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有机农业生产发展前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有机农业内涵与基本原理
有机农业有别于化学农业和传统农业,但又源于自足的传统农业[2]。有机农业即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有机农业基本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有机农业生产的精髓,有机农业积极提倡系统内部的自然循环,反对转基因改造技术[3]。有机农业在哲学上强调“与自然秩序相和谐”、“天人合一,物土不二”,适应自然而不干预自然,主张依赖自然的生物循环,追求生态的协调,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营养供应的充分性。可见,有机农业是产生于一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一种符合现代健康安全优质理念要求,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激素、饲料添加剂和转基因品种等生产资料,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农业原理,吸收了传统农业精华,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等农业科学原理和技术发展起来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护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有机农业生产的原则
2.1建立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利用体系的原则
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就是把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人畜粪便、作物秸杆和残茬等,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内,尽量不从外界购买农药、化肥、饲料等物质。也就是说,有机农业不是单一的种植,而是种养结合、农林牧副渔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营养物质高效、循环利用的综合农业系统。这样既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避免了引入外来物质对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2.2培养健康的土壤的原则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中心。没有健康的土壤是无法生产出好的作物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方法都立足于土壤和肥力的保持与提高。有机生产中施肥技术与防害虫技术,虽然效果没有传统农业生产中那么明显,但从长远发展考虑对土壤的健康是有利的。
2.3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传统农业生产中,要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这样造成对环境破坏与农产品污染的同时,也耗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而有机业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物质来为作物或畜禽提供养分和食物,这就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对人类也是一大贡献。如,有机农场经常利用轮作与套种等方式种一些紫花苜蓿或其它豆科植物,这些作物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把空气中的氮吸收转化为有机氮,然后被作为绿肥来使用来为其它作物提供养分。
2.4根据动物行为和生理特点进行饲养管理的原则
有机农业要求从思想上尊重牲畜,要把牲畜看作人类的朋友,在有机养殖中要为牲畜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让牲畜能够按照其天生的行为习惯自由地生活。这样喂养出牲畜质量更好,最终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2.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的原则
良好的有机生产体系是种植与养殖共同发展,这样就以利用养殖牲畜的粪便来生产有机肥。在设计养殖的规模大小时,须根据种植作物土地面积的大小来确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牲畜产生的粪便正好满足种植的需求,有利于有机生产系统内物质与养分的循环,保证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2.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的原则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益虫总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只要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是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虫害的。在有机农业生产中,治理虫害的原则就是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建立合理的作物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能力。如利用轮作,使对于某种作物寄生性强的害虫不能长期生存;引入天敌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栖息地,使其能够消灭害虫等。
2.7生产高品质的食品的原则
发展有机农业的原则也是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食品,如果因为产品是有机的而外观或食用品质不好,也很难为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所以,发展有机农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必须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有机食品的品质。
3有机农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具有战略意义:①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有效缓解其生产过程中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大量消耗所造成的能源危机;采用物理、生物措施防止病虫草害,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耕作与合理利用资源,切实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②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有机食品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该产业可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的问题,并有利于妇女加人到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此外有机食品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更强的竟争力,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还将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增产不增收问题。③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可促进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扼制长江、黄河上游重要功能区的环境破坏,保护西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基因库[4、5]。四是有利于实施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资源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稻田养鸭共作系统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优势
4.1稻田养鸭共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鸭为家禽进行饲养,并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稻田养鸭最先起源于我国的明清时期,当时的目的是用鸭防治稻田蟛蛴,其后是用来防治蝗虫[1]。稻田养鸭从传统的稻田养鸭法(棚鸭和圈牧结合的饲养方式)发展到现代的“稻鸭共栖”法(露宿饲养的饲养方式),经历了大约400年的发展。现代的“稻鸭共栖”实现了农牧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的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
4.2稻鸭共作机理
现代稻鸭共作模式属生态型立体式种养殖结合模式之一,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使二者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即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生活习性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生长;同时,稻田生态系统为鸭子提供劳作、觅食、生活、休憩、运动的场所和大量的动植物饲料等。这样,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变为发挥水田综合生态功能,使现代规模集约养殖转为更符合鸭子生活习性的自然养殖,饲养出来的鸭子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生产出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优质大米及优质鸭肉两种完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从而实现了稻鸭双丰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开创了水稻、水禽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4.3稻田养鸭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
现代的稻鸭共生模式技术,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日本,稻鸭共生技术于1991年开始流行,到目前为止,仅用了10余年的时间,就从其发源地日本九州岛地区开始普及全国各地,并于1999年秋天,被日本农林水产省确定为全日本12项受国家资助的环保型持续型农业技术之一,并成立了日本全国合鸭水稻协会,到2001年,日本实施稻鸭共育技术的农户已达一万户。亚洲的韩国、越南、缅甸等国目前也在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迄今为止已召开了10次日本全国合鸭研讨会,3次亚洲合鸭研讨会,1次国际研讨会。国内最先开展稻鸭共作的省份有湖南、江苏、浙江、安徽,而现在这项技术又推广到了广东、云南、四川、江西、海南、吉林、黑龙江省,就全国而言,现在推广力度最大的当属浙江、江西。这反映了城乡市民对稻鸭共作这一无公害稻米、鸭肉需要的迫切性,由此可见稻鸭共生技术的先进性和广泛性。
4.4稻田养鸭共作系统分析
4.4.1稻鸭共作系统实际操作过程:稻鸭共作是根据水稻和鸭子自身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宜的阶段,使稻和鸭和谐共生在一起。即首先在水稻播种前在田块四周围网作业,等秧苗抛植12天左右放鸭下田,每亩放鸭数量约25只,鸭群从此留在稻田里觅食,直到抽穗灌浆时才把长大了的鸭子赶上来。在这段时间里,早晚定时对鸭群投喂少量饲料。等稻谷收割完成后,再将鸭群赶回稻田使其觅食散落的稻穗。
4.4.2稻鸭工作系统对农业生产因素的影响分析
4.4.2.1稻鸭共作系统对病害的控制作用:稻田养鸭可以减少稻田中水稻病害发生的几率,为稻田中不添加农业化学用品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有研究表明,鸭子可以剥食到稻子基部带病的叶片,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抑制菌源,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使纹枯病发病的指数明显下降[6]。还有研究表明,由于鸭子在稻丛间穿梭觅食,身体频繁接触稻株,对水稻产生刺激作用,促使群体长势健壮整齐,抗倒伏,同时鸭子在稻丛间活动抑制了水稻后期无效分蘖和加速基部枯黄叶片脱落,从而改善了水稻群体基部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纹枯病的蔓延和危害程度有所减轻。
4.4.2.2稻鸭共作系统对虫害的控制作用:在稻田中主要的虫害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蚊螟等。稻田中养鸭子,起作用原理是利用鸭子可以啄食水稻基部和叶鞘外表中的虫卵,减少田间有效卵的孵化,与此同时可以捕食漂浮于水面上的成虫、弱虫,可以大大减少虫源的数量。
4.4.2.3稻鸭共作系统对草害的控制作用:现如今,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不使用任何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繁殖和生长。据观察,鸭子除啄吃杂草茎叶和种子使杂草的数量减少外;还通过鸭子在田间的活动(脚踩、嘴拱泥巴等)使部分杂草踩入泥中腐烂,同时使稻田水体混浊,影响稻田水体底部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的数量。有研究表明,稻鸭共栖的农田杂草的控制效率可以达到98.8%,基本完全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其余剩余的杂草可以人工拔除[7]。从而起到消除使用农药所带来的食品安全的隐患。
4.4.2.4稻鸭共作系统对肥力的影响:常规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增加了作物的产量,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通过鸭子在稻田里全天候地活动及其粪便排泄,对土壤养分性质具有一定的调控、缓冲和促进作用。鸭稻共作系统能够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在土壤速效养分方面,鸭稻共作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无大的差异,有些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则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方式,这说明鸭稻共作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在水稻生产全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达到保持土壤肥力,生产有机大米的目的。
4.4.2.5稻鸭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稻鸭共作系统是一个双赢的农业生产体系。有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体系对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与常规栽培方式比较,稻鸭共作农业体系对水稻的生长因素的影响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在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中,鸭子活动可对水稻产生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从地上部植株到地下部根系)、频繁的(全天候)的机械刺激作用,包括鸭子觅食过程中对水稻植株的碰撞与振动,对植株茎秆与叶片的嘴啄与抚摸,鸭脚的践踏中耕及其对水稻根系的触摸和轻微损伤等,这些活动势必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许多影响。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方面有减小趋势,但根冠比、根系活力等指标却有增加趋势。这些研究结果为水稻是否增产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5结论
稻田养鸭起源比较早,但是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给农业增产增收带来了不少的效益,目前这种技术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所替代。但是由于长年累月的使用农药、化肥又给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的年代,有机食品的市场受到了生产者的青睐,所以,稻田养鸭技术又引起了部分农民的重视。有机生产体系中运用鸭稻共作的农业生产系统随之又死灰复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运用鸭稻共作系统,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既可以大大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食品的安全;二是可以有利的保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把适宜数量的鸭子围在稻田里,让水稻和鸭子全天候的同生共长,利用鸭子的杂食性防除病虫害和杂草危害,可代替人耕耙田、施肥、施药等,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产出绿色食品,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增加了生产者的收入。利用稻田养鸭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工的投入费用,而且水稻的品质也有所改善,提高了大米销售价格,同时鸭子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