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某院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检验科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共有217名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72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3.18%,其中实习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达46.23%,工作年限<1年的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9.56%。发生职业暴露的检验人员岗位主要是门诊采血室(占38.89%),暴露类型以采血针头刺伤、血液和体液污染皮肤黏膜为主,占76.39%。2011—2014年该院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53.66%(22/41)、41.67%(20/48)、26.23%(16/61)、20.90%(14/67),呈下降趋势(χ2=12.286,P<0.01)。发生职业暴露后按感染管理科要求上报仅23例,漏报率达68.06%(49/72),正确规范处理率达80.56%(58/72)。结论应加强检验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处理流程,强化上报意识,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医学检验;检验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感染管理

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长期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密切接触,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对此笔者回顾性调查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相关情况,并对其构成因素及处理上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检验科发生职业暴露的检验人员(包括实习生)。

1.2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需要设计检验科职业暴露调查表,每人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暴露者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年限、暴露类型、暴露发生时间及方式、例次、是否规范处理、是否上报等。

1.3统计学处理

将有关资料输入SAS6.12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职业暴露情况

217名检验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72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3.18%,其中实习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达46.23%,工作年限<1年的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9.56%。

2.2职业暴露岗位及暴露方式

发生职业暴露的检验人员岗位主要为门诊采血室、免疫室、临床检验室、生化室,共占95.83%。暴露类型以采血针头刺伤、血液和体液污染皮肤黏膜为主,占76.39%。见表2。

2.3职业暴露上报及处理情况

职业暴露发生率由2011年的53.66%下降至2014年的2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6,P<0.001)。72例职业暴露人员按感染管理科要求上报仅23例(31.94%),漏报率达68.06%。发生职业暴露检验人员正确处理率为80.56%。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检验科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的是工作时间<1年的检验人员和实习检验人员,高达49.56%、46.23%。低年资的检验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技术不够熟练,操作不够规范,防护意识相对不强而成为职业暴露风险最高的人群。暴露人员岗位构成显示,门诊采血室占38.89%。因门诊采血室每天面对大量患者,无数次重复同一动作,易出现急躁情绪。暴露类型以锐器伤为主,占66.67%。利器盒放置位置不妥、开口小或过满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也是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1]。文献[2]报道,被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污染锐器损伤后相应病原体感染率分别为6%~30%、0.4%~6%。本院检验人员锐器伤漏报率达68.06%,不及刘晓容等[3]报道的89.55%漏报率,但远超过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20%。针对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率发生较高的现状,从2011年起本院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首先,检验科与感染管理科协作,对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问题进行多次专场讲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和技能;其次,检验科针对采血室、免疫室的锐器伤高发问题,严格规范各项操作流程。职业暴露发生率由2011年的53.66%下降至2014年的20.90%。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可以通过规范各项操作,降低诊疗操作风险来预防[4-5]。总之,检验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长期暴露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所以,应时刻保持防护意识,不断提高防护技能,纠正工作中不良习惯,维护医疗环境安全,最大限度控制实验室感染.

作者:尚秋美 李妙芳 薛彩霞 常世卿 单位:洛阳正骨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