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园林古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特色建筑建设需求的日益增加,园林古建专业技能人才一直存在较大的缺口。然而当下职业教育由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存在多方面局限性,园林古建专业的学生培养很难达到企业要求、满足社会需求。该文以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为例,从与职业需求对接,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对应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专业师资团队;强化技能人才输出,打造高效实践平台三方面,探索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古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园林古建专业;苏州香山工匠学院;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状态下,以技术技能型工人为代表的古建筑工匠,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感低,传统的技艺传承方式难以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使得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延续与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1]。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学院既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又是促进高级技艺工匠培养与技艺传承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下的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激励制度薄弱、企业参与意愿不强、学生自我有效参与度低使得人才培养机制缺乏合力。因此,以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为例,从培养方案、师资团队、实践平台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园林古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技能人才培养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1高职院校园林古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同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着重在行业或者产业的人才,并且应具体到岗位或岗位群。园林古建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在木作、瓦作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2019年1月18日,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等行业学会、协会指导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研发中心、亚太遗产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苏州市风景园林协会、香山帮营造协会及30多家知名园林古建筑企业,合作共建苏州香山工匠学院。苏州香山工匠学院成立后,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共同致力于:传统园林营造技术菁英人才培养、古建筑技艺传承和社会培训、校企深度合作开展科技服务、苏州园林文化及造园技艺传承与创新相关课题研究、协助省市及全国风景园林行业协会等举办古建筑木作、瓦作等相关工种技术技能大赛、打造成全国一流的青少年非遗技艺传习科普教育基地。
1.1职业导向下技能型人才的重点培养
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与香山帮营造协会等单位合作,发挥学校园艺园林百年的办学经验,以及苏州香山工匠学院非遗传承人的智库支撑,政行校企共同组建古建菁英班,每年通过层层筛选,面向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身体素质等多方面考核,每届择优选择30人组建古建菁英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专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培养相结合(学习领域比例分配见图1)。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能胜任江南古建筑的木作、瓦作、油漆、砖雕等施工工艺,并具有职业升迁与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1.2具备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既是自身内涵,也是时代所需,未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必须把工匠精神注入其中,因此苏州香山工匠学院在古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紧扣工匠精神的传承性、时代性与进步性[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思政教育建设以大国工匠进校园的方式,营造工匠精神氛围、聚焦鲜活事例,通过阶段性文化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心。
2高职院校园林古建专业人才培养困境
高职院校古建专业旨在培养能熟练操作古建筑的木作、瓦作、油漆、砖雕等施工工艺的专门技术人才,但是木工、瓦工、油漆工等职业社会认同度低,导致学生学习意愿降低,从而使得培养方案的实施与实际培养过程存在矛盾。并且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与培养方案之间都存在一定差距与分歧。
2.1高职院校园林古建专业发展的现状
古建筑专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市场需求较大,但培养针对性不强,不足以满足“供求关系”[3],古建筑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实践学时,但是由于师资队伍的局限性和培养经验的不足,古建筑专业的实际培养情况反馈与行业要求存在差异。截至2020年,全国开设古建筑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不足二十所,其中江苏省内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等,但是开设以江南园林古建为依托、传承香山工匠技艺的园林古建专业院校只有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一所。
2.2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局限性
园林古建专业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但是企业与学校之间很难达成利益共同体,因此在学生培养上企业缺乏动力,所能提供的资源平台有限,校企双方合作思路存在些许分歧,产教难以切实融合[4]。
3苏州香山工匠学院园林古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1与职业需求对接,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3.1.1校企协同,共享共赢。探索苏州香山工匠学院股份制运行模式。首先与当地政府、国内园林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战略性合作,牵头成立苏州香山工匠学院董事会,完善苏州香山工匠学院股份制管理制度。其次强化政行校企四方协同育人体制建设,制定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互评制衡、共享共赢。3.1.2弹性学制,因材施教。应对国家“高职扩招百万计划”,根据不同生源结构,分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优势技能选择专项课程,通过针对性深化学习获取学分。专项培训、专技突破,培养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2对应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专业师资团队
3.2.1逆向培训提升“双师双能”教师比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开展逆向培训,反推培训考核标准,在学校设立“双师教学岗”,在企业设立“双能生产岗”,为“双师双能”师资提供发展平台。制定“双师双能”师资培养与激励制度[5],通过顶岗轮训锻炼、校企互兼互研、激励考核评价等措施制定“双师”培育制度,专业群建设期满,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比例达到80%以上。3.2.2大师进校直接获取一线资源。建设园林古建非遗传承人杨根兴大师工作室、张喜平大师工作室、郑可俊大师工作室,每周安排大师进课堂亲临操作、现场指导,通过组织拜师仪式,构建师徒制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传承香山工匠造园技艺的使命感。苏州香山工匠学院拥有一支传承苏州园林造园技艺和文化的大师团队,兼职客座教授有香山帮传人、古建筑修复大师———郁文贤,古建园林模型大师———郑可俊(作品“明轩”模型陈列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苏宁,蒯祥(造园鼻祖),古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根兴等。在大师引领下,师生可直接获取一线资源,收获独有的教学经验与实操技能(见图2)。
3.3强化技能人才输出,打造高效实践平台
3.3.1“博会平台”合力培养。依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百年园艺园林专业建设的历史积淀,师生科技团队对接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绿博会、花博会、园博会等展园设计与施工项目,自2009年起至今,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在世园会、花博会、绿博会中高标准完成“江苏园”“中国园”等设计与施工任务(见图3),皆获得高规格大奖。将劳动精神引入创新创业的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检验[6]。3.3.2“大赛路径”以赛促教。为参加江苏省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苏州泰山工匠学院每年组织校赛,从古建菁英班筛选种子选手(见图4)。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依托多年蝉联该大赛一等奖的优秀“双师型”指导团队和香山帮传承人大师的针对性专业指导,通过团队竞争、专项集训等方式,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工艺到施工技巧,抽丝剥茧,将理论体系“落地”,专业指导、高效实践,从而以赛促教。实践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手段,苏州香山工匠学院将有效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通过高规格高标准的实际项目、高等级严要求的专业比赛,打造高质量实践平台。
4结语
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以名师出高徒、实践出真知的教育教学理念,校企深度合作,多次研讨论证,制定切实满足职业需求的培养方案;并且致力于对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实操技能过硬的技能型人才;同时紧扣项目实践,通过博会平台与大赛路径,切实贯彻“做中学、做中教”,最终实现“企业融入学校、项目融入教学、教师融入行业、学生融入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5),在应对市场园林古建人才不足的情况时,实施传承人后继者培养计划,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超技艺、“双创”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并推广辐射办学成效,为园林古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途径。
参考文献
[1]卜复鸣.苏州“香山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优化改进[J].职教通讯,2020(2):118-122.
[2]李晓敏.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1(4):26-28.
[3]程兰.高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
[4]刘晓,钱鉴楠.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与行动策略———基于技能习得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42-148.
[5]周军,成海钟,钱剑林,等.“双线四段、筑园塑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7):96-100.
[6]蔡永森.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企主校客”问题治理的现状、特征与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4):203-204.
作者:赵宇丹 周军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