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美术教育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审美能力涉及人对客体美的认识和再创造,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美术人才的先决条件。基于此,从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提升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夯实审美的学识根基四个方面阐述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要领,以期对美术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所启迪。
关键词: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创新思维;学识修养
审美能力是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是美的源头活水,是表现和创作艺术美的决定因素,艺术美是审美能力的结晶。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审美能力培养,是培养艺术创新型人才的首要问题。那么,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应抓住哪些要领呢?
一、要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
心之所向,美之所在,美是享受,是心灵的感受,情趣的产物。审美情趣是人们根据个人的审美观点获得的审美评价和所采取的审美态度。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情趣会收获不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的不竭动力之源在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因此,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修养品格,把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培养审美情趣要着眼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捕捉美、感悟美。特别是在美景如画的自然里,超然象外美境之中,身当其境的真切感受,会把自己的身心整个融入其中,会使他们的审美情趣更浓厚,更强烈。如野外写生,可使学生对“夏山如碧、春风雨露、秋色满园、白雪皑皑”的景象与奇妙感悟在心,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好山川的感情情不自禁产生,美也会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其心中。这表明,美的认知伴随着审美情趣的强化过程。培养审美情趣要让学生多品读、鉴赏和临摹作品,通过充分展示和剖析作品的内在美,让他们的身心徜徉于作品之间,接受高尚、健康思想感情的熏陶,使他们从中感受生活、自然和人生,从而令艺术作品产生以情感人的作用,为强化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供内在动力。“理无尽境,况托笔墨以见者,尤当会其微妙之至,以静参其消息,岂浅尝薄植者所得预。若无书卷以佐之,既粗且浅,失隽土之幽深:复腐而庸,鲜高人之逸韵。”[1]只有多临摹作品,笔格亦高,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才能鉴赏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罗中立的著名油画作品《父亲》,展现了饱经沧桑的劳动者的强健体魄和生活的操劳艰辛,那深邃的眼神与和善的表情,透出了慈祥与淳朴。塑造这样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父亲形象,关键是作者内心感悟到了父爱的深沉,涌动着不可言说的感恩与回报之情。有了这样强烈的审美情趣,才会有触动心灵的美的感受,才会使笔端的父亲形象聚集内涵丰富的艺术美,才能使读者在观察、体验、品味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所以美术教学要发挥美术欣赏课、临摹课的作用,在品读、鉴赏和临摹中循循善诱,把学生带入美好的艺术境界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美情操基础上认知美、赏识美。
二、要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
审美感受力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进行艺术作品临摹写生创作的审美情趣和动笔之前的审美状态,它决定作品形神和内涵的形成,贯穿于审美认知活动的始终,同时更是判断学生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美术院系基础训练课切不可忽视审美感受力的培养,这是美术教学重要的内容和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涉及到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当代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的碎片化、非系统化令他们对生活中的美常熟视无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美学家王朝闻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丰富多彩,无穷无尽,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发现。如云霞彩虹、花石草木、溪流飞瀑、鸟雀羊群,欣赏感受这些变幻无穷的色彩与具有不同形象特征的美,才会激发对美的爱好和兴趣,一旦审美观关系建立起来,这种“自在的美”就会转化为“为我的美”进入美的境界;才会以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灵动的形体把易于消逝的现实美转化为永恒的艺术美;才会使审美感受力逐渐丰富发展起来。“凡文章必有真种子,擒得真种子,则所谓口口咬着,又所谓点点滴滴雨,都落在学士眼里。”“大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以诗为境。名山遇赋音,何异士遇知己?一人品题,情貌都尽。”[2]反之,一个死啃书本,很少涉足户外的学生,闭门造车,对美的感受力必然是贫乏的。因此,美术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多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感知周围世界的美,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是在审美接受中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是由感知到认知的过程,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体美的审美再创造和加工,是审美感受力的递进活动,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感受力和鉴赏力是创造美的基础,因此,审美感受力、鉴赏力的提高,是认知、攫取和创造深奥的艺术美的前提条件。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要对审美对象的内容、性质和特征等作深层理性的揭示,应有表象、想象、情感、理解、共鸣等因素的参与,不是一个侧面,不是一个部分,应做到“知人论世”,使学生对审美对象有由表及里的深刻认识,“从艺术处理角度讲,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画论中‘山实,虚之川烟霭,山虚,实之以亭台',山水画中山是实,水是虚,树石填塞是实,烟云提空是虚,深处消之以淡,实处间之以虚,以充实和空灵的对比使境界空旷,引向深遥。所谓虚实相生,实处以美的可感形象和虚处互为作用,摆实布虚,把虚实作为一对相互制约而又统一的概念来对待。实处确立审美注意中心,虚处开拓境界,作为‘象外之旨'来调动观赏者的联想。”[3]如果学生不了解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就不能够参悟画面内在的意蕴美及深刻的文化内涵。正如在国画教学中要深入分析典型作品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使学生感悟意境、气韵、形神、虚实、不似之似等国画画理知识,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既感受到视觉的愉悦又达到情感的交流,从中掌握鉴赏的要领;要通过技法训练使学生掌握指、腕、肘、臂合理运动的执笔方法与笔锋中、侧、散、拖、顺、逆和积墨、水墨相破、墨色相破、点、染、皴、擦等种种墨法的形成关系,让学生在临摹、创作中充分理解笔墨的遒劲、粗犷、恣意、优美、繁密、疏松、拙重、拙美等表现形式与画面境界的关系,以提高艺术语言的参悟能力,正确识别作品艺术功力的优劣;要剖析诗、书、钤印与画的有机联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讲述四者完美统一于绘画之中及其相辅相成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综合评判能力;组织学生参与感悟式的交流,如观看画展、交流技艺等,使他们相互启发,开阔眼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鉴别能力。
三、要培养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
审美需要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类需要。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审美创造要通过鉴赏、观察、构思和传达来实现,审美表现力与创造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终极目标。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创造,达到完美的艺术意境、独创的艺术风格,美术作品才会有艺术价值和勃勃生机。点、线、面等元素是美术的基本要素和重要表现形式。学生对形状特征的把握,对笔墨、色彩性质的了解、应用,对表现美的设计构思与立意法则的体验是审美表现力的丰富内涵。提高审美表现力就要让学生系统掌握这些表现美的各种要素和法则,并在写生创作中不断感悟创新。审美创造力使整个身心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是一种以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探索事物的美好心灵,这是审美创造的基本需求。鲁迅先生曾告诫我们,要善于无情地解剖自己,用真善美战胜假丑恶,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美好。有了健康的心灵,才能创造高雅的艺术形象。二是要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帮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美妙的构思、形象的蓝图,如清代画家方薰观赏石谷画作《清济贯河图》时,仿佛耳中已涌入波涛汹涌的海浪声,再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在山涧湍急的溪水中灵动的蝌蚪令人联想到失去蝌蚪的蛙妈妈正在焦急鸣叫而蛙声一片的壮观景象。审美想象力是在表象基础上对美的事物形象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在期待视野中形成创新期待,其本身不是模仿而是创造。三是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审美创造的专业技能技巧,把学生对美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四是要引导学生从源头上捕捉自然美和升华为艺术美。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艺术家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心物合一,是对客观物象转化心象的过程与心得,不仅反应艺术创作过程中主客体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是艺术家和鉴赏者高峰体验的艺术升华。清代画家石涛在《苦瓜和尚话语录》中提到“搜尽奇峰打草稿”亦说明艺术美来自现实美,以现实美为源泉;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和创造力十分活跃,经过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形成审美意向达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因此,生活中的素材资料是创新的基础,仔细观察生活是画好国画的关键。徐悲鸿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做过深入观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细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他画的马能够如此传神,正是由于他对马的生活习性及马的生理结构等做过精细入微的观察和研究。这就告诉我们,组织大量的观察活动,清晰地辨认观察对象、把握其结构特征、捕捉瞬间变化是增强美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四、要夯实学识根基
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个人的思维认识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外在表现,它与理论知识、学识、修养、实践经验等密切相关,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就美术范畴的审美能力而言,它不只是单纯的艺术专长,而是一种以学识做支撑的艺术能量,并以审美的方式掌握认知世界的精神成果。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我们从董其昌遗留下来的作品和画论可以看出,董其昌不仅画格高,又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在博览群书行万里路的基础上提出了绘画史上极具影响的南北宗论,是一代大家强化自身胸襟学养修炼的必然结果。“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整体的文化知识结构。”[4]提高文化素养不仅仅在本领域,更重要的在于能从其他领域的修养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乐舞精神就在书法、建筑等领域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是由于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规律有所启发,相互之间又常存在着共同关注的问题。首先审美能力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缺乏理论指导就缺乏美的分析辨别能力,审美就不会有高度。画理画论是中国画审美的重要尺度,对画理画论的深刻理解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条件。而画理画论本身就属于文学理论知识的内容,同时对画理画论的深刻理解又与自身的学识密切相关。因此,没有包括画理画论在内的一定程度的学识基础,就谈不上审美能力的高深。二是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学识是塑造中国画意境的需要。意境是形象之外更为深远的东西,画家通过描绘景物借景抒情表达情感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笔与墨的经营,心与物的交融。它能使欣赏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品评作品高低的标准。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国画作品《风雨鸡鸣》,通过站立石端公鸡长鸣的形象激发中华民族在日寇铁蹄下抗日的勇气和决心。徐悲鸿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诗经•风雨篇》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如“竹锁桥边卖酒家”“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踏花归去马蹄香”“蝴蝶梦中家万里”等这些意境优美的诗句恰恰是宋代画院招考画师的命题方式,深厚的文化积淀创作出意蕴生动的艺术作品,对意境的塑造需要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对历史、宇宙、人生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如果胸无点墨,从自然万象中完成意境美的塑造是根本不可能的。三是审美能力离不开创新思维,科学需要创新,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艺术同样需要创新,创新使中国画的生命力更加旺盛。中国画的创新是在艺术民族性基础上的嬗变,艺术的民族性体现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情趣上,归根结底不同的民族性来源于不同的民族生活。中国的绘画与埃及的绘画在观察物象上都是直观式、游弋式的表现技法,而希腊民族精神和审美方式恰是对人体美的执着的热爱,不同的民族生活造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视角,都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优秀艺术作品。中国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创新的过程中就要汲取多元艺术文化为我所用。因此,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融入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总和。中国画的创新是革新的过程,也是在传统先进典范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审美追求。有价值的创新在于它不仅是新的、富有个性的,而且是美的、难度较高的。缺乏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则无从谈起。学识修养无疑对创新思维的形成格外重要。审美能力构成的多种元素和复杂化告诉我们,美术教学既要突出审美教育这一主线,又要体现基础文化教育的作用。打牢审美能力形成的学识根基,才能使创新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才能使作品思想性更强,意境更深邃;才能使技艺上的创新更加理性并发挥到极致。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安排好文学、哲学等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积蓄出更加强劲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沈宗骞.芥舟学画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79—80.
[2]何楚雄.中国画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27.
[3]王克文.山水画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200.
[4]王宏健,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8.
作者:杨桂琴 单位:哈尔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