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花女对人性的呈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花女对人性的呈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白俊卿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作为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歌剧不仅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歌剧虽然是一门综合艺术,但其创作的基础却是建立在音乐的艺术构思之上的,所以歌唱是歌剧不可或缺的艺术组成部分。在歌剧的表演过程中,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独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序曲间奏曲、背景音乐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内心的情感,甚至人性的复杂性,就成为歌剧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这一点上,威尔第的《茶花女》无疑是用音乐展现人性的经典著作。

居塞比•威尔第(1813-1901)一生共创作了28部歌剧,1853年创作的《茶花女》成为了人类艺术史上不朽的经典剧作,同时也确定了其歌剧创作大师的地位。《茶花女》注重在“人的本质意义上”刻画人物,通过人性中的善恶冲突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画面,深刻地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多面性以及内心矛盾的激烈冲突,使意大利歌剧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了空前的协调统一。众所周知,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永远是人性中的普遍性,威尔第在创作歌剧的时候,喜欢研究人性的东西,追求在音乐上人格的真实性和情感的深刻性,将人文主义精神和闪烁着人性光芒的作品用音乐歌剧来诠释,极力把“人性化”的价值理念贯穿在创作内容中,使音乐精髓得到充分发挥,达到了戏剧美学理想的最高境界。

威尔第创作《茶花女》的时期是19世纪后期,当时的意大利由于反对奥地利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多的剧烈的社会动荡,威尔第经历并参加了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运动,创作了大量闪耀着反抗异族压迫的爱国主义光芒的伟大作品。塑造了许多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对代表人性中真、善、美的正面人物给予真挚的同情和热烈的歌唱,对代表人性中假、丑、恶的反面角色则给予有力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反映出作者的进步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正处在七月王朝统治的末期。这是资本主义由蓬勃发展转向没落的时期。而封建上层依然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封建阶级采取了更强烈的高压手段,人民遭受了空前的劫难,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进入资本家的工厂、企业,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在封建王权和资产阶级的残酷压榨下,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各种私欲在社会中不断膨胀,各种丑恶现象在社会中大量出现,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社会十分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反应与揭露社会上层王公贵族生活的作品大量涌现,而威尔第的《茶花女》歌剧打破了通常歌剧的创作常规,采用了现实主义的题材来反应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在音乐的设计上,重在用充满抒情的新风格的音乐表现社会普通人的心理状态以及人性中善恶的冲突。《茶花女》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而极具个性,不仅包含了人的主要特点的共性和普遍性,而且更是那种“不受特殊地区的、世界上别处所没有的风俗习惯的限制”、“也不受学业或职业的特殊性的限制”、“不受一时风尚或暂时流行的意见所具有的偶然性所限制”的“共同人性的真正儿女,是我们的世界永远会供给,我们的观察永远会发现的一些人物”。〔1〕威尔第通过薇奥列塔这个被侮辱、被迫害妇女的悲惨经历出色地塑造了茶花女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并揭露了上层社会伪善、阴险的丑恶的本质,让人们从各种丑恶的现实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冷酷和凶残。同时,作品也对于弱势群体给予了很大的同情,让观者通过对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揭示、通过作品对社会的控诉懂得认识罪恶、自私的人性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并通过对穷苦大众的悲悯来呼唤仁爱和善良的回归。

《茶花女》是一部描写19世纪处于法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物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的抒情歌剧。其女主人公薇奥列塔显然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对象,茶花女是“失足者”或“堕落的女人”。歌剧中的薇奥列塔是19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她虽为妓女,却才华出众;她出身低微,却名噪一时;虽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却没有刻意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虽然渴望爱情,却又对爱情有着强烈的质疑;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的爱情,却为了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在她的身上,有着人性中善与恶的对立,有着灵与肉的挣扎与交锋。薇奥列塔在得到阿尔弗雷德真爱的时候,决心放弃纸醉金迷的浮华而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为了“自己体面家庭的荣誉”,阿尔弗雷德的父亲强求薇奥列塔断绝她与阿尔弗雷德的关系。薇奥列塔忍受着极大的痛苦重返巴黎风月场,而不知真相的阿尔弗雷德却误认为薇奥列塔辜负了自己的真情,在丧失理性的情况下,追到巴黎并在舞会上当众羞辱了薇奥列塔。为了信守自己对阿尔弗雷德父亲的承诺,薇奥列塔没有吐露真相,但却因为这致命的打击染上了肺病,从此卧病不起。后来,了解了实情的阿尔弗雷德急忙赶回薇奥列塔身边,但是重新燃起的爱火并没有能够挽救生命垂危的薇奥列塔,带着对爱的渴望、对社会的控诉、对人世的留恋,薇奥列塔最后在自己爱人的怀里悲惨地离去。马克思认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2〕

而人性的不断改变有时候是在内心的激烈冲突中才得以完成。为了成功塑造这一人物形象,为了能够充分表现薇奥列塔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与情感的激烈变化,威尔第在对其进行刻画时运用不同的音乐曲调来表现其灵魂的挣扎。在歌剧的第一幕,由于青年女性对爱情的渴望,薇奥列塔在见到英俊青年阿尔弗雷德后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而唤起了内心对爱情的渴望,薇奥列塔唱起了咏叹调“她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由于这首咏叹调是既要表现她对爱情的向往,又要表现她对自己感情的疑惑,所以这首咏叹调的五个段落的调性不断变化,力度时弱时强,造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听觉效果。如第一乐段以降A大调开始,经过A-a、C-F两个调性的转换,主旋律简洁明快,充满了疑问,充分表现了薇奥列塔对自己感情的疑惑。第二段在f小调中不断穿插降A大调,表现了薇奥列塔被阿尔弗雷德所打动而对自己内心所做的分析。作为生活在下层的妓女,薇奥列塔在阿尔弗莱德真诚的迫求下唤醒了她向往美好生活良知,她也鼓起追求真诚爱情的勇气。所以在第三个段落中,由于薇奥列塔的内心已经完全充满了爱情,完全沉浸在爱情的美好感觉中,这一段的演唱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宴会上听阿尔弗雷德唱的那句“怀着爱情在悸动”的曲调,并配合炫技式花腔长音来体现薇奥列塔控制不住自己越来越激动的心理活动。然而,当沉浸在美好爱情生活中的薇奥列塔渐渐地冷静下来的时候,她想到自己的身份与眼睛里所见到的现实,不相信自己这样的女子能够得到真正爱情的思绪逐渐占据了她的心灵。所以第四段落是一个描写薇奥列塔现实生活的段落,是一个经历了起落的段落,作者用调性的不断爬升来表达薇奥列塔人性的斗争与挣扎,调性从F大调开始,经过c-bE-be-F-f,然后到降E大调。薇奥列塔经过了短暂的甜蜜后终于又抛弃了幻想,现实的绝望与对爱情的渴望交织在一起,曲调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奈的情绪,曲调随着薇奥列塔心理的变化,又回到了过去的灯红酒绿中。

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揭示心灵和意志的较高远的旨趣,本身是人道的有力量的东西”、“心灵中人类所共有的东西,是真正长存而且有力量的东西。”〔3〕卢卡契在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时认为“莎士比亚的历史的忠实和历史的真实性是在于这些有关人性的特点是吸取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的最本质的因素”。〔4〕莎士比亚的戏剧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的观众,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注重在“人的意义上”刻画历史人物,注重按照人性中真实存在的善与恶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样,威尔第在对《茶花女》的音乐进行创作时,采用了与传统浪漫主义歌剧的音乐特点非常不同的手法,一改传统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把个人情感注入到歌剧人物中的特点,而是通过演唱来还原现实生活客观的困境,用美妙的演唱为我们展现了人性中邪恶、丑陋的一面,通过暴露社会现实中人性的丑恶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人性异化后所带来的可怕的结果,找出造成薇奥列塔悲剧人生的原因所在,并用音乐对歌剧中戏剧情节的预示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威尔第经常在咏叹调的抒情旋律间隙中采用一些短小的台词来推进情感的宣泄,使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在音乐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观众通过音乐的启迪超越了人的自身的有限性,重新找回人性中的仁爱、忠诚、善良等美好品德和伟大精神。所以在音乐的创作上,威尔第采用以旋律见长的意大利歌剧传统,包含有浓郁的民族传统音乐的因素,同时又成功地用音乐的变化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性中的善恶,不仅增强了歌剧本身的戏剧性效果,而且以音乐来统率全局的结构,用音乐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性与人物的精神世界,使得人物形象鲜明而独特。

为了展现剧中人物的心理流程,威尔第在《茶花女》中为人物设计了最优美、最具欣赏价值的合唱、重唱和独唱,用最恰当的音符和最抒情完美的咏叹调来展现剧情和人物内心的活动,情绪微妙的变化和在思想上的痛苦挣扎,也表现剧情的发展与变化。借助歌剧这一表现形式使得薇奥列塔这个置身于风尘中的下层女子变成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艺术经典形象,通过音乐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人存在的终极意义在于通过对精神存在的追求最终达到精神超越”。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阅读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