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内容摘要】契合辽宁现代园林产业结构,培养高技术技能型园林人才是适应园林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学校做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肩负起为辽宁全面建设生态省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的重大责任。本文以辽宁生态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群建设为例,依托高水平的园林专业群建设项目,结合专业发展与行业特点以及企业用人需求,阐述了园林专业群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越性,并对园林专业群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方案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园林专业群;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我国在城市园林方向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城市化率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依据园林行业发展规律和我国目前园林城市化进程以及生态园林发展要求进行推测,辽宁省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市政园林工程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景观设计、市政园林工程行业的增速将逐渐下滑,园林养护行业和家庭园艺行业将会兴起。养护市场将继续增大而且是积累式的增长,从长期来看潜在市场容量较为可观。同时随着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理念将占据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主导地位。辽宁省园林行业与园林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加大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另一方面也对未来毕业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契合辽宁现代园林产业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园林专业群,培养高技术技能型园林人才是适应园林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学校做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肩负起为辽宁全面建设生态省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的重大责任。

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群主要包括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园林技术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行业向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为具体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园林专业企业因其行业季节性特点所限,应届毕业生招聘高峰期为每年3~4月份,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时间为每年7月或12月,毕业生错过最佳择业时间。二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企业顶岗实习和跟岗实习、就业,三个阶段相对独立,联系不紧密,教学实习实训靶向性、精准性欠佳。三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导向性差,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专业方向敏感度差,职业生涯规划性差,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泊,创新创新创业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四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不紧密,缺乏长效合作机制,核心课程学习与工作岗位指向不明显,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五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企业检验反馈迟缓。

三、园林专业群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目标与指导思想根据园林专业群人才培养要求,依托“校中厂”和校外实训基地优势,实施“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坚持职业目标多极培养与专长培养结合,岗位职业技能需求无缝对接与学生职业生涯科学规划长远发展结合的原则,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三段式“两主,两强”的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结合园林专业群特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建立“校场共育、产学同步”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思维,开拓先进教学理念,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为教学载体,做到核心课程与工作岗位对接,教学项目与生产任务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技能对接、教学环节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效果与就业质量对接。实现教学目标能力化,课程体系项目化,教学环境职业化,实践教学全程化,教学手段多元化。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建设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为契机,适应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园林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园林专业群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主要以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考虑行业季节性用人需求的实际情况,将人才培养活动贯穿教学、企业定岗实习与跟岗实习、就业初期全过程。

(一)构建“3-1-1-1”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学程。全学程划分为四段,学程安排上工学交替,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养上呈螺旋式上升进阶递增形式。1.第一阶段(学)。第1~3学期为素质培养和通用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完成素质养成、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专业通识技能培训、园林苗木生产、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三个核心岗位的教学任务与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2.第二阶段(工)。第4学期是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可到校企合作企业根据兴趣及需求选择某一核心岗位进行跟岗学习。由企业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与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师共同指导其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在技能提升的同时,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第三阶段(学)。第5学期为职业能力完善阶段,学生通过跟岗学习充分认识专业能力的薄弱点,有目的地进行完善和补充,提升教师教学靶向性与精准性。学生也可根据第二阶段跟岗实习的实际情况,调整专业岗位方向,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自身与岗位适合度,稳定专业就业率。4.第四阶段(工)。第6学期是职业能力应用培养阶段,经历了第2阶段的跟岗学习和第3阶段的职业能力完善,学生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了初步的规划,而第6阶段的时间段也是企业用人高峰。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岗位顶岗学习,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毕业后完全适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工作无缝对接。

(二)构建三大课堂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构建“教学课堂”、“博修课堂”与“践行课堂”三大课堂体系,将课堂教学、技能教育、专业素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拓展与企业实践融会贯通,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

(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创新能力。按专业及专业研究方向,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引进或虚拟设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孵化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创新导师的指导下,以教师科研课题、技能大赛为切入点,学生参与其中,开拓思维,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创业训练。依托本专业或专业方向注册中小微企业,由学生进行管理并保证运行,每个工作室每年完成一个虚拟或真实的工作项目,孵化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探索分层培养,推动双创教育。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在校企共建的“校中厂”校企联合体,成立品牌学生培养工作室进行拔高人才培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分专业聘请行业大师与专业能工巧匠进驻工作室,引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由大师、教师、学生共同完成,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工作室集教学、生产、科研功能为一体,既是学生培养的场所,也是教师实践锻炼的场所。五、成果成效自2018年以来,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园林学院以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特色专业群计划项目———园林专业群项目为契机,创建“3-1-1-1”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岗位的实际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教学课堂”、“博修课堂”与“践行课堂”相融合的三大课堂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探索人才“分层培养”,依托学生品牌工作室及大学生孵化项目,以完成生产项目为学习载体,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明确学生就业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孵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实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成3个校企联合体(学生品牌工作室),建设6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工作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分层培养。开发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具有示范引领性的省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个,获得“3-1-1-1”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级成果1个。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技能大赛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培养1名北美枫情杯全国林科优秀毕业生。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成3个“校中厂”校企联合体,实现研发、生产、教学一体化。园林专业群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运行实践检验证明,其学程设置完全附合企业用人时间要求,引导学生及早明确就业目标、规划职业生涯,专业教育教学贯穿基础教学、跟岗实习与顶岗实习、就业初期全过程,大幅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校企紧密合作,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先荣,卞洪成.现代学徒制下通过工学交替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J].现代职业教育,2020,42:168~169

[2]徐冲.基于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与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9:220~221

[3]徐金强,王鹏,徐铮.园林特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

[4]吕志刚.基于施工过程的《施工技术》课程现场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J].甘肃科技,2015,12

[5]刘冬花,曹素芝.数控加工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网友世界,2013,12

作者:李烨 唐晓棠 单位: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