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摘要]现代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情景十分常见,信息技术既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改变与创新也有重要作用。园林工程课程作为专业人才学习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同样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不断提升育人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教学中使用方式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教育者有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园林工程;课堂教学;改革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既可以完善传统教学中一些不足之处,突破传统教学中一些限制因素,让课堂教学更具时效性与创新性,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改革发展也有帮助。虽然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教学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是教师还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更上一层楼。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主动寻找一些不足,按照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完善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园林工程课程介绍

园林工程的基础是工程建设,主要与园林风景建设相关,是园林课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这一学科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知识,一部分是实践,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强[1]。在现代化建筑中,很多建设工程相关事宜都和园林工程有一些关系,比如市政建设、园林建设与住宅区园内景观建设等,都需要园林艺术和工程相融合,才可以提升建设的整体美观程度。想要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建设发展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素养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与创新等能力培养,这样学生才可以掌握更多基本专业技能,才可以在社会发展中有立足之地,成为园林工程发展与建筑行业发展的领头人。

二、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对教学改革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园林工程作为专业课程之一,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也很重要[2]。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在3所高校内,56名园林工程专业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分别出现以下变化,第一,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调查显示有46名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后,教学质量和以往相比较,有明显提升;第二,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提升,其中有38名教师说自使用信息技术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变得更为积极;第三,教师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其中有42名教师表示,传统教学中教师想要丰富课堂内容,需要课后花费大量时间查看资料,或者是做一些其他的努力课堂内容才会变得丰富一些,自使用信息技术后,内容提升可直接使用互联网数据库查看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既方便选择范围又广,详细调查如表1。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园林工程教学有效融合十分有必要[3]。所以,专业教师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使用方式,借助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三、园林工程教学现状

园林工程课程涉及范围比较广,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设计相关知识,还要学习施工相关技能等知识,比如土方建设、排水、种植等,这样其专业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在实际工作中才可以借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不仅为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机会,也给教学带来一些新问题。经过笔者对现阶段园林工程教学现状调查发现,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有三个,第一,教师课程安排科学性有待提升,其中接受调查的66名教师中,有78%的教师课程安排都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比实践课程多[4];第二,教学中互动有效性低,其中有74%的教师存在这一问题;最后,教学内容滞后,其中有69%的教师存在这一问题,详细调查如表2。

(一)教学安排不科学

园林工程课程安排应该是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统一,以往课程安排中,虽然理论与实践课程都有,但是并不是相统一的。根据调查发现,传统课程安排中,教学课时一共75学时,其中55学时都是理论课程,仅有20课时是实践课程,详细调查如表3[5]。从这一调查中不难看出,理论课程教学比实践教学多很多,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很少有时间实践,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时间的问题。长期教学中,学生会误认为园林工程学习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只要掌握足够多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更多专业技能。教师这样教学,学生这样学习,对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都会产生不利。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园林工程相关企业用人需求,会出现严重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所以,在课时安排上,教师要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课堂互动有效性低

园林工程教学中,有效的互动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活跃度以及问题发现等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现阶段教师虽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会以学生为主,但是由于课堂上缺少有效的引导,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知道要做什么、要学习什么,状态比较迷茫,这样的教学不仅降低了师生、生生互动有效性,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也很不利[6]。为此,在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想让互动有效性提升,就需要注重自身引导价值的发挥,要通过有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对一些知识进行探索,或者是有一个明确互动研究的反向,这样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三)教学内容滞后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工程相关企业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用人要求早已发生变化,各种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师要想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用人要求,就需要主动创新与完善教学内容,让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符,这样学生才能够顺利融入到市场中[7]。但是,目前较多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有完善教学内容,但基本都以教材为主进行完善,这就导致课程内容出现一定滞后性,学生无法对社会上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等有所了解,就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比如,园林工程中有较多与土建相关知识,但是现阶段很少有学校在园林工程教学中加入这一科目,如果教师在完善课堂内容时,可以进行适当扩展,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设计图专业性,对施工建设顺利进行也有帮助。

四、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教学中使用方式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园林工程知识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个重要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了解市场发展,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知识库得到不断充盈,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满足现代市场要求。另一方面,在园林工程知识讲解时,教师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教学,或者是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这样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提升很有帮助,对学生日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完善教学内容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内容,首先要知道市场发展情况如何,而后根据市场发展环境有选择性地完善,这样既可以避免选择的有效性低、知识量多、学生学习不过来、学习压力大、产生厌学等问题出现,也可以保证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其次,园林工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内容后,也可以借主线信息技术将内容展示出来,比如使用微课、白板、多媒体等,这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园林工程相关知识时,会涉及土方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园林供电设计、园林机械等内容,这时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入一些土建知识,比如建筑设计、排污、防洪以及其他知识等。在加入这些知识后,首先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中的资源进行学习,挑选合适的知识,比如在防洪建设时要注意哪些点、可以使用哪些材料等。其次,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将整理出来的资料展示给学生看,而后要求学生对园林工程与土建知识进行研究,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学习范围,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二)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

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一方面,借助微课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学习与研究,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锻炼,这样可以很好地提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而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线下课堂教学活动,这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有很大帮助。例如,在讲解《园林水景工程》时,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学习中展示出来的优势将学生分组,而后借助线上发布小组学习任务。将学生分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互动与学习,对学生成长与进步都有帮助。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人工湖设计与施工任务,并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考察,而后在进行设计。其次,考察中,学生要对考察地点的特点、优势等进行总结,而后整理成一份资料,发给教师,教师审理没有问题后,再进行下一步。最后,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设计完成,并在线下课堂上分享小组设计成果,这样既可以形成相互学习的良好局面,对课堂有效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三)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评价

课堂评价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寻找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需求,而后进行针对性教训,对学生进行专项教育与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记录学生课堂上的表现,通过有效对比与分析,提升课堂教学科学性与有效性。例如,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讲解《绘制园林施工图》理论部分知识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关注点以及表现等进行记录,对于学生表现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还要关注其问题提出质量、互动情况以及其他等,要保证全面。这样教师才可以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才可以根据评价设计出更好教学活动。

结语

总之,园林工程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既对课堂改革有效性提升有帮助,对教学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所以,园林工程教师一定要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通过互动与有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1]聂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人文之友,2020(13):172-173.

[2]姜跟喜.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项目中的运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9(3):212.

[3]刘海源.园林工程的现代化与信息技术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175.

[4]刘海.园林工程铺装景观设计分析——以齐礼阎小区7号院景观工程为例[J].建筑与预算,2021(11):116-118.

[5]柴霜梅.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1,17(11):119-120.

[6]韦丽沙,谭祎,周佳梦.园林工程制图课程线上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2):254-255,258.

[7]吴雨浓,方振东,姚兰,等.基于CAD的二次开发软件在《园林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7(1):81-83.

作者:方秉俊 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