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的应用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应用比较法,这种方法既能达到专业教学的目的,又能巩固学生的美术基础。该文首先概述比较法的概念、特征和教学目标;其次,提出在高中美术鉴赏应用比较法的意义;最后,着重探究高中美术鉴赏中比较法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美术教学美术鉴赏

一、比较法概述

1.概念

比较法是根据某一标准,筛选有联系的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实现事物的分类。这种方法是一种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对照方法,可以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并从根本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比较法是确定事物异同点和联系的思维过程,任何事物都能在相互比较中凸显差异性。借助对比法能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事物的异同。在美术鉴赏中应用比较法,教师可对不同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理解和评价,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特征

(1)可比性基于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对象的选择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同时,要避免为了比较而比较。不同美术作品的可比性建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教学。(2)经验性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学生在生活经历、理解程度和艺术修养方面均有差异,在比较中会重视自己的经验。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应用科学的比较方法,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3)超越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作品的非孤立性决定了比较法的超越性。在比较中,作品体现出的内涵有可能超过鉴赏本身,也有可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对一切可比较的艺术现象或者艺术作品的比较,最终能达到鉴赏和理解的目的。

3.教学目标

高中美术鉴赏中应用比较法的教学目标在于:第一,使学生理解比较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掌握比较法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二,教师要通过介绍、引导,使学生在与教师、其他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法的应用特征与效果;第三,以反思和总结的方式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自主拓展比较法的应用。

二、高中美术鉴赏中比较方法的应用意义

1.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表现在发现、欣赏与表达等方面。美术鉴赏课程可为学生提供视觉与感知层面的教育指导,使学生学会在海量的美术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素材。在高中美术鉴赏中,比较法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美术作品鉴赏的重要方法,应用比较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素描基础构图讲解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现不同的构图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最和谐的构图模式。又如,在美术创作材料与技法的讲解中,教师可通过对比不同的材料与技法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让学生综合分析出一种最适合表现主题或内容的组合。

2.培养创造性思维

艺术欣赏具有创造性,美术鉴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受众群体是广大高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对于事物的分析、判断、想象和推理能力,但是并不完善。通过比较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更独立地思考与发现,并将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应用于艺术性创造。比较法能增强学生对于作品风格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更充分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将这种方法融入逻辑思维,不仅能帮助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而且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3.促进个性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并非是将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而在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以及美的修养。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美术鉴赏中,可增强课堂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美术艺术作品与社会、自然、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不同风格、材质、形式的独特艺术性。如,在通过横向比较方法对比、分析中国美术作品与西方世界美术作品时,学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表达自我意识,达到求同存异的目标。

三、高中美术鉴赏中比较法的应用方法

1.纵向对比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会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应用比较法,学生可借助“时间”这一发展标志,运用纵向比较法比较不同时期的同一美术元素的表达方式。如,某地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的过程中,以鞋子为纵向比较的元素,将不同历史时期画家创作的各类与鞋子相关的艺术作品,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有我国魏晋时期的丝织履、唐朝时期的锦缎鞋、宋朝高筒靴等。通过纵向对比的方式,学生从鞋子的颜色、绘画技巧和画面构造等方面阐述了不同时期鞋子的不同特征,了解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不同时期鞋子的特征,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横向对比

(1)不同地域的对比在鉴赏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时,教师要明确这种对比方式涉及的艺术作品范围大、题材丰富且受众广泛。为了避免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对美术作品鉴赏产生影响,在高中美术鉴赏中,教师可以选择横向比较法。通过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鉴赏,学生可以看出我国传统艺术作品创作中的“道”。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不解之缘。我国传统绘画作品集中体现了“意在画外”和“寓情于景”,水墨画尤其展现出了追求独立和精神理想抒发的强烈情感。与之相比,西方社会的绘画艺术则更加理性,贴近实际生活。西方社会的绘画作品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于“模仿”和“遵从”,历史上许多绘画艺术流派的诞生,都是基于真实、理性的审美心理。(2)不同流派的对比不同流派之间的对比分析也可以被归类到横向比较范畴之中。如,在“中国近代美术绘画艺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对比分析岭南画派与上海画派两个流派美术作品的特征。其一,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的名称来源主要是因为其代表画家如高剑文、陈树人和高奇峰等人聚集于广东地区,因而被称为岭南画派。岭南画派艺术家在美术创作中,主要借鉴了西方社会西洋画的绘画技巧,十分擅长素描和写生,并将吸收的外来绘画艺术技法与本土绘画模式相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岭南画风。岭南画派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代表流派,其改革了传统国画,吸收、借鉴了西方美术绘画创作的技法。不仅如此,其在创作与发展中还积极传播新思想,推广美术教育,宣传图画革命,强调了时代精神,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其二,上海画派。上海画派的代表人物有赵之谦、吴昌硕、任颐和虚谷等人,主要是由一群旅居上海一带的江浙画家组成。上海画派画家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写意和泼墨,并结合了篆刻和书法的技巧。他们擅长动物、人物、花卉、果蔬的写生。上海画派在创作中积极吸收了西方社会在美术创作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的传统艺术绘画作品进行了创新。此外,上海画派重点提出了将文人绘画艺术作品与民间美术相结合,创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3)不同题材的对比横向比较法还可以被应用到对不同题材美术作品的对比之中。如,在绘画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机会鉴赏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艺术和实用艺术、大众艺术和单独领域的艺术、历史遗存和现实资源等进行对比研究。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大美术”性质的美术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要求教师和学生要重视不同种类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以此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体系。对比不同的美术题材,可突出不同美术种类、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同时能彰显不同作品的特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视角有所不同,对于事物的关注点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表达美的方面,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同题材的表达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实际精神却是一致的。

3.艺术与现实对比

现实生活是美术作品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作品可以被视为对现实生活的升华。以艺术、抽象、夸张等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美表现出来,是艺术的创作方法。在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使用观察比较方法,感受其中的意境,同时欣赏生活中的美。如,某地区高中美术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水墨山水画的相关内容时,将近代水墨画领域的杰出画家李可染先生的画作《漓江胜景图》作为美术鉴赏的范例。同时,教师还收集了一些漓江自然景象的文章、图片与视频影像资料。通过运用将美术作品与实际景观相比较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美术知识,明白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内涵。之后,教师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术创作经验,试着将自己的感情注入画作,分析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的思想感情。借助比较法,学生明白了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了解了画家运用美术创作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结语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内容逐渐丰富的情况下,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发展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十分必要。比较法的合理应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更清晰地分析美术作品,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扩充自己的艺术知识储备,提高艺术审美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勃.比较法在普通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应用.甘肃教育,2019(11).

[2]王荣荣.巧用“比较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内蒙古教育,2016(20).

[3]魏梅霞.论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5(34).

[4]王婧.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作者:程鑫 单位: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