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无水不成园,水文化、水环境和园林建设就必然有紧密融为一体的结合,建设成其景无限,其妙无穷的园林。本文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的原则和形式,分析了园林水景观营造的方法,旨在为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营造;方法
水,不但增加景园之美,使景色生动,且具有灌溉、消防、消暑、养殖、种植等实用价值。在园林中设置水景,不只是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满足人们视觉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产生宁静、舒适的感受。并且水景作为园林景观建设的一个最活跃的元素,向来是园林造景中的点睛之笔,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光韵和声响,使环境增加景观层次,扩大空间,增添静中有动的乐趣,因此加强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园林水景的营造概述
1.1园林水景的营造原则
1.1.1必须符合园林总体造景的需要。园林中要不要设计水体,设计什么样的水体,取决于园林总体造景的需要。一般在大的自然式园林中均应设置较大型的水景,以自然式的大面积湖泊形式出现,有的还与瀑布、溪流相结合,形成模拟自然的丰富水景体系;在小的规则式园林中或城市广场、大型建筑广场中,多设置规则式水景,一般以喷泉与规则式水池相结合造景。
1.1.2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设计水景。水景是园林中的用水大户,一般在设计前必须考虑水的补充和排放问题,最好能通过天然水源解决问题。对于小型水体,可用人工水源,做到循环利用。
1.1.3利用多种设计手法尽量丰富水景层次。由于大面积的水体缺乏立面的层次变化,不符合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意境,通常可通过在水中设立岛、堤,架设园桥,栽植水草,在岸边种植树木等多种手法,达到分隔空间、丰富层次的目的[1]。
1.2水景营造的基本形式
自然界中有江河、湖泊、瀑布、溪流和涌泉等自然水景。园林水景营造既要师法自然,又要不断创新。水景设计中的水有平静的、流动的、跌落的和喷涌的4种形式。平静的一般包括湖泊、水池、水塘等,流动的有溪流、水坡、水道等,跌落的有瀑布、水帘、叠水、水墙,喷涌的有喷泉。当然,在水景设计中往往不只使用一种,可以以一种形式为主,其他形式为辅,也可以几种形式相结合。另外,水的4种基本形式也反映了水从源头(喷涌)到过渡(流动或跌落)再到终止(静水)的过程。在水景设计中可以利用这种运动过程创造水景系列,融不同的水的形式于一体。如我国某中心城市公园,采用流水、喷泉、跌水等多种形式,不仅形成水景与静止空间的融合性,而且增强了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城市的品味。
2水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2.1亲和性和延伸性
通过贴近水面的汀步、平曲桥,映入水中的亭、廊建筑,以及又低又平的水岸造景处理,把游人与水景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水景与游人之间就体现出一种十分亲和的关系,使游人感到亲切、合意、有情调和风景宜人。园林建筑一半在岸上;另一半延伸到水中;或岸边的树木采取树干向水面倾斜、树枝向水面垂落或向水心伸展的态势,都使临水之意显然。前者是向水的表面延伸,而后者却是向水上的空间延伸[2]。
2.2暗示性和迷离性
池岸岸口向水面悬挑、延伸,让人感到水面似乎延伸到了岸口下面,这是水景的暗示作用。将庭院水体引入建筑物室内,水声、光影的渲染使人仿佛置身于水底世界,这也是在水面空间处理中水景的暗示效果,利用水中的堤、岛、植物、建筑。各种形态的水面相互包含与穿插,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景观层次丰富的复合性水面空间。在这种空间中,水景、树景、堤景、岛景、建筑景等层层展开,不可穷尽。游人置身其中,顿觉境界相异、扑朔迷离。
2.3隐约性和藏幽性
使配植着疏林的堤、岛和岸边景物相互组合与相互分隔,将水景时而遮掩、时而显露、时而透出就可以获得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水景效果。水体在建筑群、林地或其它环境中,都可以把源头和出水口隐藏起来。隐去源头的水面,反而可给人留下源远流长的感觉;把出水口藏起来,水的去向如何,也更能让人遐想。
3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
3.1动静结合的艺术营造
静止的水面和紊流水可将周围景观映入水中成倒影,形成景观的层次和朦胧美感。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有托浮岸畔和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当水面不大,但在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水面仍可作为岸畔或水中景物的基底,产生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3]。宁静的水面具有一定的倒影能力,水面会呈现出环境的色彩,倒影的能力与水深,水底和壁岸的颜色深浅有关。紊流水略有波动,细微涟漪,趣味感倍增,能强化池水的充氧作用,以防池水缺氧发臭。水本身透明无色,但水流经水坡,台阶或水墙的表面时,这些构筑物饰面材料的颜色会随着变化。因此,对水景的设计,除了关注水的形态本身,还应密切关注水所流经界面的设计。
3.2与周围建筑相结合
利用天然地形的断岩峭壁、台地陡坡或人工构筑的假面山形成陡崖梯级,造成水流层次跌落,形成瀑布或叠水等景观。跌水最终的形状和模式都由所流经的物体决定,落水的速度和角度,也是影响瀑布形式和声音效果的决定因素。在园林设计中,跌水的形式极其丰富,也是最能体现设计者或园林主人想象力及艺术品位的设计元素之一。急速流动的、喷涌的水因混入空气而呈现白沫。流速与水压的设计决定了水沫的形态。落水具有形、色以外的声音效果,其飞落的变化体态感染力很强,形式则千变万化:如丝带式瀑布、幕布式瀑布、阶梯式瀑布、滑落式瀑布等,在日式庭园中还模仿自然景观,设置各种主景石,如镜石、分流石、破滚石、承瀑石,并出现有形无水的枯瀑等。叠水则通常指在欧式园林中常见的呈阶梯式跌落的瀑布。管流跌水的水柱,一般透明规整,多个连排具有阵列感、气势感,单个布置具有朴质感,适宜与雕塑配合,艺术效果强烈。
3.3水石相结合
水石相结合创造的空间朴素、简洁,现代水景设计中用块石点缀或组石烘托的手法很常见。水池面设计装饰小品,诸如雕塑小品,具有特色的造型、增加生活情趣的石灯、石塔、小亭等,结合功能需要而加上的拟荷叶、仿树桩的汀步、跳石等,结合系船缆绳之需的模拟动物的小憩座椅,这一切都起到点缀园景和活跃气氛的作用。
3.4水草相结合
水景设计离不开水生植物的设计。不同的水草生活在不同的水环境中。例如,鸢尾草、蝴蝶花生长在靠近水池的陆地上;玉蝉花、菖蒲、水芹、芦苇、莎草等生长在水边;燕子花生长在水深7~8cm处:蔗草、茭笋、灯心草生长在水深5~10cm处;睡莲所需水深为30cm,而它的种子发芽则需10cm水深:莲花、慈姑所需水深为20cm左右。萍蓬草则适合在1m左右深、无暗流的地方生长。凤眼兰则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小型池塘般可利用瓦盆栽种水草,长成后再植入水中。较大的种植池在铺筑池底时,就要考虑种植穴槽的位置,可以选用盆栽或是砖砌水泥池槽。
4结语
总的来说,水的景观的营造,是其本身的形体和变化并依赖于外在的因素。故在设计时,应首先研究容体的大小、高度和容体底部的坡度。还有些不能加以控制的因素,如阳光、风和温度,它们都能影响水体的观赏效果。平静的水在园林景观中能起到倒映景物的作用,流动的水则表现环境的活泼和充满生机感。综合运用水的这些特性,同时深入研究生态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才能充分发挥水元素的效用,创造更多的艺术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金亮.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2(6)
2胡清坡,杨永涛,方伟迅等.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3栾岚.浅析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之间的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
作者:唐波 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