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医师执业现状调查与政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为了解天津市中医医师队伍整体情况,分析天津市中医构成与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分析天津市中医医师立法的不足之处,对构建天津市中医医师执业与发展的立法提出建议。方法使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8年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均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分布最多的区域为南开区,分布最少的区域为东丽区。2011—2018年间,基层医疗机构内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在稳步上升。结论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逐年稳步增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及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关键词】天津市;中医医师;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中医药人员逐步增长同时人员的质量也发生了变化[1]。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了解天津市中医医师整体状况,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天津市中医构成与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天津市现有中医医师立法的不足,提出构建天津市中医医师执业与发展的立法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1.2统计方法
使用Excel2019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描述2011年—2018年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总量、区域分布、所在医疗机构类型分布等有关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天津市中医医师的总量分析
如(图1)所示,2011年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3538,2018年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5294,2011—2018年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均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1天津市中医医师的分布分析
2.1.1区域。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分布最多的区域为南开区,分布最少的区域为东丽区,南开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1807,东丽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40人。
2.1.2医疗机构级别。本研究涉及的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医务室)等。2011—2018年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在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两者间的分布情况波动减小,总体表现为基层医疗机构内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在稳步上升,但医院内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仍然明显多于基层医疗机构内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量。
2.2医疗机构类型
如(图2)所示,2018年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数量分布情况表明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3讨论
3.1天津市中医医师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结构不合理,人员总量仍不足。中医治疗的优势从治未病、治慢性病及难治病等方面逐步向新增病种和难治重点疾病转型,目前中医师结构不能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一直重学术轻临床,毕业生临床技能尚不能独立完成患者的诊治等工作,远低于临床工作岗位对能力需求的预期。此外,毕业生有效就业的人数较少,这些都导致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缺口较大。
3.1.2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区域发展不平衡。本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集中分布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行政区,而经济相对落后的远郊五区和环城四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则较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分布与区域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3.1.3中医院特色不突出。在现有的医院管理模式下,综合性医院“重视西医轻视中医”的现象严重,尤其在门诊设置中,中医专家门诊数量较少,普通中医门诊则占比更少,因此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就业范围则更加受限,影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职业发展,更导致综合性医院中医门诊业务量逐年下滑。
3.2对策分析
3.2.1坚持政府为主导地位,多措并举筹集资金扶持中医药发展。从财力增加投入,在政策优先倾斜,改变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医疗环境。“注意整合民间资本,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集资,动员社会力量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增加投入项目的多样化,在医院建设、基础设备更新换代、人才培养、技术设备购置和推广等层面加大力度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2]”
3.2.2完善中医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中医学是一门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医学,师承教育的发展能够更加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有利于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3]。可以在基层遴选一批医术精湛、专业针对性强的中医主任队伍,并依托现有的中医医院或个人诊所,从中选择优秀的青年中医力量,进行师承式教育培训,从而稳定并壮大现有的中医队伍,以缩短中医人才的培养周期。同时放宽中医人才引进方面的限制[2]”,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其跟随老师学习,从而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并做到与实践结合,早日独立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3.2.3改革和发展中医院校教育。首先,要着重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氛围。可以考虑由高校承担在职教育的理论培训任务,同时在校学生也可享受到由医院资深医护人员教授的技能培训,实现医院临床基地与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4]。其次,要合理设置学科课程。鼓励西医取中医之精华的同时,也要“西学中用”,同步推动现代医学进步,促使医学人才中西双向发展,为未来解决更多医学难题打下基础。最后,持续深化改革。通过财政支持及行政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鼓励有条件的院校为中医学的学生减免学费、提供资助,并适当放宽对从业资格和学历考试的限制,为基层中医院培养招得来同时留得住并用得上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3.2.4突出中医特色,加强和改进中医医疗服务。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继续教育和规培学习不断规范自身诊疗技术,提升中医临床医疗水平。只有在充分运用中医药传统诊疗方法和技术的同时,不忘发挥现代科技和诊疗设备的作用,双管齐下,才能突出中医在治疗上的特色。重点强调中医在“不治已病治未病”上的优势,引导患者认识中药调理、针灸按摩、膏方调养等方法对于疾病恢复的益处,从而实现中医治未病的特点。
3.2.5加强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层面配套法律建设主要是政策范畴,地方上则体现为地方性法规[5]。这些政策、法规更多的是在方向上进行引导,尚未形成系统,导致政策难以落地实施[2]。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局,推进其立法进程,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维护和运用”,制定有利于民众享受中医药服务优惠的政策。在医师资格衡量标准、医疗事故鉴定标准、中医药相关药品研发、评审和推广等方面采取措施,制定中医药配套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姜威,李宗友,胡艳敏,等.全国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5):5-10.
[2]钟洁.基层中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4.
[3]秦大平,宋敏,张晓刚,等.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对中医卓越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2):1-3.
[4]何海燕.中医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4(6):13-15.
[5]严甜.中医诊所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2020,4(24):110-112,124.
作者:褚建欣 马薇 翟伟 易志平 郝楠 崔毅 齐天南 单位:天津市医药学(协)会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