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教学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教学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文章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通过对该校美术学专业的水性材料绘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考查和分析,总结了该课程所取得的阶段性教学成果,思考教学中存在师资、学生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探索地方高校美术专业中水性材料绘画课程的最佳教学模式和解决方法,提升地方高校的美术学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

关键词:水性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水彩画;实验

近年来,国内多所高等美术专业院校相继开设了水彩画专业,其中水性材料绘画课程成为教学的一大特色。如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作品具有当代性和实验性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当代水彩画教学的活力。水性材料绘画课程能够拓展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水性材料绘画具有当代性、绘画性和实验性的特点,因此该课程能够挖掘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近几年通过大量的调研,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于2013年在美术学专业水彩画方向开设了水性材料绘画课程。根据该课程的建设和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水性材料绘画课程教学概述

水性材料绘画课程是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专业水彩画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是水彩专业学科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水性材料绘画是在掌握水彩画基础上拓展水彩画创作的新材料、新语言形式,是当代绘画视觉语言及观念的探索,也是水彩画当代性语言表现与实践的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性材料绘画的材料语言和审美特征,熟悉水性材料绘画的表现规律,提高对水性材料绘画的表达能力。从水性材料的性能、表现规律及绘画视觉语言、观念的因素中,培养学生发现客观物像美学因素的敏感性和艺术表现的激情,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与发挥想象力的创作表现能力。该课程共80学时,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水性材料绘画的目的、意义、特点、起源和发展情况,熟悉水性材料的性能,掌握水性材料绘画的一般的方法与步骤及有关特殊技法,掌握用水性材料的表现语言、水性材料绘画的表现规律、水性材料绘画表现实验性研究、当代绘画视觉语言及观念的探索、水彩画当代性语言表现与实践肌理在水性材料中的艺术表现等。水性材料课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水性材料的性能及色彩表现方法,能够用各种水性材料制作出不同的艺术语言和效果。第二阶段使学生掌握不同物体的肌理和材质表现规律,通过运用水性材料对肌理进行探索和实验,让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水性材料制作不同材质的肌理和质感,熟悉水性材料的特性和表现技法。第三阶段通过运用水性材料对肌理的探索和实验,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水性材料的技法、色彩、明暗、材质的替换等,培养运用不同的肌理进行水性材料创作的能力。第四阶段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水性材料的表现技法,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水性材料进行画面的构图、明暗、色彩、体积、空间、肌理的表现以及处理画面的综合能力。

二、水性材料课程教学中的阶段性成果

水性材料绘画课程在宝鸡文理学院已经开设了七年,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教学方法,目前该课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在水性材料绘画课程中采用实验与创作结合的教学模式。水性材料绘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注重跨媒介、跨学科艺术的融合,探索水性材料语言的最大张力。因此,该课程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实验的方式去进行水性材料探索。在实验性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探索水性材料绘画表现的多向度。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长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的成果运用到创作中去,将实验与创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在此过程中对创作的积极性也加强了。通过实验和创作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强了对艺术创作的实践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不再是以往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自发性地学习。

2.针对水性材料绘画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由于水性材料实验阶段所涉及的材料工具和实验量较大,因此,教师将学生分为以3-4人为一组的若干个小组进行学习。小组同学能够分工合作,寻找和挖掘各类水性材料进行实验,大家相互交流和探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新发现,共同记录实验中不同材料的各种变化和效果,课程结束时每个小组完成一份水性材料实验报告。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通过水性材料课程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他们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3.在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基础上,进行评价式教学,实现实验成果的资源共享。当学生被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水性材料实验时,每个小组会产生许多新的实验成果和发现,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同学把每个阶段的实验成果记录下来并粘贴在教室的公共区域,小组负责人将实验过程和成果进行讲解,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实验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评价方式,该方式并不关注个体的强弱胜负,也不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而是关注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作为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在水性材料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水性材料绘画课程学习。水性材料涉及的材料和语言十分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归类列表法进行学习。对水性材料进行列表归类,就使繁杂而又丰富的中外水水性材料变得简明、清晰、一目了然。学生看了分类表以后,就必然会引起联想和思考。引导学生进入类推思考的领域,如学生在分类表中看到作底法可采用胶底、粉底、丙烯底等,就必然会类推或采用其他方法,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和激发出新法的创造作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画法进行适当推理,在学生了解了画法以后,对画法加以综合推理和预见其可能的发展情景。如介绍对印法时,在列举了玻璃板、塑料板等对印方法后,启发学生推理、设想出其他的对印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进一步去实验、创造。

三、水性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通过水性材料绘画课程的教与学,教师收获到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学生也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下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艺术视野。然而,该课程在我校开设的时间仍然较短,地方高校相比其他高等美术名校,在信息平台、教学资源、学生素质等方面仍显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首先,从事水性材料绘画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是教学中面临的一大瓶颈。水性材料绘画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该课程在湖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已有较长的教学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平台,并且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学效果显著。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西部的地方院校,水性材料课程开设时间较短,教师所处的平台和教学资源不足,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水性材料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处于边摸索边教学的状态,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仍带有某种实验性。教师个人在水彩画创作中也大多采用传统的水彩画技法,对于水性材料的探索和实验较少,相关知识点掌握欠缺,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经验匮乏,有时仍存在对学生引导的偏差。基于以上分析,一方面,应该大力提升该课程主讲教师的艺术素养,提高教师对水性材料艺术的认识和感悟力,加强教师自身对水性材料在创作中的运用。可以通过与兄弟院校或名校的交流与学习,借鉴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参加水性材料绘画相关课程的研修班,学习水性材料绘画相关知识,进行水性材料创作实验;举办水性材料教学成果展,或者与兄弟院校举办水性材料绘画交流展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提升水性材料绘画的教学经验和教师自身的艺术素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只重实验过程,轻视实验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较强的积极性,对水性材料的实验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地完成作业。但是存在实验结束后不认真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的现象,往往凭印象对实验过程的记录草草了事,有时出现材料漏泄或者实验程序错误的问题,导致在创作阶段不能很好地将实验成果运用到创作中去,实验效果在创作中表现不足。水性材料课程的实验阶段是学生熟悉和了解材料性能的过程,是水性材料创作表现的基础,实验记录为创作中的表现提供最真实可靠的依据。因此,实验记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实验记录的重视,可以将实验记录的方法加以总结和引导,也可以收集选择较好的实验记录范例讲解给学生,通过评价式教学进行小组实验记录评价和对比,使学生增强对实验总结的认识。最后,在水性材料创作表现阶段,还发现学生从实验到创作的转换存在理解和认识不足。有些学生混淆了实验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误把实验效果当创作,画面出现了滥用、泛用材料的现象,简单地照搬实验效果,将实验效果理解为艺术语言和风格,没有真正认识什么是水性材料创作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应鼓励学生从实验中提取创作元素,对画面的艺术语言和材料运用进行感受和把握。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教具、范画、多媒体等有效的示范教学,帮助于学生区别实验与创作的意义,学会如何把实验的成果运用到创作中去。可以启发学生从实验成果中寻找创作灵感,也可以在创作中选择相应的实验成果进行运用。引导学生对绘画的认识,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学生探索作品的立意构思与材料的关系,以及画面整体艺术表现的特征。水性材料绘画课程的开设是美术学水彩专业教学适应当代艺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当代意识、实验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培养水彩画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水性材料课程的教师需要提升自身艺术素质,加强对水性材料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摸索适合地方高校美术学水彩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崔相录.迎接21世纪发达国家教育改革探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李凯煌.水彩艺术与人文教育问题——对当前美术教学状况的反思,艺术评论,2011(02).

[4]曲今伟.雨夜自语——对于水性材料的思考,美苑,2012(04).

作者:栗珊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