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美术作业的多维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美术作业的多维度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析美术作业的多维度设计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在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的作业相比,美术作业有其特殊性。美术作业旨在借助趣味化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美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学中有许多制约因素,严重阻碍美术作业作用和价值的发挥,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着手,设计契合性更高的作业,实现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作业;设计

作业的内容封闭僵化,形式机械单一,缺乏层次性和个性化,这是当前作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其结果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难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的美术教学,教师喜欢布置模仿型作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受阻,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创新美术作业的形式,优化美术作业的内容,是美术教师需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一、关注兴趣爱好,设计趣味性作业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尤为强烈,学习的内驱力自然增强。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对单调乏味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儿童一直对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疲劳感,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可见,兴趣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是极大的。如教师讲解教材中的作品,学生根据作品的特点进行模仿创作,这是最常见的美术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易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模仿,学习活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小学生天生好动,动态变化的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也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因此,设计美术作业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趣味性作业,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深入探究新知。例如,教学苏少版四年级上册《海洋世界》一课前,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海洋生物了解的较多,也比较喜欢手工制作。然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表现海洋生物,抓住海洋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描绘。于是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海洋动物,在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后,对其进行三连拍,将该动物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出来。”设计这样的作业,不仅生动有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对动态的作业形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趣味性作业,使学生对作业保持持久的兴趣,在快乐、积极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

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形成审美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使学生个性的形成。小学生接触美术学习内容的时间有长有短,个体间的起始水平及发展潜能存在极大差异。如果教师设计千篇一律的作业,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导致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发挥。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他们展开交流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再在此基础上设计层次性作业。

例如,教学《粉印纸版画》一课时,教师发现学生对纸版画的了解情况不一,大部分学生不了解纸版画,只有少部分学生对纸版画有基本的了解。针对学生的这一现象,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擅长绘画,有的学生擅长雕刻,有的学生喜欢大象,有的学生喜欢公鸡,还有的学生喜欢狐狸。针对学生不同的喜好,教师设计以下的层次性作业:在刻板上雕刻出一个你喜欢的、简单的动物;在刻板上雕刻出一个你喜欢的、复杂的动物;在刻板上雕刻出多个你喜欢的、简单的动物;在刻板上雕刻出多个你喜欢的、复杂的动物。教师设计这样的层次性作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

因此,在设计层次性作业之前,教师要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调查研究,为作业分层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另外,设计层次性作业,可给学生提供美术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想象力得到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个性特征得到凸显。

三、关注现实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更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领悟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价值。”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美术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接轨现实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实践性作业,就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在观察中调动思维,抓住景物、事物突出的特点。

用生活装饰小学美术课堂,是现代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实践,顺利完成美术作业。例如,教学《乘车印象》一课时,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场景,感受乘车人不同的情绪变化。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设计以下场景:“星期一的早晨,李华早早起床,乘坐公交车去上学。在上学的路上,他碰到了三个人,分别是上班的阿姨、去医院看病的大爷、和他一样去上学的学生。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具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展现出来?”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绘画。设计实践性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锻炼。

上述教学,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探索美术与生活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学习收获丰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关注学习主题,设计开放性作业

教材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按照一定的内容和主题编制而成,所以美术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在主题的指引下开展的。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有主题意识。学生最熟悉的美术作业形式就是教师设置一个主题,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这是常见的作业设计思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透,传统的作业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业形式多元化已成为现代美术教学的具体要求。

例如,教学《小泥人》后,教师布置了一个捏泥人的作业,并给出多种选择:“这个小泥人可以是动画片中的动物形象,可以是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制作时,可以捏出动物、人物的某一动作,如跑、跳、踢腿、挥手、弯腰、伸手等。”作业布置后,学生认真思考,选择相应的主题进行制作,课堂学习氛围异常浓郁。制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制作的泥人展示出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点评。上述教学中布置的作业,虽然只有一个主题,但主题之下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捏泥人的方法,探索欲望被激发。

设置开放性作业并不意味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教师可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切入,独特的观察视角能够为学生带来新的认知,对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感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冒玲琳 单位: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