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地方应用型高校是为地方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但现阶段随着高校教学理念与就业方向的改革,美术专业作为应用型高校基础专业之一,已经趋向于停滞的状态。究其原因,地方应用型高校对美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模糊不清,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发现学习的知识没有办法在工作中使用,或者很多高校教学模式雷同,没有教学特色。在此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从课程改革、师资改革、评价改革等多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希望为相关高校带来有利的思考。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现阶段国内的很多高校都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普及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有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经过合并也重新形成新的院校,由于院校规模较大,老专业面临取消或者停止招生等尴尬局面,美术学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美术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接近饱和,很多一线或者二线城市并不会大量招收美术教师。因此,要想解决报考热度和就业冷门之间的矛盾,高校的相关管理者应当认真思考当下形势,尽快制订解决方案。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楚,培养模式比较落后

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想获得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规划毕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但是通过调查众多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能够发现,很多高校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或者不满足本高校发展的特点,甚至也会出现人才培养模式严重滞后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的高校为了扩大招生,盲目增设课程,这就使每门课程学生人数不达标、教学质量降低,毕业生无法达到社会的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另外,毕业生在找到工作之后发现专业和工作不对口。除此之外,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枯燥的特点,很多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几乎雷同,人才培养目标也没有清楚的定位,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完全不匹配,那么学生在企业中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企业也都在寻求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不出具有该要求的人才,就会造成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

(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协调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当科学设置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现阶段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学知识时,盲目借用其他院校或者专业美术院校的名师讲课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能够从网上非常容易地找到教学相关视频和作画的过程,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下载这些视频,在课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临摹或者效仿。表面看来,供学生学习的知识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但是实际上这些内容并没有落地性,换句话说,就是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并不适合。地方的本科高校或者是应用型高校中的美术学专业教师一般都来源于师范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以及中等师范学校等,美术学专业教师的职称提升并不合理,接受的教育层次不同,教师的年龄也存在不衔接的现象。除此之外,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很多美术学专业教师仍然采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讲解,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显然,这样的方法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别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了。久而久之,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课堂教学质量也会严重受到影响。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模式没有特色

每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会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和符合学院发展的特色上,如果学院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那么在社会上就比较有知名度,学校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但很多学生都有高分低能的问题,虽然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实战能力弱,走进职场之后并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并且在工作中的适应期和过渡期也没有顺利过渡,这就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衔接不上。随着高校的不断增加,由于办学时间短,人才培养不科学,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另外,很多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缺乏体系。高校应当引进具有学习意识以及思想解放的教师,这样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促进教学的改革,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师应合理制订教学目标并且创新教学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一个高校如果拥有完美的师资队伍,那么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不必担忧。但现实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专业的管理层本身就没有专业出身的教授或者专家,在教师培养以及培训工作中没有体现专业的力量,导致美术学发展停滞。另外,还有美术学专业教师由于自己接受的知识和能力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在教学中很难冲破桎梏,为学生带来新理念的教学内容,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引进特色课程或者热门课程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不管何种高校,培养的人才都应当紧跟时展的脚步。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的专业课程应当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受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很多高校美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都是向美术教师靠拢,但随着经济的不断转型,国家很多企业中也都会使用美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因此地方高校应当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根本改革。其实除了教师的招聘、事业单位、特岗等少数的去向之外,很多学生都会面临转行或者重新学习的状况。原因其实是由于在学校习得的专业与社会脱节,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有着单一、实用性低的特点,并且学生也缺少创新性和灵活性,因此,当下高校美术学专业应当力求改革,将注意力放到社会的需求上,尽量引进一些特色课程,使学生经过短时期的学习之后进入社会就能找到用武之处。比如画装裱课程,因为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家具的装饰需求也不断增加,很多人都喜欢在家中增添一些文化气息,热爱书法绘画的人也越来越多,而社会上很多装裱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训练,有时候装裱出来的字画没有考虑到审美需求,作品不得人心,而若地方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美术素养的该类专业学生,那他们毕业之后就能够及时就业。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发展要想真正从学术型转变成应用型,除了在课程改革上,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重点从理论实战向实践应用进行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对美术专业来讲,首先教学内容就应当进行改革。将理论课程较多的知识进行压缩,比如美术概论、艺术美学等课程,或者将一些理论知识渗透在技能课上为学生讲解,这样就能节省很大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编写校本课程,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材、讲义等的编写,同时在选用的教材上也应当符合地方人才的需求,不能全部按照国家重点高校的要求来选择。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也应当不断进行创新,传统美术学教学方法一般是使用苏联的契合恰科夫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对专门从事美术专业的人来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就现在的就业市场来讲,单纯的理论课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需求。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完成作业,若改革课程方式,那么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比如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真正让学生用已知知识探索未知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提升课程质量。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必修课程,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学习,比如想当老师的学习美术教学知识;只是想继续深造的,可以学习理论知识;想创业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知识。综上所述,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美术学专业要想实现成功转型,就要从师资、教学设计、专业引进、学校制度等方面进行彻底改革,不断加强美术学专业教师的培训以及深造力度,同时还要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另外,作为美术学专业的教师,也应当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真正促进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袁志准.应用型美术学人才文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与评价探究[J].美与时代(上旬刊),2019(9):118-120.

[2]于丽娜,付永刚.新形势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培养模式探究[J].戏剧之家,2020(31).

[3]苏虹玮,苏飞扬,谢玲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版画教学改革探究:以宜春学院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6(11):80-81.

作者:公希萌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