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市政园林设计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市政园林设计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市政园林设计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各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在雨季经常出现水灾和城市内涝,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暴露出来我国对于水资源管理方面能力的不足。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是对于城市水系统优化建设提出的生态观念,具有解决城市水治理问题和提升城市环境对于水处理的能力。本文通过如何在市政原理设计中将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应用作为切入角度,结合对于目前市政园林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设计;水管理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1.1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指的是使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蓄水和吸水能力,让城市在面临环境变化时有能力自我调节和使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指的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围绕水进行相关管理,例如进行吸水、排水、蓄水等功能的关联,让城市在雨季能够不至内涝,而是能将雨水保留住。通过调节城市的雨水循环来增加城市内部对于生态水资源的利用率。以此解决城市中的用水问题并且改善城市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从直观的角度来看海绵城市最重要的是对于水分进行吸收和排放,能够主动解决城市中突发降雨,避免出现内涝的情况。海绵城市理论中所提出的城市园林内循环这一概念更适应于当下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能够有效增强城市对于自然情况的适应能力。[1]。

1.2海绵城市的特点

相比于城市的排水设计,海绵城市的特点为顺应自然,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对于原本生态的影响较低,最大的程度保证原有生态状态。对于地表的径流营销较少,能够解决大部分雨水问题,有效调节雨季洪峰,通过对于排水的调节能控制水土流失和雨水的渗入。海绵城市最主要的建造理念就是遵循生态化建设的原则,对于城市中的园林进行海绵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于整个城市主要是园林周边的河流水体进行分析,以及这部分河流水体的季节性变化,要将这些自然情况纳入到海绵城市计划的前提。同时结合城市排水系统建造的情况,与海绵城市相结合,让海绵城市中的雨水能够参与到城市的排水系统中去,提升城市的自我修复能力。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中的应用

市政园林景观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部分,是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园林景观的稳定性,同时对于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恢复。在实际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海绵体,避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现,从而影响设计的应用效果。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季节性降雨量来选择海绵体,最大程度地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城市建设进程中也要不断对于海绵体的质量进行检查,在出现破坏的时候及时进行维修维护,保证其价值的最大化[2]。海绵城市是一种先进的生态化园林设计理念,其核心功能在市政园林建设中的体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改善园林土质增强土壤的渗透率

海绵城市具有吸水的能力主要就在于增强了园林中土壤的渗透率,增强了地表土壤的渗透性。园林建设和养护的过程中对于土壤粘性进行改善,通过定期松土,在土壤中加入沙土或者珍珠石以增加土壤的渗透性,避免出现由于水质碱性大造成的突然结块结板,突然渗透性差等情况,避免因此影响到土壤的渗透性。具体的施行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增加绿化带、植草沟等方式保证园林的景观效果,在美化的基础上增强地表土壤向下渗透的能力。

2.2提升降水的滞留性

海绵城市需要具备渗水性、透水性和蓄水性,需要能够将降水蓄积起来。在市政园林的设计中需要对于园林内的植物数量和种类进行设计,选择根基滞留能力强的植物进行栽种。同时在园林内部设置地下储水器。也可以在园林设计中增加园林内部水系的弯曲度,在人造池塘和湖泊的河岸上加建植物护岸边,增大湿地面积和绿地面积,都能有效增加市政园林中对于降水的滞留性[3]。

2.3加强对于降水的收集能力

海绵城市要求对于生态水资源进行最大程度地收集,在园林建设中可以通过借助原本的自然地形进行因地制宜的园林设计来完成这一目的。在对于自然生态没有大规模破坏的基础上建造人工湖,在地势低洼的园区内改建小水塘并建设小型的拦截水坝,通过对于雨季时雨水的收集来改善城市中的水体循环。

2.4对于水体的净化功能

在对于生态水资源进行收集,收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园林内草皮的透水性、人行横道的透水性,通过透水材质的使用来加强园林内部整体的渗水能力。更好地将城市中的污染有害物质截留下来,通过植物的净化能力将水体净化,减少污染物径流所造成的有害物质扩散,从而达到净化自然水体的最终效果[4]。

2.5对于水分的疏排

海绵城市能够帮助城市在水分的疏排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能力,提升最终的效果。在市政园林景观之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对于排水功能进行设计,对于布线位置进行安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进行排水,发挥其优势。在对于坡地进行设计时需要挑选土方工程量较低的低端保证其中的一侧低于园林内的道路,从而实现自然排水的目的。在对于容易造成雨水聚集的路段需要增设排水沟,增加疏排能力。

2.6对于地下水进行补充

海绵城市具有有效补充地下水的能力与优势,市政园林设计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原有的河道、排水渠生态,不避开河流进行设计,保证降水能够通过园林内的水系统来自然循环的补充地下水,从而达到对于地下水的补充目的。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在管理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规划软件对于其具体数据进行科学测算与规划。规划设计软件能够获得城市水体数据的数字,对于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是具有参考意义的。可以利用水质测量软件对于降雨进行测量分析,确定雨水污染情况来判断日常的浇灌方式[5]。

3海绵城市理念市政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在生态保护基础上的城市建设意见,所以市政景观设计中对于海绵城市生态性的体现是整个设计的重点。必须要维护原本的生态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的水体状态,在维持的基础上优化城市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以及排水能力。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理解,相关人员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于建设标准进行制定,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设计方案是在海绵城市的生态要求下进行的。对于设计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客观情况和地理情况都不相同,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应用结果的科学合理性,结合当地自身的条件基础进行海绵城市的设计。海绵城市的规划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步调相同,使海绵城市理念下设计的市政园林景观对于整个城市的水体循环有帮助作用,从而才能打造出真正符合海绵城市建造里面的市政园林景观。在基于海绵城市理论下对于城市园林中的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并将其作为核心任务再根据具体的建造计划进行修改,以此来推动海绵城市理念更好地施行。在对于海绵城市进行具体的设计上的排布时需要对于环状道路布局进行具体的科学设计与分析,通过对于道路占比合理性的科学测算,为园林内部的植物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也能够提升海绵城市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排水性能。在对于道路周边进行植物种植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香闺分散且高密度的树木。在对于道路进行铺装时则要满足海绵城市理念对于渗水性的要求,最好能够选择具备一定净水能力的材料进行建造。作为城市化建设完善进程中重要的一环,海绵城市是市政园林建设必然的发展趋势,其应用需要满足自身条件还需要城市具有完备的公共设施,秉承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对于大自然秉持着敬畏和尊重的态度,避免城市发展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伤害,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基于这种角度和观点,市政园林的设计和建造都需要秉持着灵活的观点,避免出现生态漏洞问题,保证园林对于洪涝调节的合理性,将海绵城市的理念灵活地与市政园林的建设相结合,将海绵城市的适应性提高。以海绵城市建设所能带来的优点为整个城市提升自然调节力,净化当地地下水水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资源管理能力与当地的生态环境。

4结语

市政园林设计中的海绵城市理念是城市总体建设中的一部分,能够对于水系统在城市中的运行进行改善,同时对于城市总体生态的保护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研究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加大力度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化园林建设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刘丽伟,海霞,吕美丽,等.改造公园中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以玉溪市东风广场为例[J].中国市政工程,2020(4):38-40+101.

[2]张亮.海绵城市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索及实践——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为例[J].城乡建设,2020(16):26-29.

[3]曹真,陈虹.基于顶层设计实践海绵城市研究——以德阳高新技术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案例[J].中国名城,2020(8):58-63.

[4]张博海.浅析“海绵城市”理念下老旧城区改造困境及其对策[J].地下水,2020,42(4):229-230.

[5]康靖坤.海绵城市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0.

作者:李美卉 单位:沈阳工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