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半开放式结语高中美术鉴赏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介绍了三种半开放式结语:知识引发知识、技能关联技能的结语,留空间、撞火花的结语,促探究、引发兴趣的结语;并结合案例探讨了半开放式结语的应用。
一、半开放式结语分类
半开放式的结语是有意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在解决本课重难点和关键的同时,加深对该部分的关注和理解、认识和掌握。半开放式结语一般分为三种:知识引发知识、技能关联技能的结语;留空间、撞火花的结语;促探究、引发兴趣的结语。
1.知识引发知识、技能关联技能的结语
该种结语是通过复习本课知识与技能A,引发新知识B1、关联新技能技法B2,以达到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形成知识体系的目的。该种结语设计的关键是用A引发B,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A是导火索,B才是真正的目标。由A———B是知识温故知新、承前启后、不断拓展的过程。这种方法的优势是:(1)知识体系完整,形成某一个学习领域的知识结构;(2)给学生思考留下一定时空,学生的思维可以朝着预定的方向驰骋。例如19世纪法国印象派美术鉴赏教学小结设计,应围绕着“印象派”这一概念A,引发出“新印象派”(B)、“后印象派”(C)系列内容,从而形成19世纪初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印象派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脉络。教师设计该种结语还需要考虑三点因素。因素一:教师应熟读教材,对教材内容了然于胸,在设计和实施该种结语前,应对关系到A———B之间的知识作系统整理、掌握。因素二:在A引发B知识、A关联B技能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其份量、注意其比例、控制好时间。因素三:始终要引导学生关注A的基础性,还要关注B与A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更要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该内容。例如,19世纪法国“印象派”知识内容,就对60年代的我国油画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教材中油画作品《夯歌》是典型“印象派”风格的画作;学生会通过“关联性的结语”,对美术是无国界的、经典的美术作品永远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有深刻的认识。
2.留空间、撞火花的结语
留空间、撞火花的结语特点是:结语的设计不仅给学生流出一部分空间,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关键是设计的问题能引发思维碰撞。该种结语不适合所有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但比较适合作品较多、艺术观念前卫的美术鉴赏课程。其突出优势是小结阶段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踊跃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问题争论,发表不同想法,引发学生对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积极思考,这种结语改变了学生已经习惯的封闭式小结现状,达到让“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伴随学生学习始终的目的。当然这样的结语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一是假如问题的设计和留出的时间不相适应,容易出现小结局促、着急结课、或者拖堂的现象;二是如果问题设计不当,容易出现意见一边倒、思维碰撞不了的现象;或者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但没有出现预期的积极思考、踊跃参与、探究问题的效果。为此,教师进行该种结语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对教材应熟读和精通。这是保证开放式结语设计的最有效途径。第二,对问题设计的结果要有充分的预见和把握。对结语中问题设计可能产生的效果应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方法,包括问题的探究会有几种答案、占比大约是多少、还会出现怎样的不同答案等,教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时间的掌控。小结时间与问题难易度应相适应,还要预计出思维碰撞争论的时间。
3.促探究、引发兴趣的结语
促探究、引发兴趣的结语设计要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找准“探究点”进行结语设计。其特点是问题设计要具有可探究的可能,能够引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它与上面的“留空间、撞火花设计结语”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前者注重碰撞思维火花;后者关注“引发兴趣”。共同之处是“半开放式、留空间”。那么,需要怎样选择问题、提问的突破口又应该怎样设计呢?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应是美术鉴赏课程中具有健康审美情趣的问题;(2)应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能驾驭、有研究意义、并能激发探究热情的问题。该种结语设计不适合所有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封闭式结语穿插使用。使用方法因课程内容、学生学情等因素而定。
二、半开放式结语的课例应用
1.知识引发知识、技能关联技能结语的课例及分析
课例: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2]107-112教师可以这样设计:①本节课学习和鉴赏了印象派作品系列,谁能用印象派开创者、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说明“印象派”概念和特点?②《日出•印象》还让你看到了“印象派绘画有怎样的追求”?同时说明他们的作画过程是什么样的?③“后印象派”是怎样产生的?又有怎样的特点?结合主要画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说明。④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在对世界美术史发展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局限性又是什么?该结语的设计思路是以印象派产生(A1)、发展和技能(A2)以及追求开始,引发新印象派的概念(B1)和技能(B2)、再到后印象派产生背景(C1)、发展历程(C2)以及艺术主张(C3),其实是对以法国为代表的19世纪欧洲美术的一个概括,帮助学生理出清晰而明了的印象派发展的脉络。教师还可以这样设计,用作品A、引发作品B、再引发作品C。这并不是单纯在小结阶段引领学生观赏作品,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作品《卢昂教堂》(A)(面对户外景物不断变化的光线,必须以直接、迅速的笔触捕捉下来)技能特征的分析———引发对新印象派画家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B)(“点彩画法”)技能特征的分析———再引发对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作品《阿尔的小屋》(C)技能特征的分析,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美术史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更是一个“技能技巧”上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再回望这些派别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程和艺术的主张,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当然,这样的结语设计需要教师至少具备两点专业素养:①对现代欧洲美术史尤其是对法国美术史中的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艺术追求熟练掌握和应用;②对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技能技法特征的关注、掌握,并能对其细微的不同给予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只有具备上述两点才能设计并使用“技能关联技能”的结语设计。
2.留空间、撞火花设计结语的课例及分析
课例: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第二课时《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2]107-112教师可以尝试这样小结:教材在阐述“后印象派”产生背景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它产生的直接原因“印象派的局限性”。那么,你怎样看“后印象派”?你觉得它能否克服印象派的局限性,他们的作品又有怎样的特点。由于教师的结语很开放,学生很可能得出各种答案,例如,有的学生小结:“印象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描绘和纪录“瞬间”的光影,如果把这个当成是“局限性”、或将这个局限性变得不局限了,那么,就失去“印象派”绘画的特质了。有的学生小结:若将“印象派”与14、15世纪的古典油画作比较,我还是觉得古典油画美!没有笔触、特别细腻,当然,也不缺乏思想性和艺术追求。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出多种观点,推动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这种结语设计为学生的复习留下充足的空间。以印象派的“局限性”展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实现了“一人搭台,全班参与唱戏”的设计初衷,在小结时学生能自主复习知识和艺术理论。如果说上面的结语设计是侧重于“留空间”的结语设计,那么,下面的结语则是倾向于“撞火花”的结语设计: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印象派似乎局限性比较突出,如一个是它模糊了写生和创造的界限、拿写生当成创作;另一个局限性就是忽视作品内容而过于注重外光下的光色关系,恰恰这个就是印象派的最突出的特征,也正是这一突出的“局限性”才给新印象派的产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新印象派是否弥补了这一局限性?新印象是否又留下新的‘局限性'?”这种“撞火花”式的结语设计,可以引发老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在小结阶段围绕一个问题共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展示了一条清晰的链条:“现代派绘画创作越来越主观,从法国印象派的发展历程就可见一斑。”
3.促探究、引发兴趣结语的课例及分析
(1)古希腊人信奉各种神灵,把制作雕像和建造神庙看作是对神灵最大的尊敬,神庙用雕刻作装饰,与雕塑融为一体。如《帕特农神庙山花装饰雕刻———三女神》《伊瑞克提翁神庙》(2)古希腊人是以人的形象和思想情感去塑造神灵,所以,古希腊神像在外表看来是人像,如《赫尔墨斯与幼年的狄奥尼索斯》(3)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最美的,向他们敬奉的神灵展示人体,是对神灵的最大奉献。如《掷铁饼者》(4)古希腊人崇尚以和谐为美的美学观念,不断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如《拉奥孔》。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说出相关点的时候启发引导,同时在总结时要强调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和其文化对今天的影响:建筑方面的多立克柱式一直被我们所推崇和使用,如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门厅的柱子;达芙妮牌子的女款鞋,就是用希腊神话月桂女神达芙妮的名字命名的;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星座”,也是出自于古希腊神话。本结语设计是以“古希腊美术为什么取得伟大的成就”为讨论题,用学生熟知的“星座”“达芙妮”“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为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这种结语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用学生感兴趣的“古希腊美术取得成就的原因”引发另外一个“兴趣点”即:“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就”,继而联系“我们身边兴趣点”,如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门厅的柱子、达芙妮牌子女鞋以及星座。“身边熟悉的生活的兴趣点”是最大的兴趣点,因为,人类文明从来都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古希腊古罗马从来都没有停止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93.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美术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相毅敏 单位:大连教育学院高中研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