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文化下瑜伽课设计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文化下瑜伽课设计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文化下瑜伽课设计探析

摘要:茶文化起源于4700多年前的中国,瑜伽起源于5000年前的古印度,起源于东方的两种文化有诸多相通之处,如何取茶文化之精髓,巧妙的借鉴至瑜伽课中,以更好的实现瑜伽的健身、健心之功效,值得我们探索。本文在茶文化视角下就当下瑜伽课设计中存在的的一些问题,以及瑜伽课中如何巧妙的借鉴茶文化进行了分析,并就茶文化视角下如何设计一节瑜伽课,才能更好的实现瑜伽的健身、健心功能进行了对策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茶文化;瑜伽课存在的问题;瑜伽课的设计

1茶文化与瑜伽

茶文化和瑜伽文化都是历经了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主要包括茶艺、茶礼、茶道、茶德,茶哲学探讨的是茶与人生、茶与社会、茶与自然,品茶,品的是自然。无独有偶,瑜伽与大自然更是密不可分,瑜伽的体式皆来自于大自然的动物、植物。茶文化与瑜伽都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沉淀,有着诸多相通、共融之处,众所周知,茶能养生,瑜伽亦能养生;饮茶能减脂,修习瑜伽亦能减脂;饮茶环境需优雅、宁静,修习瑜伽亦需宁静之境;中国传统茶道的宁静、和谐、超脱与瑜伽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瑜伽的感恩、回归、通达、宁静,以及祛除烦恼、善待一切事物的理念也与中国茶道有相通之处。

2茶文化视角下当下瑜伽课存在的问题

2.1瑜伽课的环境不符合瑜伽内涵

当下非常多的健身俱乐部的瑜伽课在团课教室进行,环境相对不够安静。修习瑜伽跟饮茶有着相同的环境要求,无论是饮茶所能达到的“茶”“心”合一,还是修习瑜伽所能达到的“身”“心”合一,都要求进行的空间要安静。一节符合瑜伽内涵、好的瑜伽课课前必须先营造一个优安静的空间。

2.2瑜伽音乐的选取不符合瑜伽本质

很多的瑜伽教师授课时选取轻音乐,不符合瑜伽的自然性。茶乐描述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闻之如入人间仙境,瑜伽音乐应该借鉴茶乐中这些大自然的声音,一节好的瑜伽课的音乐一定是引领我们进入了美丽的大自然中。

2.3瑜伽课礼仪的丢失

当下很多瑜伽课不讲求礼仪,只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健身方式。茶有茶礼,瑜伽也应讲求它的礼仪,师生之间的礼仪问候,修习之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教师的感恩之心,都应在修炼中体现出来。

2.4瑜伽课的负荷量不够,不能全面的发展我们的身体素质

笔者认为当下瑜伽课存在最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课的负荷量远远不够,非常多的瑜伽课以伸展体式为主,一节课下来只是柔韧性得到了好的锻炼。茶文化非常全面,它包括:饮茶服饰、饮茶妆容、饮茶座次、饮茶姿势、奉茶姿势、候茶姿势、饮茶礼节。一节成功的瑜伽课应该全面的发展人的身体素质,注重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及灵敏五大素质。

2.5瑜伽课体式安排顺序不合理,空间利用不够科学、充分

当下很多的瑜伽课的课程设计不科学合理,整堂课体式安排不流畅,坐、跪、站、躺、卧、侧卧等随意安排,不讲求动作之间是否合理的连接、是否合理的运用了空间。茶艺有严格的流程,比如绿茶的茶艺流程有十二道,茶艺讲求合理的工序,一节好的瑜伽课也一定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定是注重体式与体式之间连接的合理性,一定是合理、全面的利用了空间。

3瑜伽课的设计

3.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一节好的瑜伽课的保障,首先要选择安静、优雅、空间面积足够,地面洁净、空气洁净的空间,专业的瑜伽音乐也是必需品,课前教师一定先与学员沟通,掌握学员的整体水平,以便根据学员的水平合理的调整课程内容。学员应座的准备:课前半小时之内不应饮食、饮水,课前要排便,尽量保持肠内清洁,应穿专门的瑜伽服。

3.2课中设计

(1)老师双手合十道“Namaste”,学员双手合十回礼道“Namaste”。师生互相致意问好,这是瑜伽的礼仪。(2)腹式呼吸法和完全呼吸法,坐姿练习,进行呼吸法时要求尽量深的呼吸,让自己吸入更多的氧气,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呼吸法让自己进入平静的瑜伽世界。(3)风吹树式,站姿练习,伸展腰外侧,减腰部及臂部脂肪,调理腹内脏器。(4)山式,站姿练习,让学员感觉自己像大山一样稳固。(5)山式平衡,站姿练习,跟山式有着顺畅的连接,进行最简单的平衡练习,强化小腿力量,提高平衡能力。(6)双角式,站姿练习,将脚再分至两倍的肩宽,与山式平衡有着顺畅的连接,并且双角式是一个前俯的动作,空间上有了起伏,它能伸展腿后侧,灵活肩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美容的功效。(7)喇叭狗式,站姿练习,相对于双角式,喇叭狗式开始姿势需将两脚再分大,两者皆为前俯体式,但喇叭狗式前俯幅度更大,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更好的伸展腿后侧,起到很好的美容效果。(8)三角式,站姿练习,三角式的开始姿势同喇叭狗式,非常好的伸展了腰外侧及手臂肌肉,瘦腰、细臂的练习。(9)三角转动式,站姿练习,它在三角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扭转的练习,对于脊柱和背部来说,三角转动式是一个非常好的姿势,它能滋补脊柱神经,增强北部肌肉的力量,能有效的消除背部疼痛,同时它挤压了腹内脏器,加快了付内脏的血液循环,有效减掉要不多余的脂肪。(10)战士一式,站姿练习,能强化双踝、双膝、髋、双肩,放松颈部、下背部,它扩展胸腔,加深呼吸,对肺部有益。(11)战士三式,站姿练习,它与战士一式的开始姿势是相同的,连接顺畅,它能增强双腿力量,提升平衡能力。做这姿势时,想象自己是一个双腿强壮、雄健坚定、内心和平宁静的战士。(12)束角式,坐姿练习,这练习对生殖系统非常有益,它能消除坐骨神经痛、防止疝气,能有效防止静脉曲张的形成。(13)坐角式,坐姿练习,这个姿势促进骨盆区域的血液循环,它有助于预防疝气发作、减轻坐骨神经痛、调整月经。(14)简化脊柱扭动式,坐姿练习,它伸展脊柱,有助于消除较轻的背痛。(15)牛面式,跪姿练习,它能矫直背部,并治愈腿痉挛。(16)骆驼式,跪姿练习,它能伸展和强壮脊柱,非常好的纠正驼背及两肩下垂的练习。(17)猫伸展式,跪撑练习,这是最好的保养脊椎的练习,它能使脊椎更有弹性,并放松颈项和肩膀,有效的改善痛经。对于妊娠妇女,这是一个极好的帮助子宫回位的一个姿势。(18)虎式,跪撑练习,这是一个强壮臀部肌肉的练习,同时他能减掉髋部和大腿上多余的脂肪,还能调理脊柱,强壮生殖器官,对产后妇女来说,它是个的极好练习。(19)婴儿式,跪俯姿练习,它能放松全身肌肉、内脏。(20)眼镜蛇式,俯卧姿练习,这是一个记号的保养脊椎的练习,能有效的消除各种背痛,有效的治疗轻微的脊柱损伤,能防止或减少肾脏中结石的形成。(21))蛇击式,俯卧姿练习,这个姿势对患有坐骨神经痛和大多数普通背疾的人们有益处,它能很好的刺激各个内脏器官,强壮生殖器官,改善月经失调。(22)蛇伸展式,俯卧姿练习,益处和眼镜蛇式相似。(23)弓式,俯卧姿练习,几乎对于全身的肌肉弓式都是极佳的姿势。(24)拱背升腿式,仰卧姿练习,它能调理甲状腺,强壮背部及颈部,滋补脊柱神经,调理脊椎,扩张胸部,强壮腹部肌肉。(25)船式,仰卧姿练习,这个练习极好的按摩了腹内脏器,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它能改善我们的消化功能,消除肠胃中的寄生虫,这练习能很好的强化腰背部的肌肉。(26)上伸腿式,仰卧姿练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增强腹部及下背部肌肉力量的练习,能消除腹部及腰部多余的脂肪,同时它能调理肠胃,补养和加强两腿,放松两髋。(27)瑜伽休息术,仰卧姿练习,它是全身心的一种彻底的放松,这种瑜伽休息术能使你快速恢复精力,精力充沛。(28)瑜伽冥想,仰卧姿练习,它能使你内心和平宁静,能使你得到精神上极大的满足,获得欢乐、幸福和智慧,在这种欢乐状态中,人就处身在无限的超然幸福里,通过各种超然的感官而自得其乐。

3.3课后整理

师生双手合十,互相致意问好,教师应同学员交流上课的感受,以便教师更好的安排下节课,会员之间也可以交流习练心得。这样,整节课师生相互问好致意之后,经过呼吸法,学员心宁静下来之后,进行了风吹树式、山式、山式平衡、双角式、喇叭狗式、三角式、三角转动式、战士三式共8个站姿体位法,之后是束角式、坐角式、简化脊柱扭动式3个坐姿体位法,之后是牛面式、骆驼式2个跪姿体位法,之后是猫伸展式、虎式、婴儿式3个跪撑姿体位法,之后是眼镜蛇式、蛇击式、蛇伸展式、弓式4个俯卧姿体位法,之后是拱背升腿式、上伸腿式,船式3个以腹部肌肉锻炼为主的仰卧姿体位法,这样由站姿体位法,到坐姿体位法,再到跪姿体位法,再到跪撑姿体位法,再到俯卧姿体位法,再到仰卧姿体位法,由易到难,上、下、左、右的动作都包含,侧屈、前屈、后屈、扭转、平衡的动作都有,柔韧、力量、灵敏、耐力练习都有,这些素质提升了,速度的素质自然也会提升。最后是休息术和冥想,让身体得到深度放松及愉悦感。瑜伽课应借鉴茶文化之精髓之处,瑜伽课的课程设计应选取安静的空间、注重礼仪,选取专业的瑜伽音乐,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合理运用空间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重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及灵敏五大素质。

作者:于云静 于涛 杨柳 温新立 单位:潍坊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