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关键词:美术类高校;人才培养;提升对策

美术类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美术人才的摇篮。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数量逐渐增加,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日益成为国家、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广州美术学院近十届毕业生就业创业调查情况为样本,结合美术类高校(以下简称:高校)的实际,分析其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认识其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及提升对策。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政用产学研”合作特色鲜明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门类以及书法、摄影等。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①美术学科本身具有全体性、基础性、多样性的特点,是社会开展美育、传播美育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美术又被赋予了社会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人们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部分和各环节都会与美术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美术类高校在“政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特色日益显著,在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以及与相关产业行业的联系日趋紧密,人才培养的社会属性强,其培养的人才适用面广、社会接纳度高,体现出较高的人民性和时代性。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采取“工作室制+课题制”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业内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形式,引进了一批学术科研价值和市场应用价值较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学术科研攻关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实践能力。

(二)专业教师教育引导作用突出美术类高校教育教学与普通高校相比规模较小,专业课教学大多采用小班授课的形式完成,由于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专业教师“传帮带”的教育引导作用显得较为突出,教师与学生关系较其它专业联系更为紧密,学生对德高望重、教学水平高的专业教师较容易萌发崇拜模仿的心理,德艺双馨的专业教师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个人的成长留下深刻影响,专业教师个人的文化修养、处世风格、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等对学生容易产生更直接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工作室或校友、学长的公司企业工作实习,多数毕业生经师长推荐或个人自荐等方式从事美术设计相关工作,工作类型大致包括:美术教学培训、艺术设计、绘画创作、雕塑创作、考研升学或出国留学等等。

(三)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较强美术,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属性,从美术教学的本原来说,追求原创的不同个性和特色,主张千人千貌。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逐渐孕育出创新思维和创造个性,加之美术学科本身的专业性和技艺性较强,每年毕业生中选择微创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都较一般高校更高。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孕育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个性与学科专业具有的专业性、技艺性、创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相互作用有效地促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动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广州美术学院20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选择自由择业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接近全体毕业生人数的近10%,在普通高校中位居前列。其中,绘画(含:中国画、油画、版画、实验艺术)、雕塑专业毕业生选择与专业学习相近的就业形式,坚持个人纯艺术发展道路,选择自由择业或自主创业人数较多、比例较高。

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美术类高校由于招生规模较小和能力要求上偏向于专业能力水平上的“优中选优”,实际招生情况来看,更容易招到专业潜质较好的“偏才”。在这其中,文化分和专业分“双高”的学生仅占到少数,多数学生的文化分并不占优势或偏低,但这一事实却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着一定的距离。未来经济社会是一个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社会对人才需求质量要求更高、产品输出质量、附加值要求更高,要实现党的报告提出的,在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美术人才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要更好地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要求,无愧于人民需要的优秀美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社会营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高雅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应该努力培养出更多高文化素质和高专业技艺水平的“双高”美术人才。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日益提升,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方面能出类拔萃的人。要达到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美术人才的培养除了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专业能力水平以外,还需涉猎广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阅历,努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关注社会和民情,坚持扎根于时代、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人民,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道路。但目前美术类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广泛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学生专业技艺突出,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多年来一直是美术类大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美术类大学生应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砺品性,坚持多求知、多阅读、多实践、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和时展大潮,学会与不同职业类别和不同学业背景的人交流共事,学会与人合作,坚持知行结合,努力将自己发展成为复合型的美术人才。

(三)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待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的是学术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自主创业等多方面能力。美术类高校应推动学生多方面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着力增强师生学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攻关能力,鼓励师生同创出佳绩,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同时结合学生以微创业、自主创业(或创意创业)为主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目前美术类大学生依托自身的专业技艺,创业类型以自由创作、美术教育培训、开办工作室、画室等占绝大多数,创业特点更多是单打独斗或小团体式的学科领域较为单一的创业模式,许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有较高的热情,显得信心满满,但在市场拓展、项目融资及团队组建管理等方面遇到困难时显得办法不足,大多数创业项目的市场化程度、知识融合、业务融合程度都有待提高。经过调查组对近十年创业毕业生的调查走访和情况了解,一些毕业生反映创业失败的原因包括:自身能力不足、经验方面的欠缺和方向选择的失误等等。

三、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思考

(一)实施科学规范管理,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美术类高校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虽有其自身特色,但在教学管理方面却具有与普通高校所共有的共性和一般性,即:“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要努力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经多方评估反馈修正后严格执行。同时,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应围绕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优良教风学风的养成开展工作,依托高校各部门的协同联动,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教学体系的综合效能,进一步发挥教师“为人师表、身正示范”的教育引领作用,树立良好教风,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培养挖掘学生骨干队伍并努力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完善学风建设的制度约束,推进形成良好的学风,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积极做好各类学生的资助帮扶和心理咨询辅导,合力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业务辅导,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多措并举,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创新思维》《设计思维》《创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等必修课,推出一批精品课、示范课和选修课,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实训和培训,对学生普及创办企业、经营企业、企业注册融资及团队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学术交流及相关活动,如:每周举行创新学术论坛、每两个星期举办创业沙龙、每月邀请知名校友、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举办创业讲坛、每季度举办创新创业成绩汇报展、每学期举办学生创意作品市集、每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实训、每年举办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每年邀请相关企业和投资机构来校举办创业项目评审对接活动等,提高学校创业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对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学生创业团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聘请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各一名作为指导老师。同时定期举办针对教师的创业师资培训,将每年选送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与邀请业内专家来校讲学相结合,合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三全育人”理念对全体本科生开展就业指导。对在校三(四)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动员和宣传,要求学生在进入毕业季前梳理好个人在学业等各方面的奖励荣誉及成绩,设计制作好个人简历和作品集,做好必要的就业求职准备,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设置见习实习学时,引导在校三

(四)年级学生走进就业市场,了解艺术类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并定期安排知名校友、专业骨干教师为学生做就业辅导报告,鼓励发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对学生就业价值观、就业意识等方面加强辅导,使学生克服不急于就业和慢就业的心理,为毕业生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推荐学生去相关单位就业实习。在学生毕业年度的上、下学期,分别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流程及手续办理、就业政策法规辅导、敬业乐业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对学生开展面向个人或团体的就业咨询,运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做好相应的教育辅导和就业宣传,提供“全覆盖、零距离”的就业指导服务。

(四)完善生涯辅导,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从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始普及职业生涯辅导,通过专业名师的教育引导,使学生对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我,分析自身优缺点,要求其结合学科专业的规律做好学习计划和学业规划。进入大学二年级,以小班形式讲授《职业认知与职业规划》,以课程作业的形式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制定好个人的阶段学习目标,由任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定期督导学生每一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并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的形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竞赛获奖者予以表彰,选拔优秀的个人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竞赛,通过以教促学、以赛促学等形式,以课程作业及竞赛的方式普及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使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学会使用职业规划的相关工具和方法辅助开展自我规划,帮助学生进一步规划或纠偏个人生涯发展目标,在大学阶段逐步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进入三、四年级,依托专业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结合对经济社会环境的认知,使学生了解认知拟从事专业职业行业的发展情况,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好一定的预判,进而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予以进一步纠偏和校正,通过毕业季的实践锻炼,逐渐制定好自己的近期、短期和中长期生涯发展规划,从而明确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完善的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依靠个人的努力和合理的职业规划,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2]郝登峰.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穆林.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

[4]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育部高教司[1998]33号文件)[EB/OL].

[5]凌靖波,吴爱邦.伦理视域下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策略[J].高教探索,2013(2):34-38.

[6]鲁晓波.新时代下的美育与创新:面向未来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J].装饰,2019(9):12-17.

[7]王恒昕.美育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合理运用[J].艺术百家,2018,34(04):23-28.

作者:郭亮 单位:广州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