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振兴下有机农业发展路径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下有机农业发展路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乡村振兴下有机农业发展路径探究

摘要:乡村振兴要求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和抓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管理架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并梳理有机农业认证规模、有机土地规模和有机养殖业生产规模现状,提出完善有机农业制度、加大力度出台政策、合理安排资金补贴和拓展有机全产业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农业;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要求大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发展有机农业是把农业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抓手,是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具体措施。我国有机农业从1970年代开始萌芽,随着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市场发展,产生了对发展中国家有机产品的需求,初期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动力主要是出口贸易需求[1],直至20世纪末,我国有机产品95%以上主要出口到诸如日本和欧美国家[2]。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市场对有机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共同加速了有机农业发展,目前已经深入我国农业各个领域,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

一、有机农业管理架构

有机产业结构复杂,产业链长,产前、产中和产后涉及多个领域和管理部门。如表1所示,一般而言,参与我国有机农业管理的政府部门包括工商、环保、农业、市场、商务、交通、海关、发改委、科技和财政等10个部门,明显呈现多部门协同管理特征。

二、有机农业政策支持

(一)政策文件

自2001年中央文件首次提到有机食品,2005年之后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等重要文件均提到发展、扩大有机农产品生产,特别在2015年中央集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三大纲领文件,中央政策涉及农业农村、认证认可和环境保护,强调有机农产品的多重属性,既是生产出来的,也是认证出来的,并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在中央精神指引下,各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文件,农业农村部门出台文件最多,但并无专题文件,主要将有机食品(农产品)定位于“三品一标”优质安全农产品、促进农业标准化、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后增强了与农业绿色发展、品牌农业建设的联系;环境保护部门也出台了若干文件,将有机食品主要定位于推进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环保;认证认可部门相关文件较少,仅将有机产品认证视为绿色产品认证中的一种。

(二)资金支持

总体看来,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以资金补贴为主,兼有宏观规划和科技帮扶,也有地方对有机农业融资、贷款给予一定优惠和帮扶,但这种方式较少。政策补贴有以下特点:(1)补贴标准单一,政策力度较小。近年来各地有机农业相关补贴规定不尽相同,但基本均与有机认证挂钩,补贴标准以有机证书为依据,按照企业所获得的有机证书的个数,或以证书所体现的“有机产品品种个数”进行核算,对企业提供补贴,补贴数额不高,实际上农业领域构成复杂,各品类产业差异大,不同品类和规模的有机企业投入并不相同,简单用“证书”的方式进行衡量,无法精准识别帮扶对象,缺乏针对性;(2)政策补贴非持久性。许多地区政策仅是一次性,例如对于获得认证的企业进行一次性补贴,缺乏政策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实际上有机农业是前期投入时间长,见效慢的产业特点,需要一定时间段的扶持,一次性补贴力度不够,激励效果不足;(3)政策补贴非本质性。在有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环节补贴政策较少,补贴的阶段性强。资金补贴对于推动有机农业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但未从本质出发,针对性不强、连续性不高、力度有限,一是容易给机会分子“搭便车”的机会,不乏企业以补贴为短期目的,通过获得有机认证取得补贴后退出有机认证,二是不能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和需求,导致政策扶持的激励不足动力未充分发挥。

三、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有机农业的数据统计来自有机认证的数据汇总,文中有机农业数据均引自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发布的有机认证数据。

(一)有机农业认证规模

参照有机认证法规标准中的分类并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规定,有机产品主要分为四类:植物生产(含种植、野生采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加工,其中种植类在总量(企业数量、有机证书数量)占比最高,超过其他类型之和,因而对应的有机种植企业数量也相应最多(详见表2)。此外与国际不同,我国有机认证制度特有《有机产品认证目录》的规定,其并不含蜜蜂及蜂产品,因而国内有机农业不含养蜂业的内容。

(二)有机种植业土地规模

近年我国有机农业种植规模总体上升,由表3可见,2015年初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意见,极大推动了有机农业发展,农业农村部随之出台《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16年和2017年有机种植面积出现了显著增长。2018年比2009年增长了230%的规模面积。尽管如此,可以看出有机种植业在我国耕地总规模占比极小,有机种植业发展不足。

(三)有机养殖业生产规模

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8》,我国各种类养殖规模排序依次为鸡、猪、羊、牛,其中鸡最多,牛最少。由表4可见,有机养殖中品类规模(绝对数量)排序依次为羊、鸡、牛、猪。相对于对应的常规品种,有机鸡相对我国养鸡总规模占比仅约为0.01%,有机猪约为0.06%,有机羊约为0.1%,有机牛相对最高1.3%,其原因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各品类总规模差异本身较大,如鸡的总规模最高,则有机鸡的业内占比就相对低;另一方面,是与产业集中度有关,随着我国养殖业结构调整,小而散的养殖场逐渐减少,除特定地区、边远山区之外,大多集中在规模养殖场,尤其养鸡场单体规模最大,其次是养猪场,集约度越高越不利于通过有机认证,而羊、牛本身在如藏区、内蒙古、新疆等区域即为天然放牧更利于被有机认证,因而牛羊相对更占优势。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有机养殖业发展不足。

四、有机农业发展路径

(一)完善有机制度设计

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应以法律法规健全为基础保障,第一,应更加重视有机农业和有机产业的管理,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单纯管控“有机认证”的制度缺失,设立有机农业和有机产业的主管部门,其余政府职能部门应协同发力,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第二,完善有机农业的法规并提高其约束力度,鉴于有机农业的时代引领作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以更好约束有机农业及产业中的利益相关者,维护合法权益,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第三,优化有机认证标准,在有机认证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应更多结合生产实际,更多允许生产经营者代表参与意见建议,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大力度出台政策

根据全面乡村振兴要求,各地方政府应相继出台政策,跟进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第一,应将有机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紧密联系,将有机农业与产业振兴、绿色发展、品牌农业联系起来;第二,基于工作实际,各省、市、县三级政府层面分别出台帮扶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充分认识各地的资源禀赋差异,各层级的侧重点差异,出台更多合理有力的政策。

(三)妥善安排资金补贴

政策推动有机农业发展,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各地应结合实际,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将资金用好用实。第一,首先理清资金用途,资金应用于推动有机农业发展,而并非认证环节,改变以往以“有机认证证书”评判并直接实施“认证”补贴的方式,更多补贴到有机农业基地和生产经营者手中,让资金发挥实效。第二,更加注重资金补贴的持续性,改变以往“一次性”大额补贴的形式,变为多次、适度金额的补贴,如此更为吻合有机农业前期投入的需要,更能促进政策发挥长效机制。第三,资金补贴亦是双刃剑,杜绝补贴给盲目上马的有机农业项目,以防止揠苗助长的影响,亦应当防止投机分子,以资金补贴为目的,发展虚假有机,扰乱市场。

(四)拓展有机全产业链

进一步拓展有机农业全产业链,第一,扩大我国有机农业基地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当前是有机农业的历史机遇期,应牢牢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使得规模总量再上台阶,一方面做大规模更易于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大有机产品供给降低价格;第二,更加注重种植和养殖平衡发展,有机农业本身强调内部循环,更好的实践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目标,发展有机畜禽养殖可以进一步带动有机种植业发展。第三,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加工,首先,有机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会需求更多有机种养殖农产品原料,极大促进有机农业发展,其次,加工食品更接近现代新式快节奏生活方式,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大潜力,此外,加工食品将通过配方设计和营养搭配,更好组合有机农产品,将有机农业产业链延长、价值链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钱静斐,李宁辉.美国有机农业补贴政策:发展、影响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4(7):103-112.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

[3]吴文良,乔玉辉.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与展望[J].农学学报,2018(1):201-204.

[4]孙若梅.绿色农业生产: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进展评价[J].重庆社会科学,2019(06):33-43.

[5]焦翔.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9(07):3-5.

作者:焦翔 辛绪红 郭泉 修文彦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