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探析

摘要: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管理与养护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的建设,还可维护生态平衡。通过阐述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园林管理中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策略,期望能为城市公园园林建设与养护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生物防治

1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类城市公园园林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管理者对保持生态平衡意识不足、绿化资金投入有限、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与空气污染加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日益严重[1],城市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等问题愈加突出。现实情况要求城市公园管理者在思想意识和管理模式上必须跟上当前发展新形势,解决当前园林养护与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的模式。在园林养护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高效环保(节约、节能、节水)环境友好型的养护管理模式,积极采取预防为主,把生物防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遵循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综合应用的原则;注重保护好区域内自然环境,保护河流、湖泊、土壤和空气不被进一步破坏,保持修复区域内整体生态平衡持续向好发展。生态型城市园林养护管理是未来城市园林发展的必选之路,在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方面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持续性等众多优点。

2现阶段城市公园养护管理存在的不足

2.1公园管理者缺乏生态型园林养护的理解与认识

部分城市公园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生态型园林养护意识,城市公园养护管理者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要。如果思想意识不到位,则难以发挥生态型园林建设的人文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在养护管理中,仍然采用最原始的见虫喷药、多喷药、喷猛药的落后植保防控模式,还有一些公园养护管理者虽然提高了预防为主的比重,但在预防的过程中没有注意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如,过度消杀,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对部分其他无害昆虫造成了致命性的伤害,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2.2对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认识和投入不足

部分园林管理者缺乏对基本持续性养护的常识了解,在后期养护工作中未针对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投入足够的预算,在财力、人力、物力和部分公园养护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没有重视和应用新养护技术、新管理方法以及新材料,导致无法持续开展符合环保和形势需要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而影响城市公园园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调查,北京市已经有部分园林养护管理者开始在所管项目中尝试采用“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获得良好的节水节能效果。

2.3规章制度不完善

我国城市公园园林管理部门大多是事业单位,整体性规章制度的更新较慢,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竞争性机制,导致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上进心,且出现问题存在推诿的情况。此外,部分外包单位养护队伍整体素质薄弱,园林养护技能不强,养护工人平均年龄大而工作效率较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公园园林养护与管理,逐渐与需要构建高效有竞争机制和管理体系相背离。

2.4养护管理比较片面

在公园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管理方式比较片面,部分管理人员更加关注表面性工作。把重点地段作为养护重心,未把全园的绿化与养护工作整体抓好做好,尤其缺乏对全园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导致养护工作缺乏全面性、整体性,没有形成全局性的把控,难以实现区域内整体环境保持可持续平衡发展的养护管理目标。

2.5游客缺乏环保意识

当前,由于游客缺乏环保意识,对城市公园园林造成破坏,为养护工作造成了阻碍。有些人道德素养不高,出现乱丢垃圾、攀爬树木、采摘果实、践踏草坪、摧折苗木、破坏公园设施等行为,这些不文明行为也严重破坏了园林建设。

3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要点

3.1加强管理培训,确定提升生态平衡观念的目标

公园管理者要充分重视生态景园林管理与养护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管理技术培训,提升生态保护的观念意识。公园管理者也要具备战略性眼光,提升工作人员管理养护主动性,认识到生态型园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自觉投入到养护工作中。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有目标管理,科学地确定用药方法和用药量,并根据目标和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方案。①确定化学农药的减量目标:喷药量为常规养护喷药量的1/3~1/5。②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增强植物抗病虫害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③采取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利用粘虫胶带防虫上树、通过粘虫黄板粘住大量蚜虫和红蜘蛛等。④用化学方法防治时,喷药时间安排在周一至周五夜间进行。⑤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在切实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基础上,更加注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的应用。优先选择”生物防治“的方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进而减少对土壤、河流和空气的污染。例如用蜂类天敌防治天牛,可大大减少灌根、根部注射、喷干的用药量。

3.2提升生物多样性,选择科学的技术措施

3.2.1促进园内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在于保有城市野生生物的多样性,城市野生生物的物种与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顺畅地交流更替,是保障城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2]。在生态型园林的管理与养护工作中,要促进生物的多样性,以精心搭配、科学选择不同品种植物为基础,把控植物种植的品种、数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确保逐步实现生态型园林布局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依据不同昆虫等生物生长包括植物的生长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养护设备及绿化养护手段,并根据具体的市场情况选择性价比高的植物,为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养护过程中出现苗木死亡现象后,补植时尽量按原设计理念及综合考虑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确保公园内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原理,打造自然景观的同时配置“植物医生”类植物品种,减少化学肥料和杀菌剂的使用;利用植物间相克原理,打造对有害+杂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环境空间。3.2.2促进园内动物和昆虫的多样性。为园林内各种小动物、昆虫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生态型园林中常会有鸟、蜜蜂、蝴蝶、鱼、刺猬等,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持2021年第19期现代园艺园艺沙龙“生物”的多样性:①在喷施药过程中注意昆虫、动物的敏感期(如蜜蜂的采蜜时间段、鸟觅食孵化敏感期),不对“害虫”进行100%的灭除或过量药剂喷施。如,为保护草蛉,用水冲法控制蚜虫、红蜘蛛;②在不断增加的植物品种中注意开花蜜源植物的季节更替,设计更多在蜜蜂和蝴蝶的关键繁殖期开花泌蜜的植物;③在河流池塘附近树木、地被及草坪,慎用或禁用杀虫剂、除草剂。3.2.3真菌苔藓微生物的保护和利用。结合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有益菌,创造利于有益菌生存和利用的条件。此外,还可着重在条件合适的区域考虑打造苔藓类景观。

3.3制定有效的养护管理计划,实行责任制

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有各种各样的植物,通过互相配搭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然而,在不同的时间段植物也需要不同的养护与管理。因此,要关注植物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科学合理地养护;在开展生态型园林管理与养护工作之前制定有效的计划;详细、系统地规划具体的养护管理工作,细分养护与管理类型,全面部署工作;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的具体管理内容,加强实时监督,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设计责任制,高效开展生态型园林养护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3.4完善管理养护制度,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以节约资源

城市公园管理者要及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自身条件及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完善生态型园林管理养护工作制度,以此规范员工的具体工作,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另外,根据各项管理制度监督员工的执行情况,以制度的方式保障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效性。①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浇水和施肥,在不影响观赏效果和正常生长的前提下科学安排控制减少浇水频率和浇水用量,包括紧密结合天气预报和现代信息手段。②对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要适量浇水、适量施肥。④在每年秋、冬季雨水缺少的季节及北方地区春季返青时节,科学进行浇封冻水和返青水,增强植物越冬抗寒能力。⑤在夏季(雨季),植被不干旱尽量不浇水,积极结合气象部门预报信息,充分了解未来7~10d降水情况。通过以上手段,不断学习、摸索制定不同区域植物土壤含水量极限值,做到能少浇水尽量少浇水;注意减少浇水的频率,但不减少单次浇水用量,浇则浇足,严格避免大水漫灌和长期微量勤浇的2种错误浇水方式。此外,肥料的施用要科学、适量、均匀,在植物需要时期按需采用合理的方法施肥,防止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害,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施肥用量。

3.5不断创新城市公园园林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城市公园园林不断增多,面积不断增大,需要政府进行财政拨付的资金越来越多,占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多,成为政府一项沉重负担。现实情况要求管理者要考虑新建公园的运营与投入,以及原有公园的持续改造更新运营投入等一系列摆在面前的问题。为了满足人民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同时减小财政压力,管理者创新公园的运营模式势在必行。管理者需要改变思路,采用创新型养护管理模式,达到投入减半、效果不减的目标。①在园林中更新一些经济功能型园林植物,达到园林植物观赏美的功能效果;合理增加其他收入,减少养护管理整体投入,进而减小政府财政压力。②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应制度,采取实际措施,做好废旧物料、园林废弃物合理处理和有效的回收利用;根据养护的不同阶段,协调各方资源充分利用绿化垃圾,使得绿化垃圾变废为宝。根据在园林及养护施工中产生的包装袋子、套盆等的理化性质不同,进行合理化再利用。协调各方资源充分利用绿化“垃圾”,尽量场内消化,减少绿化垃圾外运。已经有部分城市园林管理者在减少园林废弃物及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北京未来科学城和周边几个别墅区的绿化养护管理者先后于2015年尝试对园林树枝树叶进行就地粉碎发酵杀菌等处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生产出了相应的园林副产品,既节约了运营成本,又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3.6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公民树立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每位公民都有环保义务。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了解相关法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并主动参与到养护与管理植物的行动中。城市公园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全面开展园林绿化工作,增强工作质量与效果,并充分发挥城市公园生态型园林的绿化功能。

4结语

生态型园林建设是城市园林未来发展的希望,不仅具有美化价值、观赏价值,而且能优化城市的空气、环境。城市公园园林养护管理者要制定有效的计划,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积极尝试生态型园林养护管理的方法,更好地体现园林的景观效果,为市民营造休闲娱乐、休憩身心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干靓.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建成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2]贾红旗.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注意事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264-265+271.

作者:诸葛鹏 单位: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