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教学的美育渗透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教学的美育渗透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教学的美育渗透探究

摘要:在学校教育当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师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将教材当中的审美因素充分的挖掘出来,在音乐教育当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社会美和自然美以及艺术美的感受能力,使学生可以具备鉴赏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可以在未来更好的追求美,进而创造美。

关键词:音乐教学;美育;渗透

在学校教育当中美育属于重要的内容,小学属于教育启蒙阶段,实施美育,需要发挥出辅德、益智作用。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当中的审美因素,在音乐教学当中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设置情境

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情境,教师结合音乐审美教育目标和学生心理特征,利用各种审美因素,以音乐教学审美规律为基础,设置音乐审美情境,促进音乐教学获得成功。教师设置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让学生通过触景生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可以产生审美情感体验。设置音乐的教学情境,主角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学生进入到特殊的环境,面对的审美对象也是具有土属性的,他们面临着美的形象,会产生新鲜感,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优雅仪表,和学生亲切的问候,还需要优美的背景音乐作为辅助,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可以获得良好的审美心境,可以对于音乐学习产生渴望情绪。创设具体的音乐教学情境,可以适应以音乐教学需求,同时也适合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音乐其实阶段和结束阶段都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可以使审美环境不断提升,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产生审美渴望,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连接当中进行利用,可以发挥出承上启下的左营,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焕发审美渴望,在教学内容当中得到利用,可以丰富原来的审美要素,可以产生良好的审美效应。

二、发展情趣

音乐教学实现情感化的重要形式就是情趣,在音乐教学当中,学生不爱学习抽象的音乐知识,通常长期进行单调的技能训练,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厌倦音乐。音乐教学的情趣性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使技能训练变得丰富多彩,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机械训练变得更加愉快灵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形象性和趣味性以及娱乐性,实现音乐方法的情趣化,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也可以让他们对于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各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当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并且对于音乐家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激发学生没害的情感,提高他们对于生活善恶的识别能力,可以深入了解歌曲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教师通过示范,可以形象生动表现出作品,触碰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并且带着感情去演奏,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教师通过利用生动的音乐语言,引导学生走入到作品当中,可以让他们进入到音乐角色当中,明确作品的创作心情,帮助学生把握音乐形象,对于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对于歌词进行朗读,在音乐教学当中融入思想教育,通过生动的艺术想象和音乐感情对于学生形成感染。音乐教学的情趣性特点,可以使教学美的属性体现出来,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经深入世界,使学生对于音乐产生更大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在音乐实践中的感受美和欣赏美

良好的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界和社会生活的美,也可以体会音乐的旋律美。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思想感情,使其可以更好的识别善恶,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深刻体会歌曲的美。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创作更多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的审美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样才可以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当中。在课堂中可以利用音乐魅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通过各种动作展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要想使音乐的质量不断提高,需要结合儿童好动的心理,通过生动的游戏,使复杂的音乐原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通过外化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各种感觉,不仅可以带给别人美的感受,也可以使自己表演欲得到满足。在系列活动当中,教师还要为学生设置创造性的形式,例如创编歌词和创造声音等,不仅可以动口、动手,也可以开洞那劲,活跃在音乐世界当中。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播放雨声沙沙的录音,让学生听一听声音画面,随后播放这首歌的旋律,教师在利用动画展示出种子发芽等画面,那么学生就直面的观看新歌的画面,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画面,可以对于词义进行深刻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感受力和鉴赏力,综合音乐和其他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四、结语

在音乐教学当中,可以在多个层次实施美育渗透,将音乐的美育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使我国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不断得到提高。总而言之在音乐教育当中,教师组织各个环节的教学,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动听的音乐打开学生的心扉,焕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

[参考文献]

[1]徐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美育应用[J].黄河之声,2017,07:61.

[2]朱晓洁.浅谈茶艺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与创新培养[J].教育观察,2016,05:78-80.

[3]汤磊.试论新课标下古典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44-45.

[4]韩金森,徐宁宁.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策略——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价值工程,2011,33:209-210.

[5]赵惠平.新课标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105-107.

作者:王菲菲 单位:陇东学院音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