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重塑农业技术创新转化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的主要供给方。重塑农业技术创新与转化模式,更好地激发科研院所创新活力,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路径。文章立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实践,在科学研判未来农业技术需求及成果转移转化趋势变化的基础上,围绕更好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就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科研组织方式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应用、良好创新氛围营造等提出了思路建议。
关键词:重塑;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模式
2013年11月,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四个面向”要求,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农业科研院所应精准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努力成为农业科技翅膀中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的中坚力量,引领支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
1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必须做到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农业技术需求及技术转移转化的新变化
2020年,我国科技贡献率超过60%,这意味着我国产业发展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内容、方式,技术转移转化的路径、模式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1未来农业的技术需求
未来农业的场景,将更加趋于绿色化、工程化。绿色化,有可持续和生态两层含义,形态上主要是循环农业、种养结合等;工程化,是按照二产的理念,全产业链、全场景装备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等3种技术的高度融合。未来的创新,将是一种场景驱动的创新,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是两个大的场景[1],在具体的产业模式上,呈现如稻虾共作、种养循环等不同场景,需要的是全产业链、个性化定制的技术解决方案。作为区域农业科研机构,只有把握这一技术发展方向,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才能实现从“支撑产业”到“引领产业”的转型。
1.2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
现代的各类经营主体创新能力、参与创新的意识明显增强,业态的变化导致行业需要更多的定制化技术。因此,应转变科研机构过去“先创新、再转化、再应用”的创新推广模式,探索构建新型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各类主体与科研机构合作,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研发攻关、组装集成、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的无缝对接;支持涉农高校院所加强与企业、政府的技术合作,加快新技术、定制化技术的转化;引导市场主体通过“农业投入品+技术方案”、“社会化服务+技术方案”等模式参与技术推广应用。
2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必须革新传统思维,重塑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只有加强协同,形成整体创新势能,才能真正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1科学定位创新角色
进一步明确“国家—省—地方”三级农业科研机构职责。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侧重于前瞻性、基础性、探索性研究,重点解决全国性乃至世界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涉农高校则应发挥其在原始创新方面的优势,开展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而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则应主动承担应用性、集成型、示范类创新任务,重点解决区域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则要将主要力量布局在适合区域产业特色的品种筛选、技术熟化、示范推广以及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上。同时,还应不断强化培植企业创新能力。
2.2集聚区域创新要素
统筹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是解决区域农业生产问题的有效手段。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江苏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在全国首创并实行“以省农科院带农区所”的科研体制,一体化布局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力量;牵头组建并充分发挥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集聚全省优势创新资源,合力解决区域农业生产重大技术难题;主动响应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部署,联合上海市、浙江省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院2020年已纳入国家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重点推进的工作。
2.3拧紧科企合作链条
未来,品种、农药、化肥、农机等农业投入品的研发主体应是农业企业,作为区域科研机构,要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探索与政府、企业建立联合创新基金,由企业点题、院所命题、团队答题。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或到企业兼职,促进科研人员走进市场,服务、加盟或创办企业。在科技攻关项目中,科企联合申报,集成双方优势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
3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必须优化科研组织方式,促进科技产业的双向融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作为重要科技引擎,区域科研院所应密切关注技术需求的变化,优化科研组织方式,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
3.1以产业为导向,优化科研力量布局江苏院结
合未来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学科优势,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需求,将优势学科长板拉长,打造一批“百年老店”。围绕区域特色产业需求,建设“小而特”学科,通过技术引领,将特色产业壮大升级为优势产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围绕农业功能拓展、产业链延伸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催生一批“科技新贵”。
3.2以战略为导向,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
是科技创新的基本单元,是成果产出的主体。江苏院按照三个阶段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培育一批标杆团队,解决“杂草丛生”、团队有高原没高峰等问题,消灭科研个体户,带动所有团队共同进步;通过优秀团队整合相关相近创新资源,解决跨学科交叉融合问题,提升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聚焦全产业链,构建垂直整合、横向融合的创新集群,破解创新链条分割、协作难等问题,集成产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3.3以需求为导向,组建“柔性科研团队”“柔性科
研团队”是面向农业产业全链条,组织具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科技人员,开展以品种筛选、技术遴选、熟化推广为主要任务的创新服务团队。各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应重点组建一批“柔性科研团队”,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生态特色的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并努力将团队成员培养成为有情怀、懂技术、善管理的“全科医生”,精准服务区域农业农村发展[3]。
4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必须探索转化范式,打通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
区域农业科研机构,要努力探索公益性、平台型、市场化等成果转化模式,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江苏院近年从上述三个维度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实践。
4.1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面向全省构建亚夫科技服务体系,依托“亚夫科技服务”专项,与地方政府、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共建“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遴选一批55岁左右“一懂两爱”的科技专家组成“亚夫科技特派员队伍”,扎根基层,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按照“产业特色鲜明、富民作用显著、产业链条完整、三产高度融合”的要求,建设一批乡村振兴整村(镇)推进的示范样板区。以园区为载体建设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为园区技术研发、成果集成转化等提供服务,推动园区从示范性向生产性转变。
4.2市场化成果转移转让模式
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属性决定了市场始终是转化技术的最佳路径。江苏院通过市场化的成果转移转让模式,2019年知识产权到账收益超过2亿元。组建并推动“苏农科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职业化运营,培育“苏农科”品牌,探索“从品种到品牌”的实现路径,融入农科院无形资产,挖掘成果价值。探索“科技+金融”的成果转化模式,吸引金融资本、天使投资、产业资本等关注介入,促进创新资源与资本融合,加速成果转移进程。
4.3平台型成果转化推广模式
探索与政府、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企业需求定研发任务,即研即推、边创边推,前置技术转移节点,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坚持技术的商品化属性,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体现技术的商品价值[4]。目前,江苏院已共建玉米、西兰花等产业研究院60余个,2019年开始研究推动产业研究院2.0版升级,致力打造一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
5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必须优化创新生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新生态是激活创新资源、激励创新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5.1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是加强院所管理。院所管理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社会治理道德文化是底层驱动力,科学管理是重要手段。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管理就是第二生产力。体制内事业单位的管理存在着许多制度性障碍,其管理成本远远高于外部企业,内卷化严重,经验式、吆喝式管理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江苏院近年来持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先后分三批下移了50多项管理事项,赋予专业所、团队等更多的决策话语权、资源配置权和考核自主权,提升基层的自主发展能力。二是推行过程管理。有精细化、科学化的过程管理,一定会有好的结果。2020年以来,江苏院按照“由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的思路,推进OKR(目标和关键结果)管理工具应用,着力解决工作重心不突出、执行力不强、员工参与度不高等困扰体制内单位的发展难题。三是强化政策扶持。按照“优化管理流程、扩大科研自主权、释放创新活力”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周期性考核、人才分类评价等政策制度体系[5]。
5.2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管理过程中,区域科研机构要将服务职能从管理中剥离出来,按照“公益性向公共性转变、服务型向研究型转变”的思路,搭建一批面向行业与未来的技术转移、资源汇集、信息传输的高层次平台,以更好地提升服务科研、服务社会的专业化能力。江苏院近年来先后组建成立了信息服务中心、规划设计院、新农学院等10个左右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5.3加强院所文化建设
探索文化驱动和引领,涵养区域科研机构的创新文化。开展美丽农科院建设,注重院所环境美化,以环境优美、人文醇美、建设精美为内涵,推进美丽社区、美丽田园、美丽院落、美丽阳台、美丽办公室、美丽天际线建设;注重文化氛围营造,用文化润泽美、用道德涵养美、用治理保障美,让单位的一草一木美得有形态,一砖一瓦美得有韵味,一言一行美得有温度,一住一行美得有质感;注重人文形象提升,让每位职工身上展现出文明素养,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心中迸发出向上力量,真正实现院所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再向文化驱动的转型升级。
6参考文献
[1]章元,段文.困境与共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与农户增收[J].求索,2020(6):142-149
[2]陈俊红,郭建强.现代种业科企合作的典型模式、问题和对策[J].农业经济,2018(12):112-114
[3]李鹏,张俊飚.农业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绩效测度的实证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林果业科研团队[J].软科学,2013,27(4):88-93
[4]林青宁,毛世平.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20(4):1-11
[5]赵丽娟,胡畔,李杨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基于速度特征[J].科技管理研究,2020,20(18):72-79
作者:易中懿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 2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