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医学检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极强的学科,该学科对任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要求高,尤其对于将高素质、强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高职检验教育应当打造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而当下高职检验“双师型”队伍面临人才短缺、认知欠缺和制度薄弱等诸多问题,亟需结合院校检验教师实际情况,探索科学有效的“双师型”培养机制,这也是现代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临床检验教研室,河南安阳455000职业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人才;职业教育的概念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1]中指出,高职院校应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即一专多能的教师,即汇集教师的修养和能力、技工的经验和技能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需有过硬的临床技能经验。但是,当下检验专业教学模式,主要以教授理论为主,教师鲜少接触临床,教师难以用系统、整体和发展的眼光组织教学。本文将以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展开探讨。
1高职院校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1高职院校检验专业缺乏优秀的师资来源
医学检验专业就业范围广泛,大多数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会选择在医院检验科工作。相较于医院检验科,高职院校并不能为教师提供更高的待遇,因此无法吸引具备高技术与专业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来校任教,造成师资来源匮乏[2]。据统计,在本学院任教的检验专业教师近六成的职业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足够的临床经验与专业能力,未经过临床专业实践便直接任教,这是高职院校检验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本院前期调查研究显示[3],医院希望高职院校增聘临床专业性更强的兼职教师任教,这也暴露了当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缺陷,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1.2高职院校检验任职教师对“双师型”教师认知欠缺
在发展医学检验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特性,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双师型”教师突出了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强调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与技能统一,是教师自我完善与提高的重要途径。鉴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特性,培养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必定离不开高素质、强技能、善临床的教师。高职院校检验专业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激流勇进,紧跟专业发展趋势,锻造纯熟的职业技能,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自我能力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提升学院整体竞争力的有效保障。
1.3高职院校检验专业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缺乏有效机制
目前,本学院已具有自己独立的附属医院—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并且与附属医院已经开展了学生实习培训、教师进修培训等校企合作机制。但是在医学检验专业方面,学院与医院检验科室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合作,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校企合作亟需更具体、规范的政策和文件来确保学校[4]与医院之间形成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共同培养机制。培养机制应当详细规定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实验课学习中,将医院与学院形成一个流动的整体,经验互享,资源共享。如:学院鲜少接触临床患者,对于临床试验标本、临床实际病例等均需要医院检验科提供支持与分享;常年在临床工作的检验人员,缺乏对检验基础理论的归纳,需要学院教师给予理论的补充与拓展。
2高职院校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方向
尽管学院已与附属医院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但是关于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还不完善,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内涵与理解也没有一个科学而完善的标准。高职院校有必要继续从制度上强化,管理上落实,加大力度完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校企应共同研究讨论,从多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与标准以确保联合培养机制顺利实施[5]。
2.1激励教师学习积极性
学院应增加对“双师型”教师培育的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并不断激励在校教师持续学习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如:教师是否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取得执业技能证书,在企业进修学习的成绩是否与职称晋升挂钩等。另一方面,学院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宣扬力度,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向“双师型”教师靠拢,最终使“双师型”教师成为学院的“基础配置”。
2.2采用灵活的培训形式
为加深教师对“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的理解与学习,校企双方应制定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培训任务,包括学习的具体形式、具体内容、具体成效等[6]。并且在培训过程中,不拘泥于固定的校企合作模式。侧重于培养检验教师的专项技能,根据不同任课教师的专业需求,挑选教师去更具专业性的医院或企业进修学习。引进医院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参与教学或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医学检验的专业会议讨论,如参加医学检验年会、专项会议讨论等,与临床检验技师共同汲取最新检验技术与观念。建设高标准的“双师型”教育平台[7],有利于教师加深对临床检验工作的认识,为教授学生储备专业能力。
2.3建立健全有效培训制度
学院专职教师承担学院各年级教学工作以及学院内其他职务,工作繁重。学院如何调配教师的工作时间,兼顾教师的日常教学与临床实践,这需要学院与医院共同商议,制定确切详细的计划,并建立健全有效的、强制性的教师培训评价制度。定时、定批、定量的安排专职教师下临床进行培训学习,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时间,即可接触当今医院的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教学理念,又有充分的时间在教学中将实践渗透于理论中,利于学生有效掌握实用的临床检验技能。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检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高职医学院承担着基层医院的检验人才培养职责,而教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未来[8]。只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教师的教育理论、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经验才能得到加强。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只有不断关注临床检验专业的最新进展,严格要求每一位专业教师,全方面夯实教师的职业技能,多方位拓展教师的教研能力,根据临床岗位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实现教学、临床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把学院的医学检验专业办成社会认可、临床需要、学生喜欢的特色专业。
作者:杜尚珂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临床检验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