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发展路径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发展路径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发展路径浅谈

以“健康中国”战略为依托,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协同发展为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索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发展的实现路径。本文阐述了瑜伽的概念,瑜伽在我国的现状及瑜伽本身的内在优势,分析了瑜伽的健身、娱乐和寓教于乐的作用,提出了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发展的实现路径:加强政策扶持,为全民健身提供动力支持;构建完善瑜伽组织体系,为全民健身提供有力保障;拓展多维助力渠道,扩大全民健身人群范围。得出结论,通过政府政策导向,完善组织建设,拓展多维助力渠道,实现国家、社会与人民群众的协调发展,让瑜伽全面有效的助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的深入实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主题之一。《纲要》的目的与瑜伽运动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因此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加强对瑜伽运动的开展,对有效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在分析瑜伽作用的基础上,探究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发展的实现路径。

1瑜伽的概念、在我国的现状及瑜伽本身的内在优势

1.1瑜伽的概念

瑜伽起源于古代印度,具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瑜伽是梵文yoga一词的音译,是一个梵语词汇,词根是“yuj”,从词源学上与英文的“yoke”(轭,给……上轭;结合;联合)同源,原意是“给牛马颈上装上轭以连结车辕”。事实上,“yoga”是一个具有非常多意思的词汇,按照《梵语词典》(SanskritDictionary)线上版,可以发现“yoga”包含“联结”、“冥想”、“合一”、“专注”和“方法”及与以上意思相关的99种解释。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把瑜伽定义为“控制心意的波动”。1.2瑜伽在我国的现状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全国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瑜伽纳入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管理范畴,后改为全国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并出版了《健身瑜伽体位标准》、《健身瑜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进一步建立与规范了国内瑜伽管理体系,带动瑜伽大众健身消费,为瑜伽产业科学化有序发展拓宽空间。目前,全国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开设的培训有:教练员培训考试、段位制培训考试、晋段官培训考试及裁判员培训考试,并在全国推出系列瑜伽比赛,为推动全民健身创造了良好环境。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人们的健身及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瑜伽作为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运动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根据中国报告网的市场调查,2018年我国瑜伽练习人数已达1000万,占当年总人口比例为0.7%,2020年3月央视新闻1+1曾报道百度大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瑜伽课程的搜索峰值平均上涨354%,关注度排行全国第一,练习瑜伽的人群遍布全国,现今瑜伽热持续升温。

1.3瑜伽本身的内在优势

相比于其他运动项目,瑜伽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也成为了全民健身形式下人们优先选择它的理由,练习瑜伽场地不受限制,只需要能够放置一张瑜伽垫的空间即可,练习瑜伽的场地可以是室内,比如:专业的瑜伽馆、结合瑜伽项目的美容院、健身房、办公室或者是居家等等;也可以是户外,比如:安静的公园、绿色的草地、美丽的湖边等等。上课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特点,比如:团体大课、私人教练、独自练习等,从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为瑜伽助力全民健身提供内在优势。

2瑜伽的作用

2.1瑜伽的健康作用

2014年12月12日联合国宣布将每年的6月21日定为国际瑜伽日,旨在提高全世界对于练习瑜伽可以带来诸多益处的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将印度瑜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瑜伽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同样有益,练习瑜伽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净化人们的心灵,平衡人们的情绪,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2瑜伽的娱乐作用

瑜伽运动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瑜伽按练习功效可分为:理疗瑜伽、减压瑜伽、塑形瑜伽、排毒养颜瑜伽等;按人群可划分为:孕妇瑜伽、婴幼儿瑜伽、儿童瑜伽、青少年瑜伽、成年瑜伽、老年瑜伽、男士瑜伽等;按体系可划分为:哈他瑜伽、艾扬格瑜伽、阿斯汤伽瑜伽、阿努萨拉瑜伽、阴瑜伽、流瑜伽等;按与其他项目融合划分为:太极瑜伽、中医瑜伽、经络瑜伽、气脉瑜伽、舞韵瑜伽等,瑜伽与其他项目结合的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娱乐性元素,这种新的瑜伽方式在全民运动中普及,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为身体锻炼提供了乐趣。瑜伽的适用性非常广泛,包括妇女、儿童、老人等,同时也跨越了性别、阶层和宗教的界限,人们可以把瑜伽当成彼此间的娱乐项目,在瑜伽中建立彼此感情,在参与的过程中,人们在愉快中提高了身体素质。

2.3瑜伽的寓教于乐作用

瑜伽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高校及大学生群体对瑜伽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全国很多普通高校都开展了瑜伽课程,比如: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同时,吉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还招收了瑜伽方向的本科生,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中印瑜伽学院(国际太极学院),目前已连续三年招收瑜伽硕士学位研究生,为国家及社会储备瑜伽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自此瑜伽运动在我国教育层面提升了新高度。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淀,瑜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通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能够更深入的探索瑜伽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异同,将文化理念贯穿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增强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与民族意识。

3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发展的实现路径

3.1加强政策扶持,为全民健身提供动力支持

3.1.1政府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政府作为助力的主导力量,应充分考虑教育部体卫艺司、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和教委、全国各高校及各协会组织的职能管理,做到职能安排有序,层层递进,打造适合瑜伽发展的组织管理模式,为瑜伽助力全民健身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3.1.2以全民健身为指导思想,着重建强瑜伽主题发展规划政策。瑜伽体育主管部门应结合瑜伽的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发挥政策支持、监督管理的主导作用,出台具有实效性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瑜伽运动的潜能,提高瑜伽在全民健身发展和带动社会经济升级的能力。为推动瑜伽市场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整合,管理部门应出台一些鼓励政策,比如:降低相关竞赛、培训费用,某些瑜伽项目资金补助等政策,政府推出瑜伽公益课程等,为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3.2构建完善瑜伽组织体系,为全民健身提供有力保障3.2.1完善政府、瑜伽协会等各组织专业管理人才体系。专业人才管理体系是瑜伽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既要有好的政策保障,又要有专业的人员有效执行,这样才能更充分的发挥政策指导作用。国家、社会、个人形成规范化瑜伽组织管理体系,社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瑜伽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在社会市场的推动下,国家、社会、个人形成三位一体,统一战线,将瑜伽运动有规律的运行在经济市场环境下,并不断提升瑜伽市场有效升级。3.2.2拥有专业瑜伽馆管理团队突破传统瑜伽馆经营模式,借鉴其他行业成功经验,创造新型瑜伽馆经营管理模式,打造新型瑜伽馆服务体系。瑜伽馆的管理模式类似公司,瑜伽馆管理者应做好战略布局,统筹规划全局,各部门管理者依据公司总目标与任务管理好各部门,按职能可将各部门分为教学部、企划部、运营部、宣传部、市场部等,各部门管理者应组织建立并打造优秀团队,各部门之间应协调配合,只有做好团队建设,才能在市场上披荆斩棘,才能促进瑜伽馆经营合理化、健康化运行。同时瑜伽馆拥有大量的群众基础,要充分发挥瑜伽馆优势助力全民健身。3.2.3完善相关瑜伽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瑜伽不只是简单的身体练习,还包含着瑜伽文化、生理学、解剖学、运动学、训练学、饮食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目前,相当比例的练习者尚不具备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科学瑜伽方面的知识十分短缺,这就要求了专业瑜伽指导团队的建立,这也有利于瑜伽跟上市场需求,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为全民健身提供专业团队支撑,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保障。

3.3拓展多维助力渠道,扩大全民健身人群范围

3.3.1发挥健身瑜伽运动协会的联结作用。瑜伽协会是瑜伽爱好者与体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瑜伽协会要充分领会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并发挥瑜伽协会在民间的引导作用,加强大众瑜伽场馆的联动,促进瑜伽与医疗机构、健身场所、社区中心等合作,扩宽合作领域,积极组织并参与瑜伽赛事、瑜伽马拉松等活动,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途径。3.3.2紧密打造“互联网+瑜伽”课程体系及宣传方式。充分提高瑜伽运动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多元化联动发展,促进瑜伽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大数据时代为“互联网+瑜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开创新型的便利与全民参与的瑜伽网络课程,例如:网站、微博、微信群、公众号、微电台及打造专业的瑜伽APP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瑜伽网络课程。采用线下、线上等多元化授课方式,提供多样化课程体系。同时,采用多元化宣传方式,例如:传统的书籍、报刊及网络上的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促进群众进行体育消费,优化瑜伽服务业的发展方法,提高大众的瑜伽兴趣和积极性,拓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路径。3.3.3动员高校大学生助力全民健身。首先,高校大学生练习瑜伽人数可观;另外,高素质人才可以更充分的将瑜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能更准确的将瑜伽知识传播出去,让人们以专业的角度认识瑜伽、了解瑜伽、习练瑜伽。因此,大力在高校推广瑜伽,建立完善的高校瑜伽教学体系,促进高校学生对瑜伽的积极参与,最终,高校大学生群体将成为瑜伽助力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之一。

4结语

新时代,在推进全民健身与体育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瑜伽运动与全民健身起到积极作用。瑜伽助力全民健身是实现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瑜伽助力全民健身发展涉及到政府、社会、个人等方方面面,应通过政府政策导向,完善组织建设,拓展多维助力渠道等路径,实现国家、社会与人民群众的协调发展,让瑜伽全面有效的助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注释:

[1][印]沙吉难陀著:《巴坦加里的瑜伽经》,陈景圆译,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年版.

[2]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19):9-15.

[3]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2017年7月25日.

[4]刘兰娟.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7.

[5]宋德海,曹晓东,张兵.新时代竞技体育助力全民健身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0(06):14-19.

[6]刘双恩.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探讨——评《运动与健康教程》[J].中国食用菌,2020,39(06):262.

作者:庞微微 余松松 董宇琦 刘姣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