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教育国画教学运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教育国画教学运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教育国画教学运用研究

【摘要】高职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系统的了解,能近距离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途径更是少之又少。开展国画教学是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承,既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高职学生的需求了,本文以国画教学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运用为例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职美术教育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国画教学;高职美术;激发创造力

美术教育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来说必不可少。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又能使其开拓思维,因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单纯的技法培训和技能教授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在美术教育中融入国画教学,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传统教学方式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传统美术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传统美术教学以临摹为主,注重技法的传授,这种中规中矩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与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想要提升创造力就更加难以实现。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人格。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其僵化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起到反作用,虽然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却将学生越推越远,扼杀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造性。在高职美术教育教学中,兴趣培养是最关键的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兴趣培养与内容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高职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国画教学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国画教学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上有独特的优势,在教授学生传统技法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国画教学中不局限于传统的临摹教学方式,而是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让学生将内心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注重体验创作过程,从而使学生创作出来的国画作品充满无限的童趣与丰富的意境。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也正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极为浓厚,且更愿意学习我们民族独特的美术创作形式。将核心素养要求下的美术教育理念运用于高职学生的国画教育之中,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其可以自由地发挥,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国画教学,既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了解了国画的笔法技能、创作构思、意境意味,同时国画自由多样的创作特点,又给予了学生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国画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正符合高职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高职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高职教育依然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来看,我国青少年阶段的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形成了对比鲜明的两种教育体系,而职业教育的质量远不如文化教育。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的变化,高级技术人才日益缺乏,使得教育领域逐渐重视起高职教育。但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办学经验方面较为缺乏,发展模式以及教育模式相较于国外来说也较为落后,甚至部分高职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的压缩版,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压力较大,而且学习质量较低。高职美术教学在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均有所开展,并且近年来其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但与国画教学相关的课程内容遭到削减是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审美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如果不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失。国画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更蕴含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内涵。在高职美术教育中开设国画教学课程,能够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国画遭到冷落与其绘画技巧难度大,并且需要深厚的美术功底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但依旧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对我国艺术精华的学习。高职美术教育的大方向依旧是以西式美术教育为主的,其中包含了素描、水粉和雕塑等专业,而近年来又新增了数码绘画专业。除了专业的书画高职院校以外,综合类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将国画课程作为主要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以选修课为主,甚至在部分学校中根本没有设置关于国画的艺术课程,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无法接触到国画的学习。

四、国画教学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一)展现国画魅力,培养学生兴趣高职阶段的美术教育要以高职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入校时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能力较差,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国画教学中,要以教师的引导、作品的欣赏为基础,先让学生理解国画是什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将国画的概念表达出来。如在欣赏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马的视频片段,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且了解马的动作形态。用此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领略到国画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大师徐悲鸿是如何运用技法表现马的形态动作的,在下笔画马时,他既能使用豪放的泼墨技术表现出马的雄劲矫健,又能使用劲秀的线描手法画出马的外观形态,使国画纯墨色的结构特点中也有着丰富的内容情境。通过国画鉴赏,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了解画面的结构层次。

(二)丰富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以国画教学为内容的高职美术教学,主要是教授学生水墨画。学生可以先用铅笔临画各种形象,再使用毛笔在宣纸上表现出来。在国画练习中,学生既接受到了国画基础技法培训,又培养了自身的情操,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高职美术教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对未知问题的寻求与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绘画经验。例如在进行画面构图及空间关系的指导时,需要让学生描绘出画面中不同物象上下、左右、前后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对所画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观察,再对物象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和形体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使学生把握不同物象的外观轮廓和内部轮廓之间的关系,将形体的空间透视转变为形体的平面透视,这样能够找到描绘物象内外关系最恰当的比例,然后再尝试结合国画的笔墨特点对空间关系及轮廓进行表现,使作画的过程充满新意。

(三)进行示范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示范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画绘画技巧千变万化、复杂多样,其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文化底蕴。教师必须要进行示范与演示,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国画的精髓。教师可以先讲解宣纸的特性,利用国画中独特的“用水”方法,使画面产生浓、淡、干、湿、深、浅的不同变化;国画对墨的使用方法称为“用墨”,同时也可以通过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用笔”方法来进行创作。这些都可以向学生进行演示,这种示范加总结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对学生进行国画教学时,不必对学生的绘画水平过于执着,应当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自我创造能力,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对国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基础技法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国画创作,可先忽略色彩的影响,将线条作为国画表现的主要方式,这样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向性。这种描绘方式能够揭示国画的本质,能够使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没有负担,自由地展现自己对于国画的理解,通过自由想象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思维世界。因此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示范并对学生加以引导,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五、总结

在国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练习多是机械的临摹,而国画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在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通过对国画的介绍与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然后通过多样化的国画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国画产生兴趣,并且对国画所描绘的事物形成基本的认识;最后在教学活动中示范国画基础技法,在学生进行国画训练时,帮助学生转换思维,引导并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在接受国画教育时,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意识,学习、掌握众多实用的国画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自主创造能力,同时还能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谓是一举多得,真正达到了高职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昱天.高职趣味国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水墨童画”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104-105.

[2]石玮.趣味韵之国画——浅谈高职美术国画教学[J].才智,2019,(29):161.

[3]王艳红.赏国画、学传统——高职美术课国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6):128-129.

[4]陆璇.高职美术中的国画教学与核心素养理念的融合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98.

作者:张欣 单位: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