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系统性培养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以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为例对系统性培养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进行探究,发现学生对科研的认知度不够,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院校科研能力培养的系统性不够。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实践、分析、调整计划等方式总结出了培养国内五年制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主要措施,即通过必修课课程设置、设立科研导师制、建立评估机制、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等举措建立系统性的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以期打造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基础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关键词:系统性;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
引言
科研革新与临床医学实施有着密切联系,但我国本科医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以临床实践学习为辅,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探索性。医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部分高校对本科医学生的科研支持力度不够,认为本科生科研水平不高,淡化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基础性科研的训练,导致本科医学生的科研起步晚,科研能力不足。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科研创新上取得突破[1]。本科生科研训练已经被国内外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2]。在本科医学教育阶段,为了更好的对这种途径进行实践,现以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例,调查了解目前本科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以期研究出一套系统性的训练计划,提高本科医学生的科研水平。通过宣讲动员、组建科研小组、训练科研能力及实验性研究调查等方式,将具备一定临床基础知识的大三年级临床学生作为主要培养对象开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根据学生反馈来调整培养计划,增设针对性的训练项目。
1研究背景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为了培养本科医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及选修课等形式初步形成了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主张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本科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较为匮乏:①科研认知度不够,不知道科研到底要做什么,而且存在畏难心理,研究能力、讨论次数、创造力都有待提高。②学生极度缺乏学习自主性,遇到一个问题时总是寻求他人帮助,而不是从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找原因、找办法,基本处于被迫学习的环境中。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乏因自身原因主动退出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趋于接受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③大多数学生都对科研的热情度较高,但院校科研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却不够,导致学生科研兴趣度下降,错过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活跃期。在对科研小组学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后,以小组模式拟定了科研课题,发现学生兴趣方向广泛,能够对想开展的科研内容积极探索,但却缺乏实验室支持。针对这些原因,通过实践、分析、调整计划等方式总结出了几个培养国内五年制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主要措施,希望通过系统性培养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机制的建立将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到新的台阶。
2系统性培养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主要措施
2.1必修课课程设置
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培养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课程基本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为主,但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成效普遍不高,学习群体也无法普及。对此,建议从课程设置上就把具备科研能力作为合格本科医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从医学本科阶段开设必修课,建立本科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使本科医学毕业生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具备独立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医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本科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设置必修课,将科研能力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系统性的培养机制,从本科生阶段建立提高科研能力的相关课程,使培养过程持续科学化。
2.2设立科研导师制
导师制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不仅强调学生在正常课堂学习中科研能力的获得,更强调在导师主导下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导师要以教会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为目的,而不是简单接受信息[3]。可在对科研能力课程进行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导师制管理,形成从大一到大五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从具备基础科研能力到实施开展科研再到学习成果展示,导师均要以科研能力为引导来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督促性的培养,以帮助本科医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创新意识。科研导师制培养能随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培养计划进行个性化调整,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以培养出具备科研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2.3建立评估机制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发现,PBL案例式教学的优势尤为突出,能够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人优势,使合作成果最大化,于是尝试将类似的学习模式运用到检验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成效上。通过统一集中培训,使本科医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基础能力后,以小组为单位,经过确定课题、调查研究、实施科研、汇报成果等流程合作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科研申报,成效显著。实验组成员以论文的形式合作完成了一次科学研究,小组成员分别从不同认知角度撰写科研论文,既体现出了学生的科研基本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探索。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以考核科研能力培养的成效,从而形成一套评估机制。这样的评估机制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调动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4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提高科研能力是增强本科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科生的创造力和行动力是能被训练和在短时间内提升的。在此次调查实践中,首次公开的小组团队中4人均积极选择读研,其中1人在2019年研究生考试中已通过国家线,总分309,在同年级学生中科研思维能力明显较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测试。本科医学生的科研活动逐步得到重视,打破了常规教育理念,探究出了新的教育标准,有利于培养本科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结语
系统性培养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是一项长期工作。通过此次实践性培养发现本科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基础,但缺乏指导和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模式,可通过训练来提高本科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要以积极探索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为主要导向,重点培养其科研选题、科研申报及科研成果展示等相关能力,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基础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慧东,刘峰,马晶徐,等.国外高校科研训练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以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06):675-678.
[2]俞林伟,施露静,周恩红.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89-93.
[3]丁玲.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98-99.
作者:颜宇洁 李文娟 朱榆红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