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训练对儿童自控的影响及教育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训练对儿童自控的影响及教育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训练对儿童自控的影响及教育建议

〔摘要〕自我控制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对小学儿童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积极独立地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核心和基础,是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使他们养成专注、坚持、有恒等良好品质。音乐训练活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和规则性,切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对提高小学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探讨了音乐训练对小学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并为家长和老师提出了教育建议

〔关键词〕自我控制;小学生;音乐训练;教育建议

一、自我控制的概念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格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立足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使人放弃直接冲动,根据环境的变化主动调节自身的行为与情绪,远离诱惑及危险行为。自我控制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个体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对个体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与个体早年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儿童进入小学后,其所处的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重心都发生了变化,儿童需要面临新的心理挑战,需要尽快适应新的生活[1]。这就要求儿童能拥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有效调节自己的行为。音乐训练作为中小学教育中比较普遍的活动,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小学阶段正是个体身体、智力、人格和社会性技能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此阶段的重要任务[2]。

二、音乐训练对小学儿童自我控制的影响

音乐训练包括对学生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身体韵律等方面的训练。在音乐训练过程中,需要练习者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认知灵活性及良好的记忆力[3],这些方面均为小学生自我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训练活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和规则性,切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音乐训练过程中,小学生需要自觉认真地听讲,仔细观察并模仿教师,抵制外界其他刺激,这对促进小学生的自觉性、坚持性、冲动抑制性、自我延迟满足均有益处。

(一)提升儿童的自制力自制力是指个体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者从实证的角度对音乐训练提高儿童自制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经过音乐训练的儿童不仅在次级听觉皮层区比其他儿童厚,背外侧额叶也比其他儿童厚,而背外侧额叶与执行功能及工作记忆密切相关[4]。Strait、Kraus[5]对经过音乐训练的儿童与其他儿童进行了抑制控制相关任务的测试,他们发现,经过音乐训练的儿童的表现比其他儿童的表现要更好。听觉注意力对语言相关技能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音乐训练有助于预防、训练和纠正各种注意力型语言和学习障碍的儿童。

(二)培养儿童的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自觉性要求个体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主动学习,自主完成任务。在音乐训练中,练习者每天需要完成一定时长的练习,练习时长是训练效果的保障,也有助于培养练习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在音乐训练初期,儿童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监督,确保每天的练习时长,以提升练习的效率。当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训练之后,这种由他控才能完成日常练习的模式就会内化成一种习惯,即儿童在没有他人提醒的情况下自觉坚持每天练习,由他控转变为自控。有研究表明,长期的钢琴课程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注意程度,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的好习惯[6]。

(三)培养儿童的坚持性坚持性表现为在困难情境中,为达到既定目的能持久克服困难的一种行为倾向。一些小学生自身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坚持性较差,做事往往半途而废。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训练的过程中引入音乐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研究表明,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提升音乐训练的效果[7-8]。如果小学生在音乐训练中能够经常体验到愉悦感和成功感,他们就会主动、自觉地参与到音乐训练中,并克服困难,认真坚持下去,发展行为的坚持性。

三、教育建议

1.让儿童在充分自由的音乐活动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学家布洛克认为,在严厉、专制、限制的模式下,儿童往往呈现出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的特征。所以,在日常音乐训练中,教师应该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儿童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例如,(1)鼓励儿童进行音乐创作,创作简单的曲谱或者撰写歌词,并演唱给大家听。(2)适当引入一些乐器学习的内容,或者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简单的乐器,在教师的引导下演奏。(3)设计音乐游戏,寓教于乐。例如,根据音乐训练的内容设计故事,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随音乐旋律一起律动。让学生在完成音乐训练的同时,能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与教育,更好地了解乐器的音色及表现力,拓展音乐知识。(4)充分利用新技术。在歌唱与乐器演奏等传统音乐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新技术,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例如创编音乐剧并在小范围内表演。以上这些音乐实践活动,形式别具一格,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坚持下去的动力,自我控制能力也必然得到提升。

2.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音乐训练要达到成效,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天赋并付出努力。对于天赋不佳、练习强度不够的小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与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天资卓越的孩子,则要善加引导,视情况为他们提供更专业的学习资源,充分挖掘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天分。

3.提升小学生在音乐训练过程中的情绪体验。教师在音乐训练中,要善于激励学生,对学生既不能过于严苛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主动去学习,主动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4.加强和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也参与进来。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家庭中的练习也是音乐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勤与家长沟通,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一定量的家庭练习任务,并请家长在旁边监督、指导。与家长一起为孩子制定练习计划,合理安排练习与休息的时间,指导家长陪伴孩子一起练习,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让音乐训练走入小学生的家庭生活,提升他们的自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凤杰,杨丽珠.小学儿童自我控制结构的研究[J].心理研究,2009,2(2):69-74.

[2]杨丽珠,姜月.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8]施珂.试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北方音乐,2018,38(10):175.

作者:许晋邦  林怡杉 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