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浅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摘要: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着我国高校“双一流”“新农科”建设进程,是新时期高等院校育人的目标。该文从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角度着手,分析了沈阳工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科研、产业、教学融合发展现状,并以园林专业为例,提出“科教+产教”双融合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以促进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向创新应用型人才转换,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创新一词已被列入我国经济和国力发展提升的核心位置。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肩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研创造、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双一流”“新农科”建设的根本。基于“双一流”“新农科”建设的背景,沈阳工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困境,如教育主体单一、覆盖面不广、资源整合意识不强等。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念的提出,为沈阳工学院优化创新应用型育人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科教融合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已被写进“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1]。产教融合是当下研究的焦点,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研究,一直以来是2个独立的研究方向,关于两者融合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仍少见。园林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梦”的重要载体。“新农科”概念的提出,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旨在培养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应用型农林人才[2]。本文以沈阳工学院园林专业为例,阐述“双一流”“新农科”双背景下,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共同驱动下完善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以期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应用园林人才提供保障。

1教学与科研、产出与教学工作现状

沈阳工学院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沈抚新区内,是一所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虽然已在不断加大教学建设和科研建设的力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但仍存在教学和科研独立脱节的问题。全校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产教融合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1教学工作现状

1.1.1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改革表面化。在政策导向下,沈阳工学院近年在教学改革和管理方面政策频出,鼓励青年教师全员、全面针对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改革研究,尤其倡导OBE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基于该理念进行19级教学大纲的制定,足见沈阳工学院对教学的重视程度[3]。因沈阳工学院对教师岗位聘任考核中对教学工作量有定量要求,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广大教师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且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使得教师工作量较大,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教师没有时间参与到教研与科研中。1.1.2教学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大多课程,主要遵循一本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因教师自身教学改革不够深入,所选教材知识较为陈旧,加之教师参与企业锻炼少,自身科研未开展,导致为在授课内容中新知识和新技术未引入。1.1.3教师团队意识低,课程体系不够健全。虽然沈阳工学院已针对课程体系、课程搭建教学团队,建立课程群,但教学团队间缺乏沟通,课程间衔接和连续性不够,呈现碎片化、零散化。在专业课程上,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教师没有科研支撑,无法完整地将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使学生专业能力片面化。1.1.4缺乏科研指导,科创成果不佳。因科研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被忽视,学生在科创方面缺乏钻研能力,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数量虽不少,但是参与热情不够,科研精神不足,导致半途而废、成果不佳。

1.2科研工作现状

沈阳工学院在科研工作方面不够理想,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在国家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高水平、高层次课题立项几乎为零;从公开发表论文方面看,SCI、EI、ISPT三大检索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少,平均每年仅十几篇;发明专利数量目前较多,但是发明类专利数量很少,多为实用新型类发明及软件著作权;获得市级自然成果奖逐年增加,但教学成果奖和高水平科技成果奖甚少。且高层次科研人才匮乏。目前,沈阳工学院年轻教师比例较大,总体博士比例相对较少,缺少科研团队,缺乏科研人才。由于大多数教职工为硕士学历,且教龄较短,虽说有科研意识,但是真正动手做科研的人较少,多为单兵作战模式,科研团队意识匮乏,且没有学术带头人,所以科研方向不够明确,无延续性。在课题申报时,多为按题起意或临时起意,拟定一个科研课题,缺乏研究基础,导致课题质量差,立项难[4]。

1.3科教、产教脱节

由于建校时间不长,受师资力量和科研环境等的影响,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企业实践间存在脱节现象。大多青年教师疲于完成教学工作,工作2~3年后,开始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在科研和实践教学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工作稍久的教师开始尝试科研项目的申报,利用“两假”深入到对应企业进行锻炼,与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教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几乎未将科研课题与课程内容结合,也未将企业项目引入到课堂,或者衔接不够合理,未做到科研反哺教学,校企合作反哺教学,从而造成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企业实践脱节。

2“科教+产教”融合驱动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应用创新型园林人才培养是沈阳工学院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立足沈抚、服务地方的原则,提出“产教+科教”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产教融合”为基础,确保以产出为人才培养的导向,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科教融合”为保障,适当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强化工匠精神,促进社会竞争力的提升,形成科学可靠的“产+科+教”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如图1所示[5]。

3“科教+产教”双融合下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3.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本着“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2019级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既能够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又能体现人才培养中科研精神,企业项目实践技能培养以及思政育人的目标,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的课程体系。分为4大平台、9个模块,所有课程均在模块下设置完成。构建了“高等教育+企业,全面教育+特色发展,科研+理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敢于拼搏、乐于钻研的创新精神。

3.2转变教学观念,落实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创新应用

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要践行“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的实践育人目标,既要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思想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促进,鼓励学生将学习的舞台搬到企业、行业和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科研和科学发现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将科研、创新、实践的思维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将课堂和课外联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构建产教科教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方案设计项目学习、企业实践、科研实践、课程设计、创新创业训练、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多维度的提升园林专业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行科研开发、创业实践、创新训练等提供优质的资源,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3.3改革教学手段,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中心地位,以产出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除了园林专业特色的现场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基础上,引入项目模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经典案例、经典文化、致敬大师等活动,将思政教育、工匠精神、创新能力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中。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扩大小班化教学的覆盖率,差异化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自建优质数字化和线上教学资源,开拓优质慕课资源,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加强沈抚两地政府、设计院、园林企业、各科研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创建共享资源平台,搭建“理论+实践+创新”的综合性平台。集合行业企业项目,科研院所科研项目和教师科研立项,将新技术、新理念、新研究转换为优质教学资源,将教科研成果、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具体的课程教学单元和实践项目,形成产业、科研、教学联动的创新人才教育格局。

3.4构建创新科研型双师队伍

沈阳工学院园林专业教师团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自有教师2人增至7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其余为硕士学历;校级教学名师1人,双师型教师5人,总体教学和科研水平中等。利用产教科教双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联合培养平台共建,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共商,课程团队共建,实践教学共管,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共抓,科学课题共研,创新竞赛共导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机制。全面提升教学团队教研、科研水平,提升整体师资力量,使其学历、年龄、学缘结构更完善,以“校+企+政”联合平台为依托,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3.5优化产教科教人才培养过程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专业热爱度,增强专业认同感,以导师制为科研单位,打破班级壁垒,将学生融入教师科研团队中,找寻科研和设计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专业信念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价值观。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中融入教师教科研项目和企业实际项目,以项目的形式构成课程任务,组建学生项目小组,方案的设计和成果的制作均以组进行,以此使知识更加具象,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和系统,在此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形成良好的科研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优质的品格。大学二年级开始,将产学研的科研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结合导师科研课题,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和创青春等创业竞赛,强化科创活动与科研项目的对接与转变。经过大学一、二年级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师团队的指导和鼓励下,进一步参加创新设计竞赛项目,如辽宁省雷锋文创设计竞赛,辽宁省动植物标本大赛、计算机大赛等,真正做到以研促学、以赛促学的目的。大学三、四年级分别为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选题主要源自企业合作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坚持“一人一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钻研的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和创造思维,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期间已熟悉企业运行模式和行业需求,并对自己的不足有所思考,逐步完善,增强自身核心价值与竞争力。

4结语

以“产教+科教”双融合主导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与新时代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遥相呼应,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创研的参与度和覆盖度,全面推动“新农科”和“双一流”背景下园林专业向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

参考文献

[1]方刚.实施科教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0):80-83.

[2]刘燕,旦艺豪,王春.“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建设路径探讨[J].黑河学院学报,2019,044:115-117.

[3]董雅宏.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建设策略探索[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2:68-70.

[4]胡迎刚.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科教融合的应用创新机制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20):160-162.

[5]尤玉静,蒋志强,胡敏杰,等.“校+政+企”耦合驱动下的“产教+科教”双融合优化研究与实践——以宁波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J].当代化工研究,2020(18):139-141.

作者:郑海霞 窦雯桐 高鑫宇 万琳琳 单位: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