发展。新媒体这一词语的诞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推动了社会进一步发展、便利了人们生活。当然,新媒体社会的到来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并随之不断发生变化,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也因此应运而生。接下来,本文就来分析一下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一、高校音乐教学人眼中的新媒体时代

现代社会已然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推进,新媒体媒介和内涵在不断地扩大变化着,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常见的动态的新媒体媒介有公交、地铁等,静态的的新媒体媒介有手机、电脑、显示屏、站牌广告等。但无论是静态的媒介形式还是动态的媒介形式都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载体,都受到了各商业团体、组织机构等的高度重视,各路资金都开始投放在新媒体媒介上,想借此扩大自己产品的影响力度和知名度。当然,新媒体也不负众望,它所产生的影响力度范围之广、力度之深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可以说,要想在现代社会生存下去,就必须借助新媒体,和新媒体捆绑在一起,依靠新媒体的强大力量来推动自身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高校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它深受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并逐渐与新媒体结合到一起。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新媒体是独特的,是时代赋予高校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点,直接关系到高校音乐教学效果。对于高校而言,没有新媒体设备、缺乏新媒体设备的音乐教学都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对于教师而言,没有新媒体理念、没有紧跟新媒体发展速度,就会严重影响到音乐教学进度,就是一名不称职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要能够接受新媒体教学,能够运用新媒体细胞去学习,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音乐教学的改变

在新媒体理念的冲击之下,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既有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上的改变,也有师生关系方面的改变。下面,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一)教学形式和内容上的改变

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前,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活动比较单一、教学形式也一成不变、枯燥无味,教学内容更是狭隘、落后,这种状况下的音乐教学必然阻碍了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之下,高校音乐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拘泥、束缚已经当然无存,大量的具有创意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都被激发出来,从而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教学形式日渐多样化、趣味化,教学内容也日渐丰富化,学生的音乐理念和创作思维也随之解放,这无疑是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

(二)教学方式上的改变

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在上课之前学生对本堂课程一无所知,全凭教师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学生们则安安静静地坐在下边仔细听、仔细做笔记;或者是学生在漫无目的的反复练习声乐和器乐……而新媒体则对高校音乐教学起到了一个延伸作用,更是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教学方式也得到了提升,综合性更强。例如,教师不再仅仅以课本为范例进行教学,而是将教学触角延伸到了整个互联网和整个社会,借助社会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必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探索音乐的精神。

(三)师生关系上的改变

传统线条式的师生关系几乎都是围绕“课堂、课本、作业”等来开展,这种方式传播速度慢且信息传输量较少,教师是机械式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想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学生更是难上加难。新媒体时代之下,微信、微博、QQ等社交工具的多样化现代化也拉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喜好、个性以及学习进度等,这有利于对课程进度的掌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大众对优秀音乐作品的认识有所改变

新媒体促进了人文环境的改变,人民大众的音乐鉴赏能力也随之越来越高,大众的音乐表现能力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氛围之下,各种音乐节目也层出不穷,比较出名的有《星光大道》《黄金100秒》《中国好声音》等,既有专业歌手、也有业余歌手,好多甚至是在校生。不同的职业,对音乐有着相同的热爱,他们通过舞台将自己的音乐才能表现出来,并将自己的个性特征融入其中,以加深大家对自己的印象。这种音乐平台的诞生、火热,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无论是教师和学生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弥补了不足。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方向

(一)加大对新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其最突出的特点就表现在对新媒体教学设备上的投入,专业的设备、专业的教师、专业的教室、专业的教材等,这些都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说,没有资金设备的投入,就没有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在当今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境界在不断提高,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新媒体的标志之一。新媒介、新设备等取代了传统的教学设备,这为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资源。一方面,先进的专业教学设备的投入改变了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对于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专业的设备必然能够产生专业的音乐教育,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便捷了专业音乐的学习,通过专业的音乐设备,学生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采集到的音乐素材随时进行分享,随时进行交流、学习,这无疑带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豪性,为优秀的现代化音乐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从哲学角度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新媒介设备只有及时跟进,高校音乐教学才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嗅到改革的契机,才能够加快音乐的专业化学习进程。对教学设备的重视还体现出了高校对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对音乐人才的极度爱惜,反映出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和专业教学技能的高低。

(二)着力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扩大了大家的视野,学生的目光以及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师身上,课堂以外多姿多彩的音乐内容和素材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鉴于此,高校音乐教师要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求。首先,高校要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和机会,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鼓励教师接受再教育。如可以选派教师到校外进行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不同院校之间音乐知识的互通有无。又如,学校可以组织音乐名人见面会,让教师和业内的知名人士做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能够从这些人身上学习到一些另学生着迷的要点,从而运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来,用魅力和热情征服学生。其次,学校要根据多媒体时代要求建立一套专业的教师考核机构,重用有能力、有思想的教师,拒绝腐败、混日子行为。用制度对教师进行制约,能够最大限度确保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能够督促教师不断的学习、进步,这也有利于教师精益求精教学态度的培养。

(三)开辟别具一格的音乐人才的培养道路

新媒体时代下,成名窜红比以往要容易的多,经过层层筛选,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凭借实力获得公众认可的歌手是值得赞赏的,可是在大时代大环境下,滥竽充数,投机取巧的人不在少数。新媒体时代的包容性和复杂性让人们的世界观也受到了冲击。对于学生而言,未必能有正确果断的分辨能力,仅仅通过新媒体时代,也很难正确树立学生对音乐专业的正确价值去向,对专业道路公正的选择,对专业理想正确的追求。而且通过社会而筛选出来的音乐人才,未必就具有音乐专业所具有的综合文化素养,音乐专业知识未必就能学的充分。例如很多草根音乐名人,二宝、王二丫、西单女孩等,他们能红极一时,可是最终还是会被新一浪潮的音乐新星所取代,渐渐被人忘却。他们留给人们的也许只是一首并不专门属于自己的歌。只有知识的魅力,和扎实的功底才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进步,才能够被人们永远记住。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并不是单一方向的,也并不是仅仅依赖于一种方式就能够成功,它是多方向、多目标、多途径、多层次的。每一方面的改革都缺一不可,都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改革的最终效果。无论是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者还是学习者,都要认识到快消时代下新媒体音乐教学改革的艰巨性、持久性和重要性,要不断创新思想,研究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改革速度、提升改革质量,从而推动高校音乐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竞萱,王婷.浅议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的新媒体融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193.

[2]董婷婷.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4,13:152.

[3]佟玲.新媒体技术在高校艺术生管理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08:40-41.

[4]周邦春.新媒体时代微信平台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6,30:15.

[5]阳军.试论音乐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模式以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学实践为例[J].音乐创作,2014,04:184-187.

[6]罗晓海.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以构建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为例[J].四川戏剧,2014,02:162-165.

作者:张译心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