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剖宫产术下医学检验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剖宫产术下医学检验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剖宫产术下医学检验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进行剖宫产方式结束分娩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24例产妇,年龄为21~42岁,平均年龄(30.7±4.5)岁。该24例产妇中行急诊剖宫产的有20例,占83.33%;择期行剖宫产的有4例,占16.67%。在行急诊剖宫产的患者中发生胎膜早破、宫内发生感染的有4例,占20.00%;发生产程异常的有4例,占20.00%;妊娠期中患有糖尿病的1例,占5.00%;妊娠合并营养不良贫血的5例,占25.00%;急性胎儿窘迫的有4例,占15.0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有2例,占10.00%。择期剖宫产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妊娠合并营养不良,占50.00%。该24例产妇中经产妇有11例,占45.83%;第二次妊娠有8例,占33.33%;第三次妊娠有2例,占8.33%;而初产妇仅有3例,占12.50%。

1.2方法

本资料中有23例(95.83%)患者腹壁行纵向切口,另外1例(4.17%)为横向切口,所有患者均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并且横向的切口在子宫下段。该24例患者均给予全身抗生素进行治疗,在45min内完成手术的患者有20例(83.33%),另外4例(16.67%)手术时间>45min,但<60min。采用不同的方法争对不同大小的伤口进行处理,从而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若为较小的伤口,进行局部处理(换药)至有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后用“重组牛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在做蝶形胶布固定;对于伤口较大的患者需要在缝线拆除后将坏死的组织清除,再扩创用凡士林纱布引流,而后至局部有新鲜肉芽生成后再进行二次缝合,在进行腹部加压包扎采用腹带。

2结果

本资料选取的患者剖宫产术后体温结果显示:≥38℃的患者有3例,占12.50%;;体温<38℃的患者有21例,占87.50%。有3例(12.50%)血红蛋白水平<85g/L,7例(29.17%)患者为血像正常,其余17例(70.83%)患者血像偏离正常水平。给予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对术前有感染发生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术后发生炎性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而后再给予头孢菌素加甲硝唑类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取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本资料中有16例(66.67%)患者发生脂肪液化,3例(12.50%)发生切口感染,1例(4.17%)发生切口血肿,5例(20.83%)合并营养不良、贫血;并且本资料中血脂高于正常水平7.5mmol/L的患者有2例,占8.33%。该2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或由于患者严重缺血而造成伤口愈合缺陷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临床诊治,一般切口感染、水肿以及脂肪液化是最常见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胎膜

早破症状、妊娠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前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术后的切口缝合。并且导致切口水肿的因素也有很多,在本研究中有1例(4.17%)发生切口血肿,导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伤口缝合技术不当,也有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止血技术不彻底或于患者的凝血功能不良。肥胖的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的情况居多,这是由于腹部脂肪层相对来说肥胖的孕妇比较厚,有黄色的脂肪性液体在术后从伤口渗出,但是没有发生细菌性感染。营养不良、贫血、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其正常代谢和营养吸收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术前、术后及时的营养补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再度诱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