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贫血鉴别诊断中的血液检验效果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贫血鉴别诊断中的血液检验效果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贫血鉴别诊断中的血液检验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贫血鉴别诊断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与有效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指导。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25例贫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参与者血液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MCV为(74.79±0.48)、RBC为(3.71±0.44)、MCH为(10.11±1.32)、Hb为(86.61±4.48)、RDW为(22.46±1.57),前四项指标均比对照组高,最后一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诊断贫血的过程中,选择血液检验方式,可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应用相对广泛。

[关键词]贫血;鉴别诊断;血液检验

贫血属于血液疾病的一种,常见的类型包括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近年来,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大部分人的饮食缺乏规律性甚至有偏食现象,易出现营养不良,进而诱发贫血[1]。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贫血症状存在明显区别,所以在治疗中也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贫血诊断准确性,将血液检验应用其中,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25例贫血患者(实验组)、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验组年龄为57~76(64.75±0.73)岁,男女分别为17例(68%)、8例(32%)。对照组年龄为55~74(64.80±0.69)岁,男女分别为18例(72%)、7例(28%)。纳入依据:临床资料信息完整;均为缺铁性贫血患者。排除依据:精神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SPSS21.0软件处理,差异性不显著。

1.2方法

在检验时间确定以后,需提前一天告知试验参与者,保证检验当天处于空腹状态。在检验期间,需使用专业采血管抽取参与者手臂静脉血液,剂量在3mL。取样后即可均匀摇晃血液,保证血液与抗凝剂的有效融合[2]。随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自动检测所采集的血液样本,并选用配套试剂。要求仪器设备与配套试剂的应用遵循规定要求与流程,对两组参与者血液检测报告进行对比。

1.3评价指标

对实验组、对照组血液检验结果这一指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贫血患者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3.0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P<0.05,即代表数据有差异性,临床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组各项血液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贫血为常见的血液疾病,临床发病率偏高,且病因包括诸多系统疾病。近年来,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经济压力显著增加,大部分因过于关注疾病而忽略了生活与饮食的规律性,使得贫血疾病发生概率显著增加。根据既有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贫血发生率偏高且逐渐提升。对于贫血患者而言,其外周血红细胞的数量少于常人,且会不断下降。在降至特定水平的情况下就会引发贫血,以头晕无力为主要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贫血并非简单过程,发病过程较长[3]。大部分人在发病初期并不会表现出不适的情况,通常会在症状过于严重的情况下就诊后发现。而且,贫血症状表现不明显且类型诸多,需结合贫血的类型,科学合理地采取治疗措施。为此,临床治疗贫血的难度较大,治疗时间也较长。其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十分常见,前者是染色体存在遗传性缺陷而引起的珠蛋白链合成存在障碍,直接降低了珠蛋白的数量,严重破坏红细胞,最终形成溶血性贫血。而后者则可借助临床检查作为诊断,而发病的原因就是缺少叶酸、铁含量以及维生素B12,以妊娠期女性与儿童为主[4]。在正常活动中,人体对于铁的需求量偏高,尤其是儿童与妊娠期女性,远远超过常人。一旦铁含量的供应不达标,就会增加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概率。在贫血发生率增加的情况下,对此疾病的诊断方式也愈加增多,检测技术水平随之提高。其中,血液检验为贫血鉴别的主要形式,临床应用普及且有效性较高。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将患者血液作为检测的样本,进而对贫血类型加以确定,效果突出[5]。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两组均接受血液检验,各项指标对比后发现,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贫血疾病的过程中,要求结合贫血的类型做出决定。一般情况下,会与基因检测法相互联合做出鉴别与诊断,但费用过高,且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而血液检验的操作便捷,成本支出不高,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普及效果更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为贫血诊断提供了必要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雪婷,王瑾,宁萍.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探索[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3):48-49.

[2]熊华英,周长荣,饶婷.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对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9,6(37):249-250.

[3]谢磊.浅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93-94.

[4]齐佳悦.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8):226.

[5]陈凤琴,刘发河,曾佰仲.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1):98-99.

作者:张月霞 周爱军 单位: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