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想象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想象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想象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

本文作者:张海涛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它推动了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在声乐艺术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则主要就想象的概念及其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与地位展开论述,旨在使我们对想象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有个更好的了解。

一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想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加深我们对认识对象的了解。就音乐艺术而言,音乐的想象力则是音乐思维中的一个重要内涵。突出表现在想象贯穿了整个音乐艺术中的始终,这一过程不仅涵盖了歌唱者的演唱过程而且在欣赏者的欣赏过程中表现得也尤为重要。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历代声乐家对想象都十分重视。

二想象的特点

1具体性

想象区别于理性思考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想象的具体性因素的存在。由于想象主要是以保持对象的感性形象为前提,并通过具体形象和个别现实事物来实现思想的内在联系,这一点在艺术创作中显得更加重要。在艺术中,为了塑造作品的典型性,必须使想象的形象具有独特的个性。伏尔泰把这种性质的想象称之为“对细节的想象”。他说“:特别是在诗里,这种对细节、对形貌的想象,应该属于统治地位;这种想象在别的地方令人喜爱,而在诗里却千万不能缺少,在荷马、维吉尔、贺拉斯的作品里,几乎全都是形象,甚至无须去特别注意。”从伏尔泰的话中我们发现了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与地位。事实上,当我们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时,就会发现很多艺术家在艺术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都涉及到了想象这一具体性因素,都充满了这种对细节的想象。

2情感性

高尔基曾经指出,艺术与感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就艺术的本质而言,要么是赞成要么就反对,除此以外,再无它者。从这儿我们可以发现,高尔基对想象所作出的解释无疑是对想象特征的另外一个精辟的见解。那就是在艺术家的创造过程中,这种情感性贯穿在整个创作活动的始终。因此,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做到能够体验别人感情的能力,能够与自己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同呼吸,共脉搏。只有这样,他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才能真正实现引人入胜的感召力。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就是演员在塑造角色的时候,如果要想创作出一个高度写实性的人物形象的话,那就只有在想象中深入体验所扮演人物的情绪和情感,进入到所塑造的对象的内心世界去。要设身处地体验所扮演人物的感情,才能做到感情真实,表情生动,表演传神。

3虚构性

虚构是事实的对立面,二者之间在哲学上有着明确的界定。但是,二者又不是完全相对的。而是由于其各自领域的不同,而又各自呈现出自身的关系特点。其中在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就科学领域而言,事实是科学家进行研究调查的前提,任何一个有价值假设的提出都要依靠事实。但是,在艺术领域艺术家的想象却是同虚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艺术想象中所塑造出的人物、情节、环境、意境等,既可能是现实中存在的而仅仅是在实际生活中所不存在的,也可以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而仅仅在艺术幻想中存在的。以歌剧为例,众所周知,歌剧内容的真实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生活中的事实;一个则是可能会有的实事。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看,其最大的一个共性就是虽然二者都与生活有着联系,但是却又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而是根据现实生活进行的艺术想象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所经常提起的“虚构”,但是,这又不是一种思想内容的任意伪造,而是指艺术形象的合理虚构。

三想象在音乐艺术活动中的重要性

想象在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和人的心理过程都靠想象这一心理特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人的直觉中包含想象,记忆活动中也孕育着想象,如果没有想象,人的心理活动将会终止,甚至社会的进步也会无从谈起,更不要说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了。在音乐艺术中的想象,则占有着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时,如果不能想象出与歌唱发生有关的人体生理结构、声音的位置和着色、母音音型等,就无法歌唱,其最后的后果可想而知。

1想象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想象能够参与到思维的活动过程中,并把感性形象带到思维活动中。在音乐的练习过程中,如果演唱者在掌握歌唱技术技巧的同时,便可以以一种相对形象的方式来掌握自己所未曾感知到的知识,也可以使他们能够较为直观的理解来着他人的间接知识经验等丰富的音乐技巧。又如,在学习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对音乐中某历史阶段的情况能加以相对形象的假想,无疑会使这一阶段的历史事实显得更加真实、深刻,也能够促进他们的理解与记忆。

2想象在音乐艺术实践中的意义

歌唱是声音的艺术,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就一首歌曲而言,不管其是多么的动听,也不管歌曲中词与曲地结合是多么的美好,要想在演唱过程中真正传达出歌曲的内涵,还必须依靠歌唱者出色的表演才能完成。事实上,这也正是每一个歌唱者所一直努力找寻的。毫无疑问,作为一个歌唱者,每一个人都想在舞台中演唱好每一首歌,并尽可能把歌声中所蕴含的最感人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听众。但是,这种效果的取得却又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除了演唱者自身要具备深厚的技能功能的同时,对歌曲的想象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因为丰富的想象力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和美好声音的前提,还是我们理解作品、表现作品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条件。由于演唱者在歌唱条件、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演唱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的心理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挥不理想的局面。本来在脑海中已经构思好的声音位置、共鸣、气息以及表情当在舞台中表演的时候忽然一下子全都不存在了,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忘词、少句、跑调、拖节奏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影响了演唱者表演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对词曲家赋予作品深刻内涵地表达。针对这样一种情况的出现,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想象的作用来演唱者在演唱时的紧张心理。例如,我们可以启发他们,可以将演唱当做是一种同家人或朋友聊天的交流方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让他们不再考虑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不利因素,而是默默的随着音乐的发展想象着把自己带到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这样不但减轻了演唱者的心理紧张状态,也为其找到了情感的依托、增加了他们的内在自信感。

四想象在音乐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如果说,前面还是主要围绕着想象在演唱者中的作用而展开的话,那么下面则主要围绕着想象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而展开。就整个音乐过程而言,声乐的欣赏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事实上,一首作品只有不断地被观众所认可以及被观众所欣赏后才能真正使该作品在社会中流传开来。在对声乐的欣赏中,想象在其中所承担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想象使素材变成生动的艺术形象

艺术创作不等同于科学研究,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感性、主观的形式来打动观众,吸引他们的感悟与联想之情。在声乐艺术中也是一样。只有尽可能的通过丰富的形象才能吸引观者。为此,这就需要充分运用想象在其中的作用。以雷佳所唱的歌曲《山寨素描》为例,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通过歌声这一物质载体将《山寨素描》转化成了5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给听者在脑海里展示了山寨生活的一个大致的写照,雄鸡、晨雾、炊烟等。由此可见,在整个过程中,首先,是演唱者真正读懂了歌词中的特点,其次,才能够声容并茂的构想出这一生动的图画,最后,便是聆听者由歌曲的语言想象到与他眼神和神态相似的画面形象,把音符、音响等转化为强度、节奏等方面与之相似的形象。

2想象促进我们对艺术象征的理解

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象征手法是经常被用到的。这一点不仅在古代的诗词中可以找到有利的依据,而且在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用艺术符号学的观点来看,象征地运用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它必须与所代表的对象之间有内在的相似性;二是,它须比所代表的东西更为具体、鲜明、生动。苏珊•朗格强调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她说:“艺术品是将情感转化成可见的或可听到的形式……是情感生活在空间、时间的投影。”情感本身不是具体、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而对于这种“内在的相似”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是离不开想象的。以弗朗兹•舒伯特的套曲《冬之旅》为例,该作品中所运用的调性及其转换便是运用了明显的象征手法。其中,大调主要象征着由回忆、梦想、幻想、幻觉四种主要的元素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而小调则象征着忧郁、苦闷、失望、绝望所构成的冰雪世界———“现实”。正是在这种同主音大小调转换和平行大小调的转换中,“幻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

3想象加深我们对意境的了解

众所周知,自古至今,很多艺术品都在追求着含蓄、朦胧的境界,这一点在中国的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且保留下了大量精辟之言。例如,苏东坡在论诗文时就留下了“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的经典见解,严羽在分析盛唐诗作时也认为,盛唐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此外,相关的论点还大量散见于古代著作中。从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之所以注重这种意境化的理解,主要原因是其代表了作者的真实情感,折射出了社会发展中的真挚主流元素,当然,这种现状的实现也正是在想象地激发下展开的。正是由于想象,使我们将作品中的有与作品外的无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而扑捉到了真挚的内涵。以作品《我爱你,中国》为例,这首歌曲诞生于我国在刚粉碎“”、告别动乱的年代,进入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歌曲中深切地表达出了国人对建设强大祖国的信任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尤其是最后一句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韵律荡气回肠,更是思想境界的升华。就这一作品的旋律而言,则如行云流水一样拨动着每一个欣赏者的心弦。尤其在其高音部分,宛如汹涌的海浪真挚而又热烈,真实地表达出了奔放的赤子情怀;而低音部分则又像潺潺溪水般舒缓含蓄,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纵观这首作品,在音乐艺术中则具有着里程碑似的意义。每当唱起这首歌时,都能让人体验到一派喷涌而出的激情,让每一位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

结语

黑格尔说:“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无处不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思维意识,还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通过对声乐艺术中想象的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声乐艺术的作用机制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了解,也告知了想象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为我们欣赏音乐艺术提供了途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