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合唱的民族化进展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合唱的民族化进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合唱的民族化进展研究

本文作者:张黎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音乐系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有着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音乐,记录着先辈们的劳动业绩,表现出人民在音乐上的创造才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在19世纪初,我国音乐家们就已经重视民族音乐的发展。如马思聪的民族风格器乐作品、黄自艺术歌曲的和声民族化、施光南吸取民族材料写成的声乐作品,等等。当然,现在全球化发展迫使我们不仅要达到经济一体化,还要将文化推向世界,接受严峻的挑战。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族音乐发展逐渐高效化、全面化。

自从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亲临第一届合唱比赛现场,听到几支参赛队伍出色的演唱,我注意到了民族音乐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还记得当时,东莞少年文化中心合唱队的小女生们,在潇洒热情的指挥兼钢琴伴奏赖元奎先生的引领下,轻松活泼地完成了《猜调》和《小龙舟》。这让全场乃至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为之欢呼雀跃。他们并非少数民族,表现也相当出色。合唱队员通过专业训练,达到良好的听觉基础、发声技巧与声部配合能力,轻松演唱民族曲目中的连续的三度加二度地结合,或者难度较高的大跳音程,切身感受原始音调的古朴,以此生动展现少数民族独有的音乐文化特色。赖元奎先生指挥并伴奏的《小龙舟》,主要以大二度与增五度的结合,以及小三度与大二度叠置的快速下行,再加上较欢快活跃的简单节奏,和时而加速时而减速,又时而自由喊叫的精彩配合,赢得了金钟奖合唱第一名。

而后,在CCTV电视歌手大赛第一届比赛中,少数民族队的精彩表演亦令我感动不已。特别是2008年以来“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推出了非常多的优秀的民族合唱歌曲,如大家熟悉的《高原,我的家》《踩鼓曲》《情姐下河洗衣裳》《毛风细雨》《好花红》《踩鼓》,另外还有《毛风细雨》《訇皋酒》《走进黄果树大瀑布》等不同风格的歌曲,它们展现出多彩的贵州风情,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更值得我深思的是民族地区的地域特性如何与合唱课程在教学上同步与发展,于是,我开始关注合唱的民族化发展。

我国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有着明显音乐文化的差异。例如我们贵州侗族民歌是一份十分丰富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饭养身,歌养心”是对侗族人民热爱音乐的文化心理素质的概括,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一部分苗族民歌一样,侗族民歌具有复调性,被称为多声合唱的传统民族。从合唱大赛演唱的表现看来,他们通过长期演唱实践中,凭借经验的积累和审美的需要,自如运用简繁节奏的对置,节奏的交错进行,切分音和延留音,以及声部的模仿等等,使支声复调因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同声部在旋律和节奏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另外,分别在不同声部出现持续长音,这种复调效果非常具有听觉美感。

作为高校从事合唱教学的老师,我常常思考,合唱教学改革的意义,应当在于完善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但作为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因其地域的特殊性,要更有利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应当体现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注重合唱教学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整合。因此,课程设置、学术研究与教学的关系、横向的学习与交流以及相关专业课程的联系与协作,即为民族地区高校合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总之,随着对民族音乐的逐步深入认识,可以看到民族音乐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现代社会中,差异才是信息,民族文化特征、多元的文化概念,才是个性创造力、社会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源泉。人类应该强化和挖掘自己的文化,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可能是世界的。2对于西方音乐文化,我们要吸收并利用宝贵的经验和资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是拿来主义的话,那么这个民族必将失去特色而沦亡。所以,合唱教学民族化发展道路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与传承它。如今,维也纳金色大厅有着中国民乐团的光辉身影,有着中国民族合唱队的美妙声音。国外音乐友人的热情掌声,在世界各地召唤着我国的经典民族音乐。以甜美声线、亮丽歌喉而被称为中国歌后的宋祖英,先后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大剧院和肯尼迪中心举行独唱音乐会。无论是民族演奏家、民族歌唱家,还是展现集体声乐艺术的民族化的合唱音乐,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民族音乐正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