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涂鸦对儿童美术成长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涂鸦对儿童美术成长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涂鸦对儿童美术成长的影响

关键词:儿童涂鸦;意义;应用;引导

1儿童涂鸦的概况

涂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绘画者发挥想象力和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有时甚至是情绪宣泄的途径。儿童涂鸦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一岁半左右,持续大概1年,这一阶段是无控制阶段,孩子并不知道手里拿的是笔,也不知道要画在纸上,经常会吃笔或者撕纸。当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不断发展,可以在纸上绘画出一些重复的简单线条,如直线、波浪线,圈圈等,就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有控制的涂鸦阶段。到了孩子三岁半左右的时候,他们会画一些图案,然后会像讲故事一样告诉身边人自己画的内容分别是什么,此时孩子就进入了命名涂鸦阶段。至此,孩子的涂鸦绘画并不是为了要完成什么,只是为了把内心的小故事和小世界表达出来,这时的老师和家长应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借此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和内心世界,鼓励他们,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一点一滴地由涂鸦变成真正的绘画作品。

2儿童涂鸦的意义

2.1儿童涂鸦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造性人才必不可少,各行各业都急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孩子们不仅要在涂鸦绘画中感受乐趣,更重要的是找寻自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一样的成长环境,这使得他们内心深处的小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苏姆霍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手指尖上。”这告诉我们要想锻炼孩子的创造力,离不开孩子动手动脑。当一个孩子拿起画笔涂鸦的时候,手眼协调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进步,他描绘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图案每一幅作品都是自身的一种思维和语言,都是自己脑海里天马行空想法的外在体现。或许孩子的很多想法并不是合乎逻辑的,比如他们会认为蚂蚁可以背起大象在地上奔跑,又或者一棵大树会比山峰还要高。正是因为孩子的童真和稚嫩才会让他们的作品生动有趣,这是成年人想象不到的。此时老师和家长如果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孩子,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他们就会更加热情地表达自己,绘制出更多优秀的涂鸦作品。

2.2儿童涂鸦丰富儿童的情感

儿童涂鸦往往是自由随意的,处于涂鸦期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但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是多变且不稳定的,于是只能利用线条和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虽然在涂鸦的过程中不会考虑色彩构图等问题,但他们所画的就是他们所想的,老师和家长就可以通过这些涂鸦作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也正因为如此,儿童涂鸦有了一种独有的神秘感,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奇奇怪怪的构图,五彩缤纷的颜色,都是别样的美。毕加索说:“我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却花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个孩子一样。”儿童的世界是最单纯美好的,儿童时期的涂鸦作品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和目的性,童心是最天然的审美态度。

3儿童涂鸦的应用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儿童涂鸦作品不再是简单的线条和图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儿童涂鸦作品实现再设计和再创造,尤其是与儿童相关的领域,如儿童服装设计、儿童公共空间设计,玩具或者文具等。以儿童为用户的产品,设计师首先考虑的就是儿童本身,孩子希望被自己喜欢的元素围绕着,设计师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孩子的涂鸦为原型来启发自己的思维进行再设计。在时尚领域,个人风格永远是最重要的,人们追求造型独特和新颖。儿童涂鸦恰好是与生俱来最纯真和独一无二的表达,有些儿童涂鸦作品甚至和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极其相似,与时尚产品相互碰撞出有趣的火花,也让大家品味到不同的艺术体验。

4儿童涂鸦阶段的正确引导

儿童喜欢涂鸦,在涂鸦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寻找到快乐,获得自信心和满足感,此时老师和家长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切勿用成年人的眼光对待孩子的涂鸦作品。儿童涂鸦时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情感的表达,寻求一种生理上的刺激。孩子希望大家理解自己的世界,会积极地向身边的人讲解自己的作品,在不被理解的时候则会很失望或者生气。而恰恰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否认孩子的涂鸦作品,认为他们的作品过于抽象、不够写实,甚至用最刻板的简笔画形象要求孩子临摹,对孩子继续涂鸦绘画造成不小的打击。儿童涂鸦的精髓在于过程,而不是最后大人口中的好看与否。对于涂鸦阶段的孩子而言,长期使用同一种绘画工具和绘画方式也会产生厌倦的心态,对绘画失去兴趣。多种绘画方式能够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经常更换绘画材料,使用蜡笔、彩铅、水彩,马克笔等,或者加入手掌印画、沙画,简易版画拓印等绘画形式。老师和家长尽可能地与孩子共同参与,耐心地引导孩子大胆地画出最真实的自己,不断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从各个角度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真正爱上绘画,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5结语

儿童涂鸦是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必经之路,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其过程也给孩子带来愉快的体验。现阶段儿童涂鸦在众多领域被进行再设计,并取得显著效果。老师和家长应重视儿童涂鸦,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的美术道路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罗恩菲德(美).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王仁军.谈幼儿涂鸦行为与人的初级社会化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3]朱晋.儿童绘画涂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3(6).

[4]庄婷婷.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快乐涂鸦、健康成长[J].教育科研论坛,2011(03).

[5]王晓丹.幼儿涂鸦中创造力的培养[J].美与时代(下),2014(10).

[6]田丰海.谈涂鸦美术对幼儿创造力潜意识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李诗晗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