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浅析

摘要: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唐山师范学院在教改中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知识点进行汇总分析,找到可融入思政元素的知识单元,并探究其可能采用的教学方式、手段等。其中根据园林设计相关社会热点,在课程中结合实时热点与案例,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单元内容,渗入新时代科学发展观、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专业课融入思政教学中,以专业知识为主,插入思政教学为辅,充分贯彻参与式教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良好素材和借鉴。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思政;课程分析

引言

2014年后,出现了课程思政的概念,源于上海市高校的探索,旨在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之间存在两两相冲的现象[1]。这种方式是利用相关课程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所有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功能。以唐山师范学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围绕专业课进行思想教育改革,阐述课程思政的内容,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现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重点,最后基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设计各章具体的课程思政要素[2]。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课程思政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以及“实践活动”等关键词。其意义可以初步理解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专业理论课程和通识等课程或实践活动。园林规划设计是中高等学校园林绿化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熟练运用地貌、植物、硬质材料、建筑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园林或绿地的综合功能,做到在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时因地制宜,人与环境自然融合。

(二)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从现实来看,其主要的途径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而现今环境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实践教育为课程思政的主要教育形式[3]。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要做到授课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干地位[4]。而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没有被有效发挥,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后继者的培养中并没有很大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合力形成,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分析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根据论文题目和相关研究方向查找课程思政、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建设相关的文献,分析其研究方法及内容,并参考形成本实验的研究方式。

(二)教材分析法

分别采用对教材知识内容及内容呈现方式分析和知识地位分析等多方面的分析方法,通过知识单元的分解和细化,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与知识单元中的结合点,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内容

本门课程共九章,二十二个知识单元。可与思政元素融合的知识单元有十七个。其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单元有四个,占比23%,通过了解园林相关历史,中国固定造园特点以及发展史等,引申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单元有八个,占比47%,通过讲解设计相关知识及设计的条件,即设计要点、设计所需注意的与人有关的立意及便捷人的生活与使用等方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科学发展观相结合的单元有五个,占比30%,主要根据园林设计相关社会热点,在课程中结合实时热点与案例理解新时代科学发展观。在专业课融入思政教学中,以专业知识为主,插入思政教学为辅,充分贯彻参与式教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理论知识的讲解尽量结合实际并加以改进,弘扬中华优秀的人文精神,渗透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结合相关知识,将教材中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汇总于表1。

(二)教学实践

选取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为教学实践对象,以引用案例的方式引出近年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讨论,以雨水花园、海绵城市为例,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凹地形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和沙土的综合作用可净化雨水并渗透到土壤涵养地下水或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成为一种可持续的雨水利用措施,即雨水花园。在讲授雨水花园的作用及概念时,延申出海绵城市的概念,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形式,有效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助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构建。在建设过程中优先选取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如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既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给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其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符合新时代科学发展观。

(三)改进措施

教师应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思想动向需求,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内容付诸实践,具体化为专业课程,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理念[5];讲授上融入更多新颖的教学手段,采用创新的方式将知识单元进行更新,重视每节课的形式与内容,改变以前轻价值重知识传播的教育方式,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知识体系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多参与实践,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做到实践与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融合,建立积极、明确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工作的生活态度[6]。

四、思考与建议

现阶段思政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德育与教育相结合,包括教学目的、内容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构建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科学合理模式,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综合多方面因素,实施有效的思政教学[7-9]。专业课融入思政教学无论是从内容到方法再到形式上来说,都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10]。教师应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方法,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保证教育的有效性,除教师单方面努力外,对学生的热情和专业知识的追求是根本动力[11]。大学应注重采用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作者:付玲 刘颖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