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商业养老保险机构运营现状及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商业养老保险机构运营现状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商业养老保险机构运营现状及对策

【摘要】实现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投资利好,投资范围,投资比例,投资收益,投资原则等探讨了商业养老保险公司投资现状,进而提出了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投资运营;现状分析

2017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挥商业养老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促进商业养老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风险可控前提下,稳步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业务,推进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安全稳健运营”。由于复杂的经济形势及管理方式的滞后,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三大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目前较为缓慢,如何通过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稳健地投资运作以实现保值增值,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经保监会批准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一共有八家:平安养老(2004年)、太平养老(2004)、长江养老(2007年)、泰康养老(2007年)、新华养老(2016年)、安邦养老(2013年)、国寿养老(2017年)、人保养老(2017年)。其中第一家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养老成立于2004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重视与政策扶持,我国商业保险机构正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布局养老保险市场,呈现群雄逐鹿的良好局面。

一、商业养老保险机构投资运营现状

(一)投资利好

近年来,我国加大商业养老保险的政策供给,给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创造了较好的环境。近三年来,我国颁布商业养老保险相关文件有八条,涉及到养老消费、养老地产、养老服务、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等各个领域,给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催使其成为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颁布的文件主要有: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引导商业健康保险资金投资健康服务产业,鼓励以出资新建等方式新办医疗、社区养老、健康体检等服务机构,承接商业保险有关服务。2015年1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举办医养融合机构。2016年3月,五部委《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拓宽有利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优化保险资金使用。2016年5月,颁布《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养老服务业和现代保险服务业融合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基金金安全稳健运营,于2017年底,正式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试点工作。

(二)投资范围

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活命钱”,而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我国对商业养老保险基金运用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仅限于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市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由于政策配套不完善,从目前商业养老保险机构投资范围来看,主要是中短期的银行定期存款、购买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型资产。此类投资方式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流通性强,劣势在于收益不高,缺乏中长期产品,保险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不利于实现商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投资比例

我国对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定。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养老保障管理基金投资范围比照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相关监管规定执行。对于开放式投资组合的投资要求,流动性资产的投资余额不得低于投资组合价值的5%;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余额不得超过投资组合价值的75%,其中单一项目的投资余额不得超过投资组合价值的50%;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比例不得低于50%,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投资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股权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20%。不难看出,我国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比例限制较多。

(四)投资收益

由于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范围较为限制,因此投资收益多集中于应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收款类投资利息收入、购买债券、基金等收入。以银行存款为例,其投资收益与实际利率(即存款利率与CPI之差)息息相关。2010年至2016年实际利率中,有三年存在负增长,证明银行存款投资有“贬值”的现象。而其他年间,其实际利率也不足1%。这说明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不容乐观,迫切需要通过拓宽投资渠道来实现增值保值。

(五)投资原则

商业养老保险基金遵循的投资原则主要有安全稳健性、风险可控性、商业可持续性。其中安全稳健性是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首要考虑因素。因为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商业养老保险是百姓的“保命钱”、“养老钱”,它不仅事关百姓老年生活保障,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所以,我国把安全稳健作为保险机构投资运营必须要遵守的底线。2017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安全稳健运营”。同时,为保证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基金投资的风险可控性,各保险机构积极防范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形成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而商业可持续性是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商业养老保险的投资。养老保险具有长期性,所以市场化运作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而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二、2017年养老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对比分析

(一)平安养老公司

投资产品主要是平安鑫祥两全保险、平安乐享福养老金储蓄计划、平安聚富年年投资连结保险、智悦人生健康保障计划、平安富裕一生年金保险、平安金利多两全保险等。投资对象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如定期存款、债券投资(占47.6%)、债权计划投资、其他固定收益类投资等。投资收益主要集中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风险等级为货币型。综合偿付能力综合率为295.6%。投资起点封闭型为10000元;开放型为1000元,投资风险为投保人承担。

(二)长江养老公司

投资产品为长江盛世天伦、长江安享天伦、长江安享人生、长江君享金鑫。投资对象为固定收益类资产、货币类资产。投资收益主要集中于贷款及应收款类投资利息收入、银行存款及存出资本保证金利息、基金红利收入、债券利息收入。中等风险等级。投资起点封闭型为10000元;开放型为1000元,投资风险为投保人承担。信托型业务,因此不适用偿付能力的信息披露要求

(三)泰康养老公司

投资起点封闭型为10000元;开放型为1000元,投资风险为投保人。投资产品为养老无忧终身年金险、e理财-D款理财险、乐享新生活养老年金保险。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其他固定收益类投资等。投资收益主要集中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定期存款利息收入、贷款及应收款项利息收入。综合偿付能力综合率为994%。

(四)太平养老公司

投资产品主要为太平福运金生B款年金保险、太平福盈一生终身年金保险、太平康爱卫士老年防癌疾病保险。投资对象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流动性资产、货币型资产等。投资收益主要集中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收益、贷款及应收款项类投资收益、定期存款利息收入。综合偿付能力综合率为324%。投保人承担投资风险。

三、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对策分析

基于商业养老保险投资运营的现状,为了实现商业养老保险的保值增值,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积极扩宽投资渠道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主要集中于固定收益类资产、货币型资产,虽然保障了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但这种方式收益普遍不高,且投资对象单一,产品设计缺乏个性,不利于实现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因此,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除了银行存款、购买基金等,还可以利用商业保险机构在技术管理和服务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序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为养老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建言献策。积极支持发展养老医护产业。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租赁、托管等方式,积极兴办养老社区以及兴办养老养生、健康体检、康复管理、医疗护理、休闲康养等养老健康服务设施和机构,为相关机构研发生产老年用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创新投资方式

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可通过收并购、金融租赁、等方式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实现自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养老产业加速发展。第一,收并购。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可通过收并购养老服务机构,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可采取以下方面:第一,收购股权,实现对养老机构的间接控制并参与运营与管理。商业养老机构发挥资金优势、专业的管理能力、资金的投资运作能力,而养老服务机构业务包括居家上门、日间照料、机构长期照护、智能远距照护、品牌与运营管理输出等多个服务板块。第二,租赁权转移。由商业养老服务公司成立专业的养老服务公司,为养老机构进行提供劳务服务;劳务分包;清洁服务;家政服务;经济信息咨询;商务咨询;物业管理;居家养老服务等。2.金融租赁。目前我国金融租赁公司负债80%的来源仍是银行存款,且以短期存款为主,这就导致了金融租赁公司普遍面临资金期限错配问题,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管理也面临困境。为解决金融租赁公司中长期资金来源缺乏问题,可探索商业保险机构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模式。

(三)加强投资监督管理

强化商业保险机构的资质要求。首先,应把精算技术和人才储备作为资质要求的核心内容。商业养老保险的缴费和领取周期较长,且易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特别是利率、死亡率、疾病发生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精算技术的水平、人才队伍的储备应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其次,对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偿付能力,以及股东可持续增资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设定较高的准入门槛。加强商业养老保险基金运用的规章制度建设。由于养老保险事关百姓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除了坚持一般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规则制度之外,还应根据投资运营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将规则细化,逐步制定一套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运用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赵晶,刘先丰,我国社保基金的构成及安全评估[J].武汉金融,2014(3)

[2]陈良,企业年金投资—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有益尝试———“2013养老金高峰论坛”发言[J].年金,2013(3)

[3]何文炯,基本养老保险深化改革与补充性养老保险发展[J].中国保险,2015(10)

[4]郭颖.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作者:徐载娟 徐燕红 张丽娜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